蔣澄宇:努力把基礎研究做好
經歷了2002~2003年的SARS肆虐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爆發,有關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這一直是醫學界的一項難題。 而有一個人,在近十年時間里一直為這項工作矢志不渝。 她就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系主任蔣澄宇。 “呼吸系統的疾病,往往在一兩個月就傳播開來,影響的人群較廣,危害性也比較大。而由此引發的急性肺損傷和嚴重呼吸窘迫綜合征,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蔣澄宇說。 2003年留美歸來后,蔣澄宇帶領自己的實驗室,為我國呼吸系統疾病防治的基礎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她卻謙虛地表示,我只是努力把基礎研究做好,為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低調的學者 歸國后,蔣澄宇埋頭進行科學研究,幾乎沒接受過媒體采訪。關于她的公開資料,也大多是個人簡介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當被問及為何如此低調時,蔣澄宇笑笑說:“成績只......閱讀全文
蔣澄宇:努力把基礎研究做好
經歷了2002~2003年的SARS肆虐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爆發,有關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這一直是醫學界的一項難題。 而有一個人,在近十年時間里一直為這項工作矢志不渝。 她就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系主任蔣澄宇。 “呼吸系統的
李澄宇小組揭示工作記憶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李澄宇研究組通過干預“延遲期間”小鼠大腦內側前額葉(mPFC)的電活動影響了記憶任務的學習正確率,闡明了該腦區在記憶學習過程中放電模式變化的規律。近日,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科學》雜志。 審稿專家表示:“有趣的是,他們不僅發現了隨著學習‘延遲期間’的電活動強度逐漸下
第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于吉紅 于吉紅:吉林大學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于吉紅于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6-1998年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學和日本東北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晉升為吉林大學化學系教授,2007年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目前擔任多個國際雜志的國
德國應用化學:蔣興宇組用非病毒納米載體傳送CRISPR
導讀: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蔣興宇、鄭文富帶領的課題組發表了非病毒納米載體遞送的研究成果。他們開發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納米載體,這些非病毒納米載體可以高效遞送CRISPR/Cas9系統到體內,為拓展這一強大基因編輯技術在生命科學和臨床應用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途徑。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蔣興宇研究員來理化所作學術報告
應“理化青年論壇”、“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理化所分會和中科院光化學轉換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邀請,10月12日上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蔣興宇研究員來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作了題為“金納米顆粒與微流控: 生物應用”的學術報告。 報告中,蔣興宇研究員介紹了其小組在微流控和金屬納米顆粒方
宋延林、蔣興宇獲2015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FACS)獎
由中國化學會推薦, 經過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評選, 在3月17日舉行的第16屆亞洲化學大會舉行頒獎儀式上,宋延林研究員獲得“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Advancement”獎,蔣興宇研究員獲得“Distinguished Young Chemi
生命科學部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近日,基金委生命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規定,公布了生命科學部2019年度面青地、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等項目。面青地項目白 麗白學軍柏連陽彩萬志曹金珍常劍波車永勝陳安濤陳大華陳發棣陳 峰陳建國陳建群陳 軍陳克平陳麗華陳良怡陳 林陳洛南陳 銘陳 佺陳 拓陳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及SARS入侵宿主途徑解析
2019-nCoV和SARS疫戰中的特洛伊木馬—ACE22019-nCoV襲來,擾亂了很多人的“原計劃”,不禁讓人回想起2003年的“SARS非典疫情”(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以及肆虐中東地區的中東呼吸綜合癥MERS(Middle Eas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及SARS入侵宿主途徑解析
2019-nCoV和SARS疫戰中的特洛伊木馬—ACE22019-nCoV襲來,擾亂了很多人的“原計劃”,不禁讓人回想起2003年的“SARS非典疫情”(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以及肆虐中東地區的中東呼吸綜合癥MERS(Middle Eas
北大生科院召開紀念沈同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
與會嘉賓發言 3月19日上午,“紀念沈同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8會議室召開。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朱圣庚教授,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王志新院士,北京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秘書長蔣澄宇教授,沈同先生的女兒沈還女士出席座談會。沈同先生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