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堆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我國離第四代核電的應用還有多遠?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實驗快堆總工程師徐,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等專家。 我國的快堆安全性好 徐介紹,快堆是快中子反應堆的簡稱。快堆是安全、高效、環保的第四代反應堆技術,代表了核電未來的發展方向。 “快堆與目前全世界400多座核電站的主力堆型――熱堆的主要差別在核燃料的利用上。”徐表示,在熱堆中,鈾-235好比煤,鈾-238好比“廢料”煤矸石。遺憾的是,自然界中鈾-235的蘊藏量僅占0.66%,其余絕大部分是鈾-238,占99.2%。在快堆中,常用的核燃料是......閱讀全文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堆的
我國科技界正迅速蔓延著一股“浮夸不實”的學風。他們熱衷于“上報”夸大的成績,也熱衷于向社會公眾“宣揚”夸大的成績;以此來換取“領導”和“社會公眾”的“支持”。 如果說熱中子堆的運轉,要求做到毫秒級的精確控制,快中子堆就要做到微秒級的控制。據我們所知,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已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足球場西看臺下的一個室內網球場里,費米領導他的團隊成功完成了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的首次自持鏈式反應實驗。此時的他,可能并沒有想到,人類會由此出發,在探索利用核能技術提供日常能源的道路上走得那么遠。 1954年,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000千瓦的
北京4月3日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2019年春季國際高峰會議4月1日-2日在北京召開。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余劍鋒表示,福島事故以來,社會公眾對核電安全發展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核電的發展正在復蘇。 我國核電發展迅速 但占比仍較低 余劍鋒介紹,2018年,全球在建核電機組54臺,總裝機容量55
面對能源危機、霧霾圍城,核能以綠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規模生產的突出優勢,成為較為理想的替代能源。但是,當前核能利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缺陷有待克服:如核安全問題始終像“達摩克利斯之劍”,讓公眾心存顧慮;核燃料供應、核廢料處理及核武器擴散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核能的發展。 雖然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給高歌猛進的中國核電事業敲響了警鐘。一部孕育了27年卻兩次夭折的法律再次浮出水面,立法進程陡然加快。4月上旬,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年會上,協會理事長張華祝介紹,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已經完成《原子能法》的立法研究課題,該法草案有望在年底征求各部門意見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日益增加的放射性廢物令人擔憂,然而很多專家都無法清楚說出目前中國究竟有多少放射性廢物。公眾的擔憂不僅來自不斷發生的核泄漏事故,更與放射性廢物的管理息息相關。將于3月1日實施的《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或將推動我國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工作,但仍需要接受公眾的審視與檢驗。 2月13日,離大學正式
日益增加的放射性廢物令人擔憂,然而很多專家都無法清楚說出目前中國究竟有多少放射性廢物。公眾的擔憂不僅來自不斷發生的核泄漏事故,更與放射性廢物的管理息息相關。將于3月1日實施的《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或將推動我國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工作,但仍需要接受公眾的審視與檢驗。 2
中國工程院院士、能源部原副部長、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原總經理陸佑楣日前表示,中國工程院正在進行一個地下核電站的課題,預計明年上半年結題。地下核電站的構想可謂前衛,但并不是異想天開。本報記者采訪陸佑楣院士,了解了這個設想的來龍去脈和一段曾經隱秘已久的歷史。 地下核電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1月3日上午,全國政協在京召開“優化新能源布局 促進清潔能源健康發展”主題座談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全國政協常委李毅中、劉振亞,委員陸啟洲,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中央候補委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錢智民等代表在座談會上發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202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方針和重點任務,由此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行動綱領。 政策的東風一出,產業資本必將聞“機”起舞。未來數年間,在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領域,民間資金有望再現狂飆突進的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近日正式宣布,由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CEFR)7月21日達到首次臨界。 “快堆實現實際應用尚待時日,現在只是實驗堆,以后還要經過示范堆、商用堆幾個發展階段才可能投入實際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接受《科學時報》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工程在廣東省惠州市開工。按計劃,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這兩臺“國之重器”,將在2021年中建成。建成后,有望成為世界最先進的核物理研究裝置,并帶動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 其中,CIADS作為我國加速器驅
資料照片 “始皇嘗射大魚于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榮成,這個多年來靠海產捕撈、養殖在山東半島興盛的海濱小城,如今卻承擔著中國核電版圖中的“先鋒使命”。 冬日的石島灣海天一色藍,“世界首座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幾個大字異常醒目。凜冽的寒風中數臺塔吊沿海岸線一字排
王毅 1962年10月生,198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曾分別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國情研究中心從事國情分析、資源環境政策和發展戰略研究。現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解決了核能核電站冷卻系統這一難題后,我國并沒有馬上成就國內核電大規模重啟,現在已經是福島核事故發生后的第三年,三年來,總體而言,我國核電重啟的步伐一直很緩慢,這也意味著,我國的核電發展被耽誤了三年。中國核電工業才多少個三年? 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環保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能源行業加強大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2月3日晚,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電力、吉電股份、東方能源等同時發布措辭一致的提示性公告,證實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啟動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重組。 作為由國有資本壟斷的行業,核電建設以中廣核和中核為龍頭。業內認為,上述重組屬于優勢互補,有望成為核電行業的第三極,從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7月21日在京宣布,由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CEFR)在當天上午9點50分達到首次臨界。這一我國核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標志著我國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某核電企業擬在某地建立一個核電科技園區,主要目的是進行核電技術的研發,但被當地民眾誤解為要建核電站,立馬招致了反對,甚至有人上街抗議。 在某次政協小組討論會上,一位委員說得很實在:我們很支持核電發展,但就是有一點請求,能不能不要把核廢料往我們這邊扔?
“今日‘立霾’。立霾是中國傳統‘二十五節氣’之一,也是老北京‘傳統節日’之一。‘立霾’這天,中國民間有載口罩之習俗,人們盡量在家中不出門,以躲避傳說中的神獸‘霾’……” 重污染天氣來襲,許多網友看到這條段子哭笑不得。 今年立冬以來,北京的天氣一直沒給好臉色看。11月13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
“太過先進,無法展示”?!近日,微信上一篇關于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的文章引發熱議。ADS是個什么鬼?到底有多先進,以至于無法展示?這項核能新技術靠譜嗎?《中國科學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從事ADS研究的有關專家。 最具潛力的核廢料嬗變裝置 “因為這個新興研究方向還不為人所知,才
“核電的主要過程是核燃料循環的過程,包括核燃料來源及制備、核電機組和核乏料處理等。在整個過程中,核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也是核電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詹文龍在日前舉行的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綜合報告中作上述表示。 核裂變能是一種成熟、清潔、安全和有經濟競爭力的能源,
去年10月份以來,我國華北、東北、華南等地區先后被濃重的霧霾籠罩。而就在此前兩周,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再次明確了“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核電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為防治大氣污染作出貢獻?中國核電是否已經具備了安全高效發展的能力?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質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8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18年11月23日在廣州召開。本屆會議在中國質譜發展歷史上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標志著中國質譜發展進入了新時代。近日,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
“假如《原子能法》沒有難產,中國的核電或許不會像今天這樣,如一匹脫僵的野馬瘋狂發展。”一位核電行業的資深人士對本報說。 令很多業內人士不解的是,中國作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成員國, 已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政府在監管核安全方面的基本法律卻長期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