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基本定義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人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并不豐富的島國,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它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閱讀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吃一個漢堡排碳3000克 不久前在中國科技館開幕的“低碳生活”專題展覽,短短時間內就接待觀眾近4萬人次。公眾在參觀過程中,或仔細閱讀文字,或親自參與體驗,或和同伴探討相關問題,表現出濃厚的“碳”興趣。 在北京中央商務區上班的白領李女士在觀看“你和我的碳足跡”
2013年6月21日,北京市領導與志愿者一起參加公租自行車騎行活動,鼓勵市民采用低碳環保的方式出行。 2013年6月17日是中國首個“全國低碳日”,中國也是世界唯一設立低碳日的國家。 6月21日,中國首個針對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的調研報告《中國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調查報告》(下稱《報
“打造世界級的低碳‘名片’ 哥本哈根會議帶來的低碳風潮席卷全球。 隨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關注與重視,有業界專家預測,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發展潮流——這一發展趨勢自然逃不過中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敏銳的眼光。 低碳,這一最時髦、最新鮮的新
“碳足跡”計算器受年輕人追捧,種多少樹中和你的“碳足跡”一按便知 使用1箱復印紙的“碳足跡”是35公斤,需要栽植0.1棵樹進行“碳中和”;私家車行駛1000公里的“碳足跡”是225公斤,需要栽植0.6棵樹進行“碳中和”;使用1000度電的“碳足跡”是960公斤,需要栽植2.6棵樹進行
目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的挑戰之一。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氣層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導致了全球變暖。據測算,每周綠色出行一天,每周素食一天,每周手洗一次衣服,每周少看一小時電視,每周少搭一次電梯,每周收集一次洗澡水沖廁所,每周少喝一個瓶裝水,一年365天,每個人就可以為地球減少
“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可促進生物質飛躍大增產,獲得足量的生物質,將其制備成固體、氣體、液體形態的能源產品,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大氣溫室氣體負增長,可降碳除霾,解決相關環境問題。”中國的一位化學家雷學軍自信地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雷學軍研究員,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全國勞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
自2010年7月成立以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已募資9680萬元人民幣;成立了北京、浙江等五大專項基金;與國家林業局合作,資助在9個省(市)開展了碳匯造林試點。同時基金會還成立了包括:成立中國首家碳匯研究院、成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發布中國第一批 “碳匯公益禮品卡”系列。這是1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 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
“中國現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深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當今世界需要中國這樣負責任的國家在全球生態環境議題中發揮引領作用。”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類未來。在5月1
6月10日,江西省科技廳、江西省發改委、江西省山江湖委辦公室、江西省氣象局聯合舉辦的“低碳鄉村、美麗家園”低碳日主題活動,在江西省8個山江湖生態文明試驗鄉、鎮同時舉行。來自靖安縣高湖鎮、信州區沙溪鎮、安福縣寮塘鄉、婺源縣江灣鎮、余江縣平定鄉、分宜縣鳳陽鄉、安義縣新民鄉、瑞金市沙洲壩鎮的近萬名群眾
“碳排放就是生存權的體現,爭取碳排放的基本需求,就是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權。” 在今年10月“基礎四國”第五次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上,德國、日本、印度明確表示支持潘家華所提出的“碳預算”思路框架。這被潘家華列為本年度最高興的事情之一 2010年2月23日晚,潘家華出
低碳歷程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
由林光輝擔任首席科學家的“973”項目—“碳循環關鍵過程及其與氣候系統耦合的研究”即將驗收。談起項目特色,這位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一個耦合,一個連接。“耦合就是把碳循環和氣候系統的相互作用聯系在一起;連接就是建立陸—海之間動態的、多維的、時空上的碳交換。”他特別強調“
對于減排和碳稅的布局,應該是政府和社會積極作為的領域,我們有必要通過表態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打算有步驟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并不打算有任何反潮流的舉動。 一年前的夏天,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暑期班,20多名思維活躍的年輕人來到北外校園,他們來自英國和歐洲各國。在主辦方安排下,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奧朗德總統,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齊聚巴黎,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這表明,恐怖主義阻擋不了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追求美好未來的進程。借此機會,我愿向法國人民致以誠摯的慰問,同時對奧朗德總統和法國政府為這次大會召
1月18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制作‘全球碳循環及森林植被固碳過程主題’互動展品”課題進行驗收。驗收組由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中科院大學、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單位專家組成。 課題負責人姜聯合副研究員從課題立項背景、碳循環科研成果資源基礎、展品研發
會議現場 11月13日,國家科學圖書館蘭州分館主持承擔的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第14項目“區域碳排放與產品碳足跡”第1課題“區域碳排放與減排配額”2011年度工作進展研討交流會在蘭州召開。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有關領導和第
為落實去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發表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9月15日,首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簡稱“中美氣候領導峰會”)在美國洛杉磯開幕,上千名中美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代表參加。會上,中美雙方聯合發表《中美氣候領導宣言》,表明兩國攜手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決心。
為期兩周的網民評選,13萬張有效投票,經過權威專家初評、定評等多個程序環節,“2012年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最終評選出。4月16日,十大新聞在北京揭曉并舉行了發布會,其中,“低碳發展”寫進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國有了自己的“全國低碳日”、北上廣碳交易試點開鑼、極端天氣頻發引發對高碳
綠色出行是踐行低碳生活理念的方式之一。 山東棗莊市小學生在校園門口參與“地球一小時”宣傳活動。 社區是低碳城市建設的基礎單位,目前,我國對低碳的關注度很高,同時對社區的關注度也很高,但對二者相結合的低碳社區的關注度卻并不高。 建設低碳社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應
5月18日上午,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了長春園區及哈爾濱園區的學術報告視頻會,國家林業局原副局長李育才、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劉世榮,分別作了題為“關于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綠色思考”和“氣候變化與固碳林業”的學術報告。相關科研人員、研究生等6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東北地理所所長何興元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王兆國、劉云山、劉延東、李源潮、韓啟德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到中科院奧運村科技園,同首都各界群眾和青少年一起參加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習近平強調,要以高度負責態度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但由于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任務還遠未完成,中國需要更多合理的排放空間。 蘇偉在日前召開的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國際會議上表示,對于中國,發展仍然是當前的第一要務,13億人需要有尊嚴地生活,要履行2020年前單位GDP
發改委確定在廣東遼寧等5省和天津重慶等8市開展低碳試點 發改氣候[2010]1587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 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去年11月國務院提出我國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后,各地紛紛主動采
會議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為期兩周。13天的談判進程相當復雜,進展非常艱難。經過馬拉松式的艱難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當地時間12月19日下午在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
5月27日,生物活性植被毯的發明者黃天文(左一)在科博會上介紹生物活性植被毯在上海世博會的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盛宴”,讓人們感受到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零距離體驗高科技,體驗創新、科技與生產、生活的深度交融,讓人深切地
輿論質疑增多 主流媒體報道氣候變暖懷疑派觀點篇幅明顯增加,權威刊物開始注意選登反主流派觀點的評論文章,網民對氣候變暖問題的質疑也出現了相當強烈的反彈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后,歐美輿論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質疑聲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