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治理霧霾北京可以說下了大力氣。據悉,今年3月1日《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實行,在今年兩會上,北京再次提到關于整治露天燒烤的議題,提出“對露天燒烤處罰無上限”。 2013年,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研究組發布的結果顯示,餐飲排放已和機動車、采暖成為北京霧霾的三大污染源。同年9月,北京市環保局印發《北京市2013年~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對堅決取締露天燒烤,嚴格控制露天燒烤污染進行了明確規定。 劉大哥的營生 家住北京西城區白云路白云橋附近的劉大哥,自2004年從老家河南帶著妻子一起來北京務工至今已經10年了。在北京,其四處打工,沒有一份穩定的收入。2009年,劉大哥開始經營露天燒烤,靠著一個燒烤攤,一個月五六千元的收入養活著老婆孩子。 4月10日,筆者與劉大哥談到今年北京整治露天燒烤時,他無奈地表示,......閱讀全文
這兩天在制藥圈被一條微信刷屏,小編不說大家也會猜得到,由石家莊市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簽署的《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年1號文引發的行業內的大討論,各大媒體轉載、評論觀點不一,支持與反對且還不乏喊冤叫屈之聲。 作為制藥人,作為藥企,我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舉報“”飛檢”收GMP
今年3月2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動員大會,提出北京將限期3年集中整治大氣污染、污水、垃圾、違法建設這四大城市環境“頑疾”。為治理大氣污染,市委市政府部署實施2013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出臺69條具體措施改善空氣質量。其中,“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控制”、“加大對露天燒烤等行為的
12月13日,濟南市濼源大街,一處建筑工地在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中暫停所有施工作業。 因持續出現重度至嚴重污染天氣,濟南市自當日零時起執行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措施,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施工作業。據悉,這是濟南市今年首個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12月15日,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今年初,中國陷入了罕見的“十面霾伏”天氣,整個華北地區陷入霧霾天。北京一月份有25個霧霾天,重度污染天超過15天,空氣中一度查出危險有機化合物,混合了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以及沙塵氣溶膠。在北京生活,空氣成了一項重大的挑戰。 網上甚至熱議,“中國空氣污染,將縮短北方居民平均壽
北京警方環境食品藥品和旅游安全保衛總隊(以下簡稱環食藥旅安保總隊)近日揭牌成立,環保警察首次亮相。 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安保總隊副總隊長藍洋表示,這個總隊的主要職責任務是負責打擊查處涉及環境、食品藥品和旅游等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參與配合市級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組織的聯合執法,提供執法保障。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來,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強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廚房里看不到一點兒煤灰,整潔的客廳窗明幾凈,干凈的地板透著亮兒。隆冬時節,室
本報訊(記者 王斌)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蔡奇就近期空氣重污染應急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與媒體、企業、市民代表開展交流座談會。蔡奇代市長表示,今年北京市擬從10個方面入手,堅持鐵腕治霾,不斷改善空氣質量。據了解,今年本市將參考中央環保督查的模式,對16個區開展市級環保督察,著力解決“最后
最近兩天,一個名為“柴靜”的原央視女記者火了,她發布的題為《穹頂之下》的霧霾新聞調查視頻引爆了中國輿論場,成功地在兩會前夕引領了治霾這一熱點話題。但小編花了近兩個小時間看完視頻后,感受并沒有那么強烈,正如崔永元評價的那樣:“《穹頂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啟蒙作用。”而如我浸淫公益多年者,早已不需要如
據《參考消息》2月24日報道,【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3日報道】題:嚴重霧霾持續籠罩中國北方地區。 中國環保部承認,目前中國約七分之一的國土被霧霾籠罩,其中華北地區污染情況最為嚴重。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數據,目前中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都出現了灰霾,影響面積約143萬平方公里,重霾面積
“拉開窗簾看不見海,卻能看見比海更藍的天!”山東省淄博市一位叫楊忠凱的市民說。淄博民間環保組織“綠絲帶”負責人李寶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一年冬天,我買了100個防霾口罩送身邊親朋好友,一個月后,仍然有人給我打電話要口罩。而2017年,我竟然一次都沒有戴過口罩。朋友圈里也從曬霧霾,變成了曬藍天、
——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答記者問實錄 編者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8日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報今日特刊登新聞發布會實錄,以饗讀者。 當前大氣污染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由市人大會議通過,將從3月1日起實施 首都治霾 立法約束(關注地方兩會) 核心閱讀 “任意排污,罰無上限!”“用嚴格的法規,應對嚴峻的大氣環境!” 1月22日上午,經過三次審議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提交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大
10月6日,北京站,一名市民戴著口罩。當日,北京因霧霾持續重污染。 北京正在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今后,北京將采取單日和多日重污染綜合分級的方式,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并將加大最高預警級別的強制性減排和健康防護提醒措施。市政府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港媒稱,北京的一位環境學家表示,內地建成的由衛星遙感和地基遙感激光雷達組成的顆粒物遙感監測網絡將提高首部周邊環境監測讀數的準確性。 據香港《南華早報》2月8日援引《科技日報》報道,在最近的一個霧霾防治專家座談會上,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的李倩博士說,北京的環境遙感監測系統可實現對國內主流環境衛星的
國家統計局2月26日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監測的161個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占9.9%,未達標的城市占90.1%。 大氣污染嚴重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不難理解,大氣污染治理成為今年31省市政府工作報告
【湖南石門:河水砷超標1000多倍 157名村民致癌死亡】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鶴山村,1956年國家建礦開始用土法人工燒制雄磺煉制砒霜,直到2011年企業關閉,砒灰漫天飛揚,礦渣直接流入河里,以致土壤砷超標19倍,水含砷量標準上千倍。鶴山村全村700多人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砷中毒患者,因砷中
自年初IFCE總裁何平博士指出濕法脫硫是導致大面積霧霾的主要原因后,不少學者和研究人員進行了的調查和論證,從不同角度確認了我們的觀點。今年9月24日,《科學與管理》發表山東科學院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勇研究員長期跟蹤研究的成果,從基于PM2.5大數據、霾和霧天數的歷史氣象數據和實驗數據,以無可爭辯的
在中國的版圖上,陜西就像一把鑰匙。手握“鑰匙”的3700萬三秦兒女,用自己的創造精神,用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不斷開創“舊貌換新顏”的新局面,演繹“美麗陜西”進行時。 “十二五”期間,陜西生態文明建設以“美麗陜西”為統領,積極實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關中城市大氣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漢、丹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浙江省工作動員會在杭州召開。從8月11日開始到9月11日結束,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式入駐浙江展開工作。這也預示著浙江所有的企業將再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全部面對中央環境保護督查組的環保督查,也就意味著即將面臨被限產、停產、關停的風險。 環保還沒開始,浙江的紙包裝業就開始噪
法律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國198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00年,至今已達13年之久,相關規定明顯滯后。恰逢世界環境日,本報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呼吁盡快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漸嚴重 現行法律多不足 從去年冬季綿延到今年春季,全
大氣污染 法律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國198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00年,至今已達13年之久,相關規定明顯滯后。恰逢世界環境日,本報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呼吁盡快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漸嚴重 現行法律多不足 從去年冬季綿延到
2014年以來,北京市在大氣污染防治等環境治理領域力度空前。自1月1日起,在全國率先大幅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收費標準,調整后的標準為原標準的14-15倍,為全國最高水平。以經濟手段促進治污減排,正在北京拉開序幕。 然而,有關專家表示,
昨天,北京綠色傳播大會舉行。會上首次發布了“十大環保謠言”和“污染環境十大陋習”。“內蒙古風電偷走了北京大風導致霧霾?”、“霧霾不散是因為‘核污染’?”、“手機基站越多輻射越大?”等入選“十大環保謠言”。 據介紹,入選的十大謠言均在去年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謠言涉及大氣、水、固體廢棄物、電磁輻射
隨著霧霾常態化,隨著“呼吸之患”成為突出的民生痛點,治霾已經超越了環保,成為公共治理的焦點難點。“霾去霾又來”的嚴峻現實,催生了一種無奈情緒:霧霾在短期內肯定治不好,我們只能適應它。所以,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說“到2030年”中國大氣污染問題會大大改善,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算算自己到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這雖說是網友對霧霾的調侃,卻也道出了人們深受其害的煩惱。 近幾年,霧霾一詞可謂異軍突起。 人們出門第一件事往往便是抬頭望天,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是如此,一看到灰蒙蒙的天便沮喪地說:“又不能到戶外做游戲了。” 一旦天空湛藍,
“什么時候才能呼吸到清潔的空氣?!”一段時間以來,重污染天氣頻現,人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惑和感嘆。 “霧霾之所以久攻不下,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和能源結構存在缺陷,即發展方式的問題。”業內專家的一番話,既道出了霧霾產生的根本原因,也道出了治霾需要長期和多方面努力的道理。 負“重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