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2.72億畝耕地無重金屬污染
5月1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中國地球化學調查報告(2016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實施的土壤地球化學調查發現了12.72億畝無重金屬污染耕地,占已調查耕地面積的91.8%,發現富硒耕地資源5244萬畝;全國地下水水質調查計劃調查總面積440萬平方千米,發現30.2%地下水可直接飲用,34.7%地下水適當處理后可飲用,2418處地下水點具有天然礦泉水潛質。 《報告》提出,我國地球化學調查實現4項重大科技創新,總體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是發現了大量超微細金和納米金,突破了金是惰性的不能在水系中長距離遷移的傳統認識,為金礦區域地球化學勘查奠定了理論基礎;二是研發了76種元素的高精度實驗測試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測試指標最多的國家;三是研制了234種地球化學標準物質,占世界上該類標準物質50%以上;四是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化學地球”軟件平臺。 《報告》明確,“十三五”期間我國地球化學調查有5項重點任務:......閱讀全文
拯救重金屬污染:耕地“去重”難言輕松
日前,湖南多個地區全面啟動在重金屬污染耕地施用石灰修復工作,之后,更大規模的“修復戰役”或將打響——一場拯救重金屬污染耕地的戰役正在打響。 6月中旬,正值水稻分蘗。湖南省長沙縣一處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農田內,身穿白色防護服的專業人員,用勺子從裝有石灰的桶里舀起石灰,朝水田里揮灑。這些石灰將
我國12.72億畝耕地無重金屬污染
5月1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中國地球化學調查報告(2016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實施的土壤地球化學調查發現了12.72億畝無重金屬污染耕地,占已調查耕地面積的91.8%,發現富硒耕地資源5244萬畝;全國地下水水質調查計劃調查總面積440萬平方千米,發現30.2%地
重金屬污染防治成耕地保護重點方向
中國地質調查局近日發布《全國土地質量地質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完成地質調查面積22.6億畝,其中調查耕地13.86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69%,對我國土地質量特別是耕地質量的國情形成了基本判斷。 報告指出,調查范圍內的土地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在已完成調查的地區中,無污染土
專家:耕地重金屬污染最是“循環不經濟”
一項調查表明,在華東等六個地區的縣級以上市場中,隨機采購大米樣品91個,結果顯示: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與此相關的調查顯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達2000萬公頃,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1/6。(見5月26日《光明日報》) 耕地重金屬污染現象,一度相關信息缺乏透明度,令國人十分糾結
湖南試點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
近日,在長沙市望城區的一處稻田里,湖南永清環保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調整大氣沉降物收集器皿。 2014年,我國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湖南省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的170萬畝耕地成為首批試點區域。試點中被劃分為“替代種植區”的區域,目前主要采用作物替代種植或者休耕方式治理。而中輕度污染
湖南試點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
近日,在長沙市望城區的一處稻田里,湖南永清環保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調整大氣沉降物收集器皿。 2014年,我國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湖南省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的170萬畝耕地成為首批試點區域。試點中被劃分為“替代種植區”的區域,目前主要采用作物替代種植或者休耕方式治理。而中輕度污染
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超2000萬公頃!
我國大施化肥化藥的現象在過去幾年十分常見,耕地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在土壤過量沉積而引起含量過高,造成了土壤重金屬污染,并造成生態質量惡化。 我國多個稻米出產地被查出鎘超標,再次敲響了土壤污染的警鐘。 耕地重金屬污染源 據統計,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面積已超過1/5(近2000萬公頃),每年因土壤重
兩部委: 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風險可控
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相關負責人日前就《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不容樂觀,部分地區較為嚴重,但總體而言,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風險可控。 據介紹,在防治耕地重金屬污染上,近年來,我國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啟動了湖南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
重金屬污染中國至少10%耕地 電池行業成禍首
近期,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峰江街道139名村民被查出血鉛嚴重超標,元兇是建在村里的一家被列為重點監控企業的蓄電池企業。 重金屬污染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本月28日,國家環保部等9部委聯合召開2011年全國環保轉型行動會議,將今年專項行動重點“劍指”重金屬污染問題,其中鉛蓄電池企業的
中國將啟動重金屬嚴重污染耕地治理工程
據中國政府網2月4日發布消息,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透露,2014年,中國將加快構建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并啟動重金屬嚴重污染耕地治理工程。 為此,中國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