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與不含前導肽的pIII蛋白各有多大?
未加工的包膜蛋白pIII(含前導肽序列但不含展示肽的pIII蛋白)的分子量為44651 Da。不含前導肽序列的成熟pIII蛋白分子量為42579 Da。然而,進行SDS-PAGE電泳時,pIII通常跑在分子量60-65 KDa附近,可能是因為該蛋白不同功能域之間含有特殊的甘氨酸富集的間隔區域。前導肽的氨基酸序列是MKKLLFAIPLVVPFYSHS (注意起始甲硫氨酸Met是由密碼子GTG編碼的)。......閱讀全文
含與不含前導肽的pIII蛋白各有多大?
未加工的包膜蛋白pIII(含前導肽序列但不含展示肽的pIII蛋白)的分子量為44651 Da。不含前導肽序列的成熟pIII蛋白分子量為42579 Da。然而,進行SDS-PAGE電泳時,pIII通常跑在分子量60-65 KDa附近,可能是因為該蛋白不同功能域之間含有特殊的甘氨酸富集的間隔區域。前導肽
什么是前導肽?
信號肽的一種,位于成熟蛋白的N端,引導蛋白穿膜,并且在后來被剪切掉。各種實驗表明衰減作用需要負載色氨酸tRNA參與,這意味著前導序列的某些部分被翻譯了。分析前導序列發現,它包括起始密碼子AUG和終止密碼子UGA;如果翻譯起始于AUG,應該產生一個含有14個氨基酸的多肽。這個假設的多肽被稱為前導肽。
前導肽的特點
前導肽的特點:在其第10和11位上有相鄰的兩個色氨酸密碼子。這些密碼子參與了trp及其他操縱子中的轉錄弱化機制。前導肽含有較多的堿性氨基酸、羥基氨基酸,并容易形成α-螺旋結構的能力,便于穿膜。長約20-80個AA,通常帶正電荷的堿性AA(Arg,lys)含量較豐富。有形成兩性α-螺旋的傾向。需要受體
噬菌體展示技術常見問題與解答
1、在噬菌體展示技術的應用中,M13噬菌體與其他噬菌體比有什么優點? M13噬菌體和與其密切相關的絲狀噬菌體fd和f1均為非裂解性噬菌體,它們在增殖期間均不裂解宿主菌。這就極大地簡化了每輪淘選過程之間的中間噬菌體純化步驟,只用簡單的PEG沉淀方法就足以將噬菌體與其他所有污染的細胞蛋白分開
pIII蛋白展示和pVIII蛋白展示的不同之處
絲狀噬菌體展示系統一般是在包膜蛋白pIII或pVIII的N端融合外源多肽。每個病毒子含5個拷貝的pIII蛋白,這五個蛋白都可以融合短肽而不影響噬菌體的感染力。而對主要包膜蛋白pVIII來說,每個病毒子含~2700個拷貝之多,其中約10%能有效地融合外源多肽或蛋白。這樣,以pIII融合子方式表達的多肽
前導序列
中文名前導序列外文名leader sequence前導序列是結構基因中編碼區之前的一段序列,這部分序列能被轉錄,但不被翻譯,在mRNA是從5′端起至結構基因第一編碼子開始點(通常 AUG)為止,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不被翻譯。
文庫克隆載體介紹
用來構建所有這三種Ph.D.文庫的載體,M13KE,是可以購買到的。M13KE是M13mp19的衍生株,其pIII基因的5’端構建了限制性酶切位點,用戶可以將設計好的人工基因盒(synthetic cassette)插入此處構建自己的肽庫。因為M13KE是噬菌體,而不是噬菌粒載體,所以在已加
什么是噬菌體表面顯示技術
噬菌體表面顯示技術就是噬菌體展示技術,是將基因表達的產物和親和選擇相結合的的技術,起基本原理是將編碼“誘餌”蛋白的DNA片段插入噬菌體基因組,并使之與噬菌體外殼蛋白編碼基因相融合。該重組噬菌體侵染宿主細菌后,復制形成大量帶有雜合外殼蛋白的噬菌體顆粒,直接用于捕獲靶蛋白庫中與"誘餌'蛋白相互作
單鏈絲狀噬菌體展示系統
一、單鏈絲狀噬茁體展示系統?1、pIII展示系統及噬苗體抗體?絲狀噬茵體是單鏈DNA病毒,pIII是病毒的次要外完蛋白(minor coatprotein)、位于病毒顆粒的一端,每個病毒顆粒都有3—5個拷貝pIII蛋白,pIII有兩個位點可供外源序列插入,即N端和近N端可伸屈胃內。當抗體片段或蛋
單鏈絲狀噬菌體展示系統、λ噬茵體展示系統和T4噬茵體...
單鏈絲狀噬菌體展示系統、λ噬茵體展示系統和T4噬茵體展示系統一、單鏈絲狀噬茁體展示系統?1、pIII展示系統及噬苗體抗體?絲狀噬茵體是單鏈DNA病毒,pIII是病毒的次要外完蛋白(minor coatprotein)、位于病毒顆粒的一端,每個病毒顆粒都有3—5個拷貝pIII蛋白,pIII有兩個位
纖維蛋白肽A
纖維蛋白肽A(fibrinopepide-A,FPA):? ? 是在凝血酶作用下,纖維蛋白原α(A)鏈的精-16和甘-17之間的肽鏈裂解,釋放出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纖維蛋白肽A。是反映體內凝血活性及纖維蛋白最終形成血栓的可靠指標。正常值:? ? ?1.2±0.8μg/L。臨床意義:? ? ?血漿
纖維蛋白肽A
纖維蛋白肽A(fibrinopepide-A,FPA):? ? 是在凝血酶作用下,纖維蛋白原α(A)鏈的精-16和甘-17之間的肽鏈裂解,釋放出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纖維蛋白肽A。是反映體內凝血活性及纖維蛋白最終形成血栓的可靠指標。正常值:? ? ?1.2±0.8μg/L。臨床意義:? ? ?血漿
細胞化學詞匯前導鏈
中文名稱:前導鏈外文名稱:leading strand定義: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 在以
前導鏈的復制機制
在真核細胞內,DNA的兩條鏈都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兩條新的DNA鏈.由于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從一個方向看去,一條鏈是從5'→3'走向,另一條鏈則是3'→5'.DNA復制時,不管以哪條鏈作模板,新鏈的合成始終是按5'→3'方向進行的.隨著雙鏈的打
DNA-前導序列的結構特點
前導序列是結構基因中編碼區之前的一段序列,這部分序列能被轉錄,但不被翻譯,在mRNA是從5′端起至結構基因第一編碼子開始點(通常 AUG)為止,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不被翻譯。
關于前導鏈的原因分析
在真核細胞內,DNA的兩條鏈都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兩條新的DNA鏈.由于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從一個方向看去,一條鏈是從5'→3'走向,另一條鏈則是3'→5'.DNA復制時,不管以哪條鏈作模板,新鏈的合成始終是按5'→3'方向進行的.隨著雙鏈
前導鏈的概念和結構
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在以3' —5'方向的母鏈為模板時,DNA1U
M13、T7和T4噬菌體系列的區別
M13絲狀噬菌體一直是最流行的選擇,廣泛用于各種類型的研究。病毒外殼由五個不同的衣殼蛋白組成,包括一個主要衣殼pVIII(2,700拷貝)和四個次要衣殼(一端是pIII和pVI,另一端是pVII和pIX)。與T4和T7不同的是,M13是溶原性噬菌體,它在周質中組裝,在不裂解宿主的情況下從細菌膜中分泌
分子遺傳學詞匯前導鏈
中文名稱:前導鏈外文名稱:leading strand定義: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 在以
內含肽介導的蛋白連接
通過改變裂解條件以及對內含肽進行適當修飾,可以生物合成c端帶有硫酯鍵或N端帶有半光氨酸的蛋白質分子。兩種蛋白質混合以后,硫酯鍵和半光氨酸利用“自然化學連接”(native chemical ligation)的原理進行自發的連接反應,在硫酯和半光氨酸之間形成肽鍵,從而將兩種蛋白質連接起來。自然化學連
關于前導鏈的基本信息介紹
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 在以3' —5'方向的母鏈為模板時,DNA1
胸前導聯ST段抬高心電圖分析
在心電圖上我們常常會看到胸前導聯ST段抬高。ST段抬高的原因各不相同,下面的心電圖診斷你都能搞定嗎?閱讀下面5例心電圖,ST段抬高的原因是分別什么?【圖1】A. 正常ST抬高B. 早期復極,正常變異C. 另一種形式的正常變異D. 急性前壁梗死E. 急性心包炎答案:E. 急性心包炎分析:上圖來自于一名
關于前導鏈的發現時間介紹
1968年,日本生化學者岡崎等人用3H-胸腺嘧啶核苷酸培養大腸桿菌,發現短時間內首先合成的是較短的DNA片段,接著再出現較大的分子.這說明這條新鏈是一段一段地,不連續合成的.這些DNA片段稱岡崎片段. 岡崎片段的形成是從RNA引物的3'-OH末端開始的,DNA聚合酶α催化這一反應,它以
纖維蛋白肽A(FPA)測定簡介
【參考值】 放射免疫法測定FPA<2~3μg/L. 【臨床意義】 在凝血酶作用下,纖維蛋白原α(A)鏈的精16和甘17之間的肽鏈裂解,釋放出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纖維蛋白肽A(FPA)。臨床上多種疾病,如靜脈血栓形成、深部靜脈血栓形成、腦栓塞、肺轉移癌、膀胱癌、胃癌、主動脈瘤、急性腦血管
亮抑蛋白酶肽的特性
1)抑制絲氨酸和巰基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血漿酶和組織蛋白酶B;2)lOmg/ml溶于水;3)儲存液4℃穩定一周,-20℃穩定6個月;4)工作濃度0.5ug/ml。
抗蛋白酶肽的定義
中文名稱抗蛋白酶肽英文名稱antipain定 義學名:N(2)-{[(1-羧基-2-苯乙基)氨基]羰基}-L-精氨酰-N-{4-[(氨基亞氨基甲基)氨基]-1-甲酰丁酰}-L-纈氨酰胺。由多種細菌產生的一種寡肽,能抑制組織蛋白酶Ⅹ。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細菌如何進化出抗生素耐藥性?
目前,研究人員利用高分辨率的低溫電子顯微鏡,在前所未有的細節上,揭示了導致抗生素紅霉素(erythromycin)耐藥性的細菌核糖體變化。 多重耐藥性細菌病原體,對幾乎所有可用的抗生素都不敏感,是當今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挑戰。各種抗生素的耐藥性是如何發展的?這個問題是德國路德維希 -馬克西米利安
簡述酪蛋白膦酸肽應用范圍
酪蛋白膦酸肽不僅可促進鈣的吸收,對鐵、鋅的吸收利用也有良好的促進效果。因此開發添加CPP的營養食品和保健品,能真正達到有效補充人體缺乏的礦物質的目的,滿足人們的營養需求,必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s,簡稱CPP),來源于天然優質
纖維蛋白肽A的臨床意義
血漿FPA含量增高反映凝血系統激活和凝血酶的生成。因此見于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原發性和繼發性纖溶的鑒別,抗凝治療過程中的監測指標。
纖維蛋白肽A的注意事項
(1) 采血要順利不應>45s,且開頭2ml棄去,注射器要硅化或用塑料注射器。 (2) 采血后立即注入盛有抗凝劑的試管中,并在冰水中迅速混合,若需保存則以經皂土吸附處理后-20℃較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