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導鏈的復制機制
在真核細胞內,DNA的兩條鏈都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兩條新的DNA鏈.由于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從一個方向看去,一條鏈是從5'→3'走向,另一條鏈則是3'→5'.DNA復制時,不管以哪條鏈作模板,新鏈的合成始終是按5'→3'方向進行的.隨著雙鏈的打開,由起始點形成復制叉后,新合成的兩條方向相反的鏈中。一條鏈的合成方向與復制叉前進方向是一致的,合成就能順利地連續進行;另一條鏈的合成方向則與復制叉前進方向相反。......閱讀全文
前導鏈的復制機制
在真核細胞內,DNA的兩條鏈都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兩條新的DNA鏈.由于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從一個方向看去,一條鏈是從5'→3'走向,另一條鏈則是3'→5'.DNA復制時,不管以哪條鏈作模板,新鏈的合成始終是按5'→3'方向進行的.隨著雙鏈的打
細胞化學詞匯前導鏈
中文名稱:前導鏈外文名稱:leading strand定義: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 在以
關于前導鏈的原因分析
在真核細胞內,DNA的兩條鏈都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兩條新的DNA鏈.由于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從一個方向看去,一條鏈是從5'→3'走向,另一條鏈則是3'→5'.DNA復制時,不管以哪條鏈作模板,新鏈的合成始終是按5'→3'方向進行的.隨著雙鏈
前導鏈的概念和結構
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在以3' —5'方向的母鏈為模板時,DNA1U
分子遺傳學詞匯前導鏈
中文名稱:前導鏈外文名稱:leading strand定義: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 在以
關于前導鏈的基本信息介紹
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復制開始解鏈時,親代DNA分子中一條母鏈的方向 為5'—3',另一條母鏈的方向為3' —5'。由 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合成。 在以3' —5'方向的母鏈為模板時,DNA1
關于前導鏈的發現時間介紹
1968年,日本生化學者岡崎等人用3H-胸腺嘧啶核苷酸培養大腸桿菌,發現短時間內首先合成的是較短的DNA片段,接著再出現較大的分子.這說明這條新鏈是一段一段地,不連續合成的.這些DNA片段稱岡崎片段. 岡崎片段的形成是從RNA引物的3'-OH末端開始的,DNA聚合酶α催化這一反應,它以
DNA復制鏈的延伸
DNA新生鏈的合成由DNA聚合酶Ⅲ所催化,然而,DNA必須由螺旋酶在復制叉處邊移動邊解開雙鏈。這樣就產生了一種拓撲學上的問題:由于DNA的解鏈,在DNA雙鏈區勢必產生正超螺旋,在環狀DNA中更為明顯,當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造成復制叉難再繼續前進,從而終止DNA復制。但是,在細胞內DNA復制不會因出
DNA母鏈的復制方式
①時期: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②場所:主要在細胞核中。③條件:a、模板:親代DNA的兩條母鏈;b、原料:四種脫氧核苷酸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種,DNA復制都無法進行。④過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兩條扭成螺旋的
雙鏈RNA病毒的復制
雖然同為雙鏈核酸分子,但雙鏈RNA的復制方式和雙鏈DNA不同,雙鏈RNA不是半保留復制,而是全保留復制,復制需要經過mRNA中間體。雙鏈RNA病毒有兩個特點,一是它的基因組為10-12條雙鏈RNA分子;二是它有多層衣殼,而沒有囊膜。病毒的RNA-RNA 聚合酶存在于髓核中,在該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雙鏈
雙鏈RNA病毒的復制介紹
雙鏈RNA病毒有兩個特點,一是它的基因組為10-12條雙鏈RNA分子;二是它有雙層衣殼,而沒有囊膜。病毒的RNA-RNA 聚合酶存在于髓核中,在該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基因組轉錄正鏈RNA,它們自髓核逸出。它們既能作為mRNA,又能作為病毒基因組的模板。MRNA翻譯結構蛋白,裝配內層衣殼后,正鏈RN
模板鏈的復制的特點和意義
1.特點: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2.結果:一個DNA分子復制一次形成兩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3.意義:使親代的遺傳信息傳給子代,從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連續性……4.準確復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夠自我復制,一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雙螺旋結構,能為復制提供模板;二是因為它的堿基互補配對能力,能夠使
模板鏈的復制的條件和過程
1.條件:a、模板:親代DNA的兩條母鏈;b、原料:四種脫氧核苷酸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種,DNA復制都無法進行。2.過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兩條扭成螺旋的雙鏈解開,這個過程稱為解旋;b、合成子鏈:然后,以解開的每段鏈(
模板鏈的復制場所和階段劃分
①時期: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②場所:主要在細胞核中。
負鏈RNA病毒復制的主要步驟
有些ssRNA病毒,它們的遺傳物質為正鏈RNA,可以行使mRNA的功能。一旦病毒顆粒中的RNA進入寄主細胞,就直接作為mRNA,翻譯出所編碼的蛋白質,其中包括衣殼蛋白和病毒的RNA聚合酶。然后在病毒RdRp(RNA指導的RNA聚合酶,即RNA復制酶)的作用下復制病毒RNA。RdRp同時具有解旋酶的功
前導序列
中文名前導序列外文名leader sequence前導序列是結構基因中編碼區之前的一段序列,這部分序列能被轉錄,但不被翻譯,在mRNA是從5′端起至結構基因第一編碼子開始點(通常 AUG)為止,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不被翻譯。
研究揭示DNA復制檢驗點通路成員協同響應DNA復制脅迫機制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甘海云課題組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復制脅迫狀態下芽殖酵母中Rad53耦聯先導鏈和后隨鏈DNA合成的機制》(A mechanism for Rad53 to couple leading -and lagging-stran
DNA復制檢驗點通路成員協同響應DNA復制脅迫的分子機制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甘海云課題組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復制脅迫狀態下芽殖酵母中Rad53耦聯先導鏈和后隨鏈DNA合成的機制》(A mechanism for Rad53 to couple leading- and lagging-strand
前導肽的特點
前導肽的特點:在其第10和11位上有相鄰的兩個色氨酸密碼子。這些密碼子參與了trp及其他操縱子中的轉錄弱化機制。前導肽含有較多的堿性氨基酸、羥基氨基酸,并容易形成α-螺旋結構的能力,便于穿膜。長約20-80個AA,通常帶正電荷的堿性AA(Arg,lys)含量較豐富。有形成兩性α-螺旋的傾向。需要受體
DNA復制體結構和工作原理首次被揭示
DNA是生命遺傳信息的載體,它的復制是生命繁衍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步。關于DNA復制分子機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學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杰出研究員楊薇的課題組揭示了DNA復制體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DNA的復制由多個蛋白組成的復制體協同完成,這些蛋白包
上海巴斯德所等揭示長鏈非編碼RNA調控HIV復制新機制
2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華課題組的研究論文“Long noncoding RNA MALAT1 releases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HIV-1 replication
顛覆教科書,DNA復制方式或遭改寫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斯隆凱特林癌癥紀念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捕捉到單個DNA分子的復制過程。盡管這段11秒的視頻看起來像是一款上個世紀的視頻游戲,但它清楚地記錄下DNA復制時散發熒光的單鏈由左向右延伸的過程。 此前人們一直認為,DNA聚合酶構建DNA雙鏈的過程是相互協調以某種方式協同工作的。然
DNA復制時雙鏈是如何解開的
DNA復制是雙鏈解開過程:1.拓撲異構酶通過對鏈進行切割改變DNA雙鏈拓撲結構,使得DNA雙鏈易于解鏈;2.解鏈酶作用于氫鍵使得DNA分為兩條單鏈;3.單鏈結合蛋白(SSB)結合單鏈使模板處于單鏈狀態并保護單鏈的完整.這三點和引物酶合成引物之后,才開始進行DNA復制過程(這時用到DNA聚合酶).
關于擬病毒的復制機制介紹
類病毒RNA的復制不需借助輔助病毒,但由于其不編碼任何蛋白,因而類病毒的復制完全依賴于宿主的轉錄系統。所有類病毒的復制均為RNA-RNA直接轉錄,并不涉及DNA。在類病毒感染的植物體中,采用分子雜交技術可以發現多體的類病毒(+)鏈和(一)鏈RNA,以及二者的復合物,因此類病毒的復制可能是滾環模式
朊病毒的活動復制機制介紹
推測朊病毒僅由蛋白質組成,沒有核酸。一種學說認為朊病毒的蛋白質能為自己編碼遺傳信息。這種假說與傳統的分子生物學中的“中心法則”是相違背的,因為朊病毒沒有核酸。于是人們假設朊病毒的復制可能的方法,一認為是通過逆轉譯過程產生為朊病毒編碼的DNA或RNA(如后者情況還需要逆轉錄)必須存在逆轉譯酶,甚至
DNA復制叉穩定機制研究
解開50年謎題 “DNA復制錯誤主要來自DNA復制叉的不穩定。”孔道春對《中國科學報》說,“揭示checkpoint調控維持停頓復制叉穩定的核心分子機制,找到DNA復制叉不穩定的原因,人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在疾病篩查、靶向藥物開發方面做很多工作。甚至可以在增強DNA穩定性方面有所作為,如果能讓
什么是前導肽?
信號肽的一種,位于成熟蛋白的N端,引導蛋白穿膜,并且在后來被剪切掉。各種實驗表明衰減作用需要負載色氨酸tRNA參與,這意味著前導序列的某些部分被翻譯了。分析前導序列發現,它包括起始密碼子AUG和終止密碼子UGA;如果翻譯起始于AUG,應該產生一個含有14個氨基酸的多肽。這個假設的多肽被稱為前導肽。
復制n次后,雙鏈等長的DNA有幾個?
復制n次后,雙鏈等長的DNA有2n-2n個。
Nature:揭示在DNA復制期間保護復制叉新機制
在DNA復制期間,復制叉遇到的問題不斷威脅著基因組的完整性。BRCA1、BRCA2和一部分范科尼貧血蛋白(Fanconi anaemia protein)通過涉及RAD51的途徑保護停滯的復制叉免受核酸酶的降解。BRCA1在復制叉保護中作出的貢獻和發揮的調節作用以及這種作用如何與它在同源重組中的
“線性泛素鏈”的形成機制
“線性泛素鏈”是先天免疫和炎癥中所涉及的細胞信號作用通道的重要調控因子。這些鏈是由“E3泛素連接酶”HOIP合成的。 在這項研究中,Katrin Rittinger及同事提出了HOIP的催化核心在其apo形式和在與“泛素”形成的復合物中的晶體結構。這些結構為“線性泛素鏈”通過LU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