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麻醉學研究的動物種類很多,有關實驗動物學的專著中都有較詳細的敘述。本節僅就麻醉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動物做簡單的介紹。一、大鼠大鼠遇驚擾時常試圖撕咬,處理不當會咬人致傷。同類間好斗,最好不同籠飼養。大鼠壽命在2-3年之間,約90天進入成年期。成年大鼠體重在200-400g,總血量為體重的6-8%。大鼠有尾靜脈3條,背側1條、腹側2條,均可供靜脈穿刺。大鼠實驗常用有機玻璃筒完成,簡便易行。一般體重在200-300g的大鼠,圓筒的內徑為6cm左右,使之在內無法轉身。頭尾端均蓋口徑合適的橡膠塞,既可用于通氣,也可用于穿過鼠尾。大鼠麻醉的判斷標準有:前爪直立位消失、前爪翻正反射消失、夾尾無體動反應。二、小鼠小鼠性情溫和。壽命2-3年,約80天進入成年期。成年小鼠體重30-50g。總血量為體重的6-7%。小鼠實驗給藥多為腹腔注射,但也可尾靜脈穿刺注射給藥。小鼠尾靜脈解剖與大鼠相同。三、家兔性情溫順,便于飼養。依種類不同,成年兔體重在1.5......閱讀全文
美國科學家發現,沿兩條化學途徑(其中一條為先前發現的與大腦感覺“癢”相關的途徑)激活神經細胞受體與常規使用阿片類藥物(如嗎啡等)鈍化疼痛的方法相結合,可以改善緩解疼痛的效果。 科學家在小鼠中進行了實驗,其結果表明,使用化合物聯合激活這些受體可以通過減少對阿片類藥物的需要量來降低阿片類藥物耐受性
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王永祥課題組對藏藥獨一味鎮痛的分子作用機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其成果近日發表在《麻醉學》雜志上。 獨一味為唇形科獨一味屬植物,是近千年來藏族和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常用止痛藥。早在1989年,獨一味水提物就被國家醫藥管理局批準作為口服鎮痛藥物使用。然而,關于獨一味的有效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