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微環境分析方案助力PD1/PDL1療效預測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成為繼腫瘤手術治療、放化療及靶向治療之外的革命性治療手段,特別是基于PD-1、CTLA-4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方案表現尤為突出。即便如此,腫瘤的免疫治療仍面臨巨大挑戰,如療效不確定性、總體有效率低、耐藥抵抗及檢測生物標志物缺乏等都制約了對患者的精準治療。 大量的臨床案例和科學研究表明腫瘤免疫微環境的深度解析將會是突破免疫治療障礙的關鍵所在,獨特的Phenoptics分析方案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一難題。該方案可以實現對腫瘤樣本內多達9種生物標志物的原位標記和描繪,同時實現多種生物標志物的聯合分析及空間分布分析,從而實現生物學數據的深度挖掘,為腫瘤精準診療提供重要依據。 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看幾篇發表在頂尖雜志的相關研究論文,一探究竟吧! 1、JAMA Oncology 2019年7月18日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閱讀全文
腫瘤免疫微環境分析方案助力PD1/PDL1療效預測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成為繼腫瘤手術治療、放化療及靶向治療之外的革命性治療手段,特別是基于PD-1、CTLA-4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方案表現尤為突出。即便如此,腫瘤的免疫治療仍面臨巨大挑戰,如療效不確定性、總體有效率低、耐藥抵抗及檢測生物標志物缺乏等都制約了對患者的精準治療。
組織微環境分析方案深度解析腫瘤免疫細胞分型
最近數十年以來腫瘤的免疫治療相關研究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特別是基于PD-1、CTLA-4等類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方案表現尤為突出。但是即便如此,腫瘤的免疫治療領域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比如治療效果的不確定性、患者反應的不可預估性、免疫治療耐藥抵抗及檢測生物標志物缺乏等都制約了對腫瘤患者的精準有效
一滴血就能預測PD1/PDL1免疫治療效果,是真的嗎?
風頭正盛的PD-1抗體因其對多種腫瘤有效果,并且在使用PD-L1抗體的案例中能找到腫瘤完全消失的案例,在醫療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打破腫瘤屆的多個不可能,成為了研究領域以及臨床應用的熱門療法。 目前PD-1抗體已獲批的適應癥包括:惡性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霍奇金淋巴瘤、頭頸癌、
新研究助力晚期食管鱗癌免疫治療精準化
長期以來,對于晚期食管鱗癌的治療以單純化療方案為主,但患者生存獲益有限。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華團隊在晚期食管鱗癌免疫治療方面取得了前瞻性轉化研究成果。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 “該研究揭開了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的‘黑匣子
精準醫學時代免疫微環境分子分型及免疫治療耐藥機制
免疫治療是晚期實體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經過幾十年的長足發展,歷經了腫瘤細胞因子治療[包含白介素、干擾素、胸腺法新(即胸腺肽α1)等]、腫瘤疫苗治療、細胞免疫治療以及免疫檢查點治療幾個階段。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科學》雜志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首位,尤其以P
備受矚目的腫瘤免疫療法PD1/PDL1免疫療法
PD-1/PD-L1免疫療法一直是備受矚目的腫瘤免疫療法,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御、抗擊癌癥,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的優質抗癌免疫療法。 PD-1抗體針對多種晚期腫瘤都有效果,并且副作
Science:腫瘤MMR基因缺陷可以預測PD1抑制劑抗癌療效!
直到最近,PD-1抑制劑僅僅被批準用于治療一少部分癌癥,如直腸癌等。但是一項最新的臨床研究發現腫瘤的某些特定基因缺陷可以作為預測癌癥病人對PD-1抑制劑免疫療法反應程度的臨床標記物。 作者解釋說,由于臨床上關于這些基因缺陷的檢測非常容易進行,因此這些結果表明這些基因缺陷可以作為預測腫瘤對免疫療
對抗“最毒”乳腺癌有了精準“偵察兵”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63.shtm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三陰性乳腺癌約占乳腺癌總體人群的15%,因其具有惡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時間短、缺乏有效治療靶點等特性被稱為“最毒乳腺癌”。近年來,多項臨
對抗“最毒”乳腺癌有了精準“偵察兵”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三陰性乳腺癌約占乳腺癌總體人群的15%,因其具有惡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時間短、缺乏有效治療靶點等特性被稱為“最毒乳腺癌”。近年來,多項臨床試驗證實,以PD-1/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療法是頗具前景的三陰性乳腺癌治療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難以從該療法中獲益
【一文掌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開創了治療新時代,隨之的療效預測評價的生物學標記物研究也將帶來更大的益處。 引言 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監視和清除有重要作用。腫瘤細胞通過各種機制逃避免疫是腫瘤特征之一。Chen和Mellman描述的腫瘤免疫循環是抗腫瘤免疫增強反應策略的基石。包括的步驟有:腫瘤抗原的釋放、樹
備受矚目的腫瘤免疫療法PD1/PDL1免疫療法(二)
PD-1抗體聯合化療,已經在眾多三期臨床試驗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被眾多抗癌指南收錄和強烈推薦,K藥聯合化療(鉑類+培美曲塞)用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PD-1聯合化療也逐漸受到學界重視,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晚期小細胞肺癌、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晚期鼻咽癌、晚期消化道腫瘤等多
備受矚目的腫瘤免疫療法PD1/PDL1免疫療法(一)
PD-1/PD-L1免疫療法一直是備受矚目的腫瘤免疫療法,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御、抗擊癌癥,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的優質抗癌免疫療法。?PD-1抗體針對多種晚期腫瘤都有效果,并且副作用小,但是針對
IIIB期肺腺癌同步放化療后免疫維持治療病例分析2
三、您認為該患者的肺部殘留病灶可選擇何種治療方式?A. 手術B. 化療C. 免疫治療解析:1. 經MDT討論,胸外科認為右上肺殘留病灶可行手術,但患者及家屬拒絕手術。腫瘤科認為根據基因檢測和免疫指標檢測結果,該患者可能為免疫治療優勢人群。2. 肺癌NCCN指南推薦Durvalumab維持治療
腫瘤精準免疫診斷領域趨勢有哪些
千百年來,癌癥一直是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據《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萬人確診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 免疫療法為腫瘤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反應率成瓶頸 腫瘤免疫療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現于 19世紀末期,經過130
2020盤點,腫瘤精準免疫診斷領域有哪些趨勢
千百年來,癌癥一直是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據《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萬人確診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 免疫療法為腫瘤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反應率成瓶頸 腫瘤免疫療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現于 19世紀末期,經過130
行業預測:2024年腫瘤免疫市場將突破340億美元
根據GlobalData 發布的最新數據,預計2019年腫瘤免疫市場將達到140億美元,并有望于2024年沖破340億美元大關。 腫瘤免疫治療機制與腫瘤靶向治療類似,隨著這類藥物在臨床上的推廣應用,其抗腫瘤療效逐漸得到了臨床的認可。GlobalData在該報告中預測,在未來一段時期,腫瘤免疫治
腫瘤微環境分析指導癌癥治療
在免疫療法時代,癌癥生物學家依靠新一代工具來了解腫瘤和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響疾病進程的。 雖然Sean Bendall是一名病理學家,但最近卻成了一名圖譜制作者,他使用尖端的蛋白質繪圖技術來描繪出腫瘤組織的變幻莫測的景觀。 這項技術由Bendall在加州斯坦福大學(Stanford
PDL1到底該如何檢測?
在今年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于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初診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如果PD-L1表達≥50%,初始治療可以選擇PD-1單抗Keytruda用藥。基于其較化療優越的臨床生存優勢及較少的不良反應。很多醫生及患者朋友們也意識到,一線使用Keytruda重點在篩查
《科學》子刊:PDL1甲基化是免疫治療耐藥的關鍵機制!
作為人體內至關重要的免疫檢查點,PD-1/L1通路實在會受到太多調控因素的影響,上到遺傳和突變、下到腸道微生物,還有細胞內外形形色色的各種因子,好像誰都能來插一腳,那表觀遺傳當然也少不了[1]。近期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王桂華教授團隊發表的一項
pdl1檢測方法有哪些
在今年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于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初診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如果PD-L1表達≥50%,初始治療可以選擇PD-1單抗Keytruda用藥。基于其較化療優越的臨床生存優勢及較少的不良反應。很多醫生及患者朋友們也意識到,一線使用Keytruda重點在篩查相應
pdl1檢測方法有哪些
在今年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于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初診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如果PD-L1表達≥50%,初始治療可以選擇PD-1單抗Keytruda用藥。基于其較化療優越的臨床生存優勢及較少的不良反應。很多醫生及患者朋友們也意識到,一線使用Keytruda重點在篩查相應
一文詳解pdl1檢測
在今年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于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初診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如果PD-L1表達≥50%,初始治療可以選擇PD-1單抗Keytruda用藥。基于其較化療優越的臨床生存優勢及較少的不良反應。很多醫生及患者朋友們也意識到,一線使用Keytruda重點在篩查
JITC:T細胞比值很關鍵!免疫治療無進展生存期大不同
全球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非常之高,不過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都有了很大進展,一部分患者的預后明顯改善[1]。目前對于驅動基因突變陰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aNSCLC)患者,PD-L1/PD-1抑制劑單藥治療或聯合化療的免疫治療方案,已經牢牢占據了C位[2]。 然而,由于PD-L1/PD-1抑制
Nature子刊:免疫調節疫苗聯合PD1抑制劑,簡直殺瘋了
最近這幾年里,PD-1/L1抑制劑們在各種癌癥中攻城拔寨,儼然已經成了免疫治療的代名詞,就算是非常了解背景知識的奇點糕,也會下意識覺得“免疫治療=PD-1/L1抑制劑”。 但作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L1抑制劑只能說是免疫治療當前發展最快、最炙手可熱的一類藥物,再說它還有很多做不到的事,
這種大腸癌中的“壞”細菌或能在腫瘤免疫中發揮“好”作用
免疫療法在臨床上已經成功應用于治療多種血液學和實體轉移性惡性腫瘤。最廣泛使用的靶向免疫檢查點的藥物,如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體PD-L1,對一部分癌癥患者有效。然而,抗PD-1/PD-L1治療在大多數結直腸癌患者中作用卻不大。因而,找到一種能提高結直腸癌患者抗PD-1/PD-L1
Nature全新發現:PD1/-PDL1抗體另一條不為人知的抗癌方式
5月17日,《Nature》期刊在線發表一篇題為“PD-1 expression by 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 inhibits phagocytosis and tumour immunity”的文章,揭示以PD-1/PD-L1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
大型高質量mIF數據集——AstroPath,有助于識別腫瘤免疫療法
針對免疫系統的癌癥免疫療法目前已經在多種癌癥的治療中取得了令人興奮的成績,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超過17種實體瘤中批準了抗PD-1/PD-L1的藥物的使用,然而僅有30%的癌癥患者對免疫療法起反應,因此發現有效的生物標志物從而指導患者的臨床用藥是非常迫切的需求。免疫組化(IHC)評估的
闊然生物多重熒光免疫組化助力腫瘤精準診療再升級
病理診斷在腫瘤精準診療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 隨著病理形態和分型越來越復雜,醫療行業的需求逐漸由定性判斷轉為預測性診斷,而當前的行業結構并不完善。 一方面,傳統病理診斷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臨床的需求,傳統方法精確度不足,且目前國內存在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病理科的巨大
百時美/Nektar免疫組合在PDL1/+患者均有強勁療效!
Nektar Therapeutics近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2019年CRI-CIMT-EATI-AACR國際癌癥免疫治療大會上公布了bempegaldesleukin(bempeg,NKTR-214)聯合百時美施貴寶PD-1腫瘤免疫療法Opdivo(歐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納武單抗)
早期肺癌免疫治療新靶點
諸如PD-1和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腫瘤免疫療法在治療晚期或轉移肺癌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目前治療早期肺癌的標準療法仍然是手術和化療,那么腫瘤免疫療法能否用于治療早期肺癌呢?日前,美國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的研究人員對早期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