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調節蛋白抗原介紹: 血栓調節蛋白(thrombomodulim,TM)是具有凝集素樣活性的新一類細胞粘附分子的成員。TM是凝血酶的受體,其功能類似于鈣粘蛋白,已知其在人類多種正常組織中表達,亦可表達于許多腫瘤組織中,但對其生理和病理學意義還知之甚少。血栓調節蛋白抗原正常值: RIA法: 20-35μg/L(血漿)。血栓調節蛋白抗原臨床意義: 升高: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心肌梗死、腦梗塞、肺栓死、閉塞性脈管炎。血栓調節蛋白抗原注意事項: 60歲以上患者胃癌組織中TM表達明顯>60歲以下者。血栓調節蛋白抗原檢查過程: 暫無相關信息相關疾病 暫無相關信息相關癥狀 暫無相關信息......閱讀全文
血栓調節蛋白抗原介紹: 血栓調節蛋白(thrombomodulim,TM)是具有凝集素樣活性的新一類細胞粘附分子的成員。TM是凝血酶的受體,其功能類似于鈣粘蛋白,已知其在人類多種正常組織中表達,亦可表達于許多腫瘤組織中,但對其生理和病理學意義還知之甚少。血栓調節蛋白抗原正常值: RIA法: 2
血栓調節蛋白活性介紹:???????? 血栓調節蛋白是一種單鏈糖蛋白。由巨核細胞和內皮細胞合成,廣泛分布于血管內皮細胞表面,是凝血酶活化蛋白C的輔助因子。測定血栓調節蛋白活性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治療有一定的意義。血栓調節蛋白活性正常值:????????0.82-1.13;(發色底物法)??????? 2
血漿凝血酶調節蛋白抗原檢測介紹: 血漿凝血酶調節蛋白抗原檢測是對人體內的血漿凝血酶調節蛋白抗原進行檢測是否存在,凝血酶調節蛋白(thrombomodulin TM)又稱血栓調節蛋白,是維持血管內膜完整的內皮細胞表面分子,也是由血管內皮細胞表達的凝血酶(thrombin)受體之一。血漿凝血酶調節蛋白
蛋白S抗原介紹: 蛋白S是一種維生素K依賴的抗凝因子,由肝臟內皮細胞和巨核細胞合成。蛋白S的抗凝作用主要是以輔助活化蛋白S來實現。蛋白S抗原正常值: PS活性 65%-140% 自由PS濃度 70%-140% 總PS濃度 70%-140% 可疑因子Ⅴ萊頓 正常蛋白S活化率≤0.8蛋白S抗原
血漿蛋白C抗原介紹:????????血漿蛋白C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雙鏈糖蛋白,是維生素K的依賴因子,它在止血過程中有抑制血液凝固與激活纖溶的雙重作用。血漿蛋白C抗原正常值:???????? 0.82-1.22。(免疫火箭電泳法)血漿蛋白C抗原臨床意義: 降低:見于先天性蛋白C缺陷和獲得性蛋白C缺陷,
血栓調節蛋白抗原介紹: 血栓調節蛋白(thrombomodulim,TM)是具有凝集素樣活性的新一類細胞粘附分子的成員。TM是凝血酶的受體,其功能類似于鈣粘蛋白,已知其在人類多種正常組織中表達,亦可表達于許多腫瘤組織中,但對其生理和病理學意義還知之甚少。血栓調節蛋白抗原正常值: RIA法: 2
血栓彈力圖介紹: 血栓彈力圖(thromboela-stogram,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動態變化(包括纖維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狀態和凝狀的堅固性,彈力度)的指標,因此影響血栓彈力圖的因素主要有:紅細胞的聚集狀態、紅細胞的剛性、血凝的速度,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的高低等。血栓彈力圖的主要指標有:①
積液癌胚抗原介紹: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最初發現于成人結腸癌組織中,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決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分子量200kD,胚胎期主要在于胎兒的胃腸管、胰腺和肝臟,出生后組織內含量很低。1965年Golo首先從胎兒腸組織中及結腸組織中提取CEA。
腫瘤相關抗原介紹: 應用雜交瘤研制出了12種鼠抗人胃癌單克隆抗體。免疫組化證實本組單克隆抗體相應抗原存在于胃癌、結腸癌、食管癌組織中,而不存在于正常組織和其他癌組織中。抗原分析表明本組單克隆抗體的相應抗原是一種新的腫瘤相關抗原。腫瘤相關抗原正常值: 非腫瘤疾病胸腹水:
阿米巴原蟲抗原介紹: 指檢測人體腸道中的溶組織內阿米巴致病后血液中的原蟲抗原。阿米巴原蟲抗原正常值: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免疫熒光法、直接免疫熒光法:陰性。阿米巴原蟲抗原臨床意義: 阿米巴病最可靠的診斷依據是:糞便直接涂片顯微鏡檢查有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滋養體或包囊),但誤診、漏診多。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