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皮質醇及24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的目的
血皮質醇濃度直接反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情況,而尿游離皮質醇(UFC)量和血漿中真正具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濃度呈正相關。這兩個試驗被推薦為檢查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的首選項目。但因為血漿皮質醇測定是包括了結合和游離的兩部分,所以不能排除CBG和白蛋白濃度的影響。皮質醇分泌存在晝夜變化應加以注意。皮質醇測定也受非腎上腺疾病的影響。尿游離皮質醇(UFC)分泌不存在晝夜變化節律,較可靠地反映游離皮質醇水平。當有皮質醇增多癥時,血皮質醇超過CBG結合容量,游離皮質醇濃度將特別升高,尿游離皮質醇會出現更明顯的改變,在診斷皮質醇增多癥上更為敏感。但其不如血皮質醇穩定,所以最好血、尿同時測定。測定皮質醇的方法很多,現多用免疫化學法。......閱讀全文
血皮質醇及24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的目的
血皮質醇濃度直接反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情況,而尿游離皮質醇(UFC)量和血漿中真正具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濃度呈正相關。這兩個試驗被推薦為檢查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的首選項目。但因為血漿皮質醇測定是包括了結合和游離的兩部分,所以不能排除CBG和白蛋白濃度的影響。皮質醇分泌存在晝夜變化應加以注意。皮質醇測定也
血皮質醇及24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的目的
血皮質醇濃度直接反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情況,而尿游離皮質醇(UFC)量和血漿中真正具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濃度呈正相關。 這兩個試驗被推薦為檢查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的首選項目。但因為血漿皮質醇測定是包括了結合和游離的兩部分,所以不能排除CBG和白蛋白濃度的影響。 皮質醇分泌存在晝夜變化應加以注意。
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的簡介
正常人血中皮質醇的90%以上與蛋白質結合成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腎小球,僅少數游離狀態的皮質醇可通過腎小球隨尿排出。當血中總皮質醇濃度增高,超過結合蛋白質的飽和限度時,血游離皮質醇濃度明顯升高,尿游離皮質醇濃度也隨之大為增加,成為反映血皮質醇變化的敏感指標。
什么是尿游離皮質醇測定
尿游離皮質醇測定就是對尿游離皮質醇的測定,尿游離皮質醇是血中游離皮質醇的直接排出形式。
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的臨床意義
尿游離皮質醇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大致同血皮質醇。因其不受血中類因醇結合球蛋白含量的影響,能更準確地反映實際的腎上腺皮質功能狀態。
尿游離皮質醇的基本介紹
尿游離皮質醇由血液中游離皮質醇經腎小球濾過而來,因此基量與血漿中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成正比。測定尿游離皮質醇可以有效、正確地反映腎上腺皮質的功能狀態。留取24h尿量,用10ml冰醋酸作防腐劑。 正常值 成人:206.9±;44.1nmol/24h 尿 (范圍129.7-3
尿游離皮質醇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皮質醇增多癥:血漿和尿皮質醇明顯升高,血漿晝夜節律變化消失。 (2)異位產生ACTH的腫瘤:如燕麥型肺癌、胰、甲狀腺、甲狀旁腺、卵巢、睪丸、大腸、膽囊、乳腺、以及縱膈瘤等這種癌腫組織具有分泌ACTH樣物質的功能,使促腎上腺皮質合成皮質醇,血漿中皮質醇則顯著升高。 (3)垂
尿游離皮質醇(UFC)的注意事項
1、各管加入3H或標準必須吹干,然后加抗體,因為3H或標準是乙醇配制,否則會損害抗體。 2、加定量的3H須根據實驗情況而定(本文加7000cpm),在相應的范圍內3H抗原加入量越少靈敏度就越高。
尿游離皮質醇(UFC)的臨床意義
降低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艾迪生(Addison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漢病(Sheehan病)、長期應用類固醇激素。 增高是目前診斷庫欣綜合征(Cushing病)的可靠指標。也可見于皮質醇增多癥、垂體前葉功能亢進癥。 正常有效排除高皮質醇血癥。 特別說明庫欣綜合征,由于其它各種
尿游離皮質醇(UFC)的檢查過程
1、尿樣品測定:取萬分之一的24h混合尿,用蒸餾水稀釋至0.5ml,于10ml抽提管中,加二氯甲烷5ml和0.1mol/L NaOH 0.2ml,抽提5min,靜止片刻棄去上層液,下層二氯甲烷抽提液用水洗2次,每次1ml,搖1min,離心1500r/min 3min,棄去水層,取二氯甲烷提取液雙
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的正常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 69.0-345納摩爾/24小時。 臨床意義 尿游離皮質醇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大致同血皮質醇。因其不受血中類因醇結合球蛋白含量的影響,能更準確地反映實際的腎上腺皮質功能狀態。
尿中游離皮質醇測定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減少: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垂體前葉功能減低、甲狀腺功能減低、全身消耗性疾病、惡液質和肝硬化等。 增多:見于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部分單純性肥胖者及先天性腎上腺增多癥。后一組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特點為:尿17-羥類固醇低于正常,而尿17-生酮類固醇和17-酮排出量增高。 現已公認UFC
血皮質醇的測定概述
血皮質醇濃度直接反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情況,而尿游離皮質醇量和血漿中真正具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濃度呈正相關。這兩個試驗被推薦為檢查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的首選項目。但因為血漿皮質醇測定是包括了結合和游離的兩部分,所以不能排除CBG和白蛋白濃度的影響。皮質醇分泌還存在晝夜變化應加以注意。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游離皮質醇介紹
尿游離皮質醇介紹: 尿游離皮質醇由血液中游離皮質醇經腎小球濾過而來,因此基量與血漿中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成正比。測定尿游離皮質醇可以有效、正確地反映腎上腺皮質的功能狀態。留取24h尿量,用10ml冰醋酸作防腐劑。尿游離皮質醇正常值:????? 成人:206.9±44.1nmol/24h 尿
尿游離皮質醇(UFC)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1、各管加入3H或標準必須吹干,然后加抗體,因為3H或標準是乙醇配制,否則會損害抗體。 2、加定量的3H須根據實驗情況而定(本文加7000cpm),在相應的范圍內3H抗原加入量越少靈敏度就越高。 檢查過程 1、尿樣品測定:取萬分之一的24h混合尿,用蒸餾水稀釋至0.5ml,于1
尿游離皮質醇(UFC)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降低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艾迪生(Addison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漢病(Sheehan病)、長期應用類固醇激素。 增高是目前診斷庫欣綜合征(Cushing病)的可靠指標。也可見于皮質醇增多癥、垂體前葉功能亢進癥。 正常有效排除高皮質醇血癥。 特別說明庫欣綜合征,
尿游離皮質醇(UFC)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正常值27.6~276.0nmol/24h。 (注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 臨床意義 降低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艾迪生(Addison病)、西蒙病(Sinmond病)、席漢病(Sheehan病)、長期應用類固醇激素。 增高是目前診斷庫欣綜合征(Cushing病)的可靠指標
24小時尿皮質醇測定的介紹
24小時尿皮質醇測定:尿游離皮質醇由血液中游離皮質醇經腎小球濾過而來,因此基量與血漿中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成正比。測定尿游離皮質醇可以有效、正確地反映腎上腺皮質的功能狀態。留取24h尿量,用10ml冰醋酸作防腐劑。
庫欣綜合征的定性診斷檢查
1、血漿皮質醇水平和晝夜節律測定 正常人皮質醇呈脈沖式分泌,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庫欣綜合征患者血漿皮質醇水平增高且晝夜節律消失。 2、24h尿游離皮質醇(UFC)測定 測定24hUFC可避免血皮質醇的瞬時變化,也可避免受血中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濃度的影響,對庫欣綜合征的診斷有較大的價值,診斷
關于庫欣綜合征實驗診斷的基本介紹
1.血象 血鉀降低,代謝性堿中毒、糖耐量降低、紅細胞、血紅蛋白增多,外周血T細胞、B細胞比例紊亂。 2. 血漿皮質醇水平和晝夜節律測定 正常人皮質醇呈脈沖式分泌,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庫欣綜合征患者血漿皮質醇水平增高且晝夜節律消失。 3. 24小時尿游離皮質醇(UFC)測定 血皮質醇水平晝
血漿皮質醇測定的方法是什么
分別于早8時、下午5時及午夜12時取靜脈血測定血漿游離皮質醇的含量。或留取24h尿測定游離皮質醇的水平。
柯興綜合征的定性診斷檢查
1.血漿皮質醇水平和晝夜節律測定 正常人皮質醇呈脈沖式分泌,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庫欣綜合征患者血漿皮質醇水平增高且晝夜節律消失。 2.24h尿游離皮質醇(UFC)測定 測定24hUFC可避免血皮質醇的瞬時變化,也可避免受血中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濃度的影響,對庫欣綜合征的診斷有較大的價值,診斷
皮質醇增多癥的定性診斷檢查
1.血漿皮質醇水平和晝夜節律測定 正常人皮質醇呈脈沖式分泌,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庫欣綜合征患者血漿皮質醇水平增高且晝夜節律消失。 2.24h尿游離皮質醇(UFC)測定 測定24hUFC可避免血皮質醇的瞬時變化,也可避免受血中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濃度的影響,對庫欣綜合征的診斷有較大的價值,診斷
生化檢測項目血漿游離皮質醇介紹
血漿游離皮質醇介紹: 游離型皮質醇有生物活性,可進入細胞內,在肝臟代謝而失去活性,并可經腎小球濾過進入尿中。尿中游離皮質醇含量與血漿游離皮質醇的含量成正比。血漿游離皮質醇正常值: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 上午 (8:00): 166.5-441.4nmol/L。 下午(16:00)抅:
縱膈副神經節瘤致異位ACTH綜合征病例報告
病歷資料患者男性,42歲,因“進行性體重增加3年,反復乏力、浮腫1年”于2011年3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起逐漸出現體重明顯增加,當時未予重視。2010年2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反復胸悶、乏力,伴視物模糊、雙下肢水腫,無伴咳嗽、胸痛、納差癥狀,自行服用中藥治療后癥狀無好轉,遂至本院心血管內科門診,
庫欣綜合征檢驗診斷進展與評價(二)
? (二)唾液皮質醇的測定??? 由于唾液中皮質醇(SF)相當穩定不易失活,是測定血中具有生物活性F的較佳指標,它能很快反應血F的即時變化,且不受唾液流速的影響。因此SF的變化和血F相近,晨SF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患者中下降,午夜SF在庫欣綜合征的患者中升高,目前認為其值比測定全血可的松更精確
周期性庫欣綜合征病例報告
庫欣綜合征">庫欣綜合征(Cushing’ssyndrome,CS)又稱皮質醇增多癥,是以高皮質醇血癥為特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周期性庫欣綜合征是非常罕見的庫欣綜合征疾病類型,本文報道一例周期性庫欣綜合征,希望為臨床醫生遇到此類疾病時提供參考。臨床資料患者,女,30歲,以“臉略變圓、體重增加4年,骨折
縱隔副神經節瘤致異位ACTH綜合征病例報告
? ? 病史資料患者男性,42歲,因“進行性體重增加3年,反復乏力、浮腫1年”于2011年3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起逐漸出現體重明顯增加,當時未予重視。2010年2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反復胸悶、乏力,伴視物模糊、雙下肢水腫,無伴咳嗽、胸痛、納差癥狀,自行服用中藥治療后癥狀無好轉,遂至本院心血管內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漿游離皮質醇
血漿游離皮質醇介紹: 游離型皮質醇有生物活性,可進入細胞內,在肝臟代謝而失去活性,并可經腎小球濾過進入尿中。尿中游離皮質醇含量與血漿游離皮質醇的含量成正比。血漿游離皮質醇正常值: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 上午 (8:00): 166.5-441.4nmol/L。 下午(16:00)抅:
血皮質醇檢測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8Am5-25ug/Dl 4Pm為8Am的一半臨床意義:測定腎上腺皮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