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2014年紡織經濟內在規律和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整個行業處于新舊增長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差異化產品和新興產品更受客戶青睞,生物基纖維的發展將給紡織面料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自從國內棉價經歷“過山車”之后,國內的棉花價格便一直居高不下,而高棉價給國內紡織業帶來的是高成本和低利潤,在這種大背景下,眾多紡織企業被迫轉型,尋找生存之道。 “國內棉花價格過高增加棉企成本,使得棉企不得不轉型,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一位在上海市世博展覽館參展的棉企華潤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外銷部經理劉洪國向記者介紹,以前棉企生產的棉布密度不高,因此利潤少,現在企業提高了棉布的密度,獲得的利潤也要高很多。 另據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由于高棉價提高了生產成本,有許多有實力的棉紡織企業開始生產有化纖成分的混紡產品。 記者在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上發現,此次參展的化纖企業要遠遠多于棉企。“與棉花的高成本相比,化纖......閱讀全文
生物基化學纖維是指原料來源于可再生物質的一類纖維,包括天然動植物纖維、再生纖維及來源于生物質的合成纖維,被視為工業時代下天然纖維的延續。 生物基纖維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已是一個成熟市場,如果將原料問題解決,同時優化紡絲的技術工藝,生物基纖維將成化纖業的最大亮點 只有建立一批創新型生物基化學纖維及
身為化學纖維制造大國,全世界每兩件服裝中就有一件為中國制造。然而,原料的制約卻一直是化學纖維產業發展的瓶頸。 在此情形下,帶有生物“基因”的化學纖維越來越受到紡織業的關注。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日前在第八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發布會上表示,化學纖維從生物質途徑取得原料的趨勢在全
身為化學纖維制造大國,全世界每兩件服裝中就有一件為中國制造。然而,原料的制約卻一直是化學纖維產業發展的瓶頸。 在此情形下,帶有生物“基因”的化學纖維越來越受到紡織業的關注。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日前在第八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發布會上表示,化學纖維從生物質途徑取得原料的趨勢在全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專業委員會成立。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王偉出席了當天舉辦的“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專項實施方案座談會”。他說,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為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的發展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同時有助于該產業形成整體與合力。該專委會的成立,將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造紙廢水按其產生環節分為制漿廢液、中段水和紙機白水。制漿廢液通過常規的堿回收工藝可以得到回收利用;紙機白水通過氣浮或多盤真空過濾等處理后可直接回用于生產;通常所說的造紙廢水主要指的是中段水,它含有木素、半纖維素、糖類、殘堿、無機鹽、揮發酸、有機氯化物等,具有排放量大、COD高、pH變化幅度大、色
一、2006年生物產業發展呈現“四快”特征 一是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06年醫藥工業實現總產值5536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業實現總產值418億元,增長21.7%;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業產值448億元,增長27.42%。隨著國家對生物農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轉基因
第八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3月19日由科學網和新浪網聯合在線發布。發布會表示,第八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將于6月18日~20日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會議將以“利民惠民 發展生物產業”為主題,結合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情況以及天津生物產業發展特色,為國內外從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研發機構和企業搭建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1月我國化纖產量397.89萬噸,同比增加7.63%,2014年1—11月我國化纖產量累計4007.04萬噸,較2013年同期增加231.13萬噸,同比增加6.12%。2013年,我國的化纖生產總量依舊處于世界第一位,全年共實現中國化學纖維產量4121.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玉萍稱,生物基纖維將成2014年化纖業大亮點。 王玉萍告訴媒體,宏觀層面,國家會積極推動生物基纖維發展,有專項資金扶持。企業層面則處于產業化階段,由于生物基纖維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已經是一個成熟市場,加上早前積累的技術儲備,只要把原料問題解決,紡絲的技術工藝優化好,
高性能纖維是指對外界的物理和化學作用具有特殊耐受能力的一種材料,被稱為第三代合成纖維;其在海洋開發、情報信息和軍事裝備等國防軍事和工業領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與技術創新的標志之一。 1、高性能纖維:強國強軍的戰略材料 1.1、高性能纖維的定義:具備特殊耐受力的一類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10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和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相關報道: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會在西寧開幕 共享質譜頂尖技術)。會議首日,15位報告人分別作了精彩的大
2017年我國共完成化纖產量4919.55萬噸,超過世界總量50%,出口400萬噸,進口91.68萬噸,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化纖大國。近日在化纖重鎮杭州蕭山舉行的世界纖維新材料大會上,來自海內外紡織纖維行業的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建議,我國化纖行業要實現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突破仍
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CIMMYT小麥引進、研究與創新利用何中虎,夏先春,陳新民,鄒裕春,吳振錄,莊巧生,于亞雄,袁漢民,楊文雄,李梅芳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生物基化學纖維是源于可再生生物質、通過工業技術路線規模化和差異化生產的纖維,被譽為工業時代對天然纖維的延續。最早實現工業化的生物基化學纖維當屬20世紀初以再生纖維素為原料、經濕法紡絲制得的“粘膠纖維”,其面世不僅緩解了當時的棉花短缺問題,且擁有許多優于純棉的品質。100多年來,粘膠纖維不斷升級換
生物基化學纖維是源于可再生生物質、通過工業技術路線規模化和差異化生產的纖維,被譽為工業時代對天然纖維的延續。最早實現工業化的生物基化學纖維當屬20世紀初以再生纖維素為原料、經濕法紡絲制得的“粘膠纖維”,其面世不僅緩解了當時的棉花短缺問題,且擁有許多優于純棉的品質。100多年來,粘膠纖維不斷升級換
材料是人類一切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歷來是生產力的標志,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決定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新材料則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種類 一、我國新材料產業現狀我國新材料生產情況 幾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國都能夠生產并且正在生產,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被視為工業時代下天然纖維延續的生物基纖維在2015年走勢如何? 根據相關規劃顯示,2015年,我國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產量將由2012年的300萬噸(包括傳統生物基再生纖維)提高到510萬噸,年均增長17%。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的總產值將達到1050億元,增加值達440億元。 “生物
2月14日,科技部網站公布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通用項目)目錄,具體如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目錄(通用項目) 特等獎序號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1J-252-0-01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張洪濤,潘桂棠,侯增謙,唐菊興
在全球面臨能源依賴度提高、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以及因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而帶來的風險時,世界多國紛紛開始實施新的能源戰略,強調發展各種可再生能源。由于生物質是唯一能直接被用于生產各種交通運輸替代燃料(特別是乙醇)的來源,在多種可再生能源(生物質、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中,生物質能被列為首選
11月20日,第九屆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在東華大學舉行。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艾爾莎·瑞秋曼妮斯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教授共同擔任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主任朱
記者從宜賓絲麗雅集團獲悉,一種基于生物基、生物質材料的“超仿棉”纖維原料,由該企業研發成功。與天然棉花相比,其強度提升15%至20%、沸水收縮率同行最小,且外觀光澤、色譜、功能及纖度等指標更優,有望降低紡織行業成本和資源能耗,成為棉花纖維原料的“新替身”。 這種被定名為“雅絲絨”的新型纖維原料
近日,國家發改委就《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征詢意見,質譜儀、能譜儀、拉曼光譜儀、環境監測儀器等多種儀器入選該目錄,相關產業將來或許成為國家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詳細公告請參見如下: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國務院《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國辦發[2007]23號,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第一次將生物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產業進行整體規劃部署。為便于公眾更好地理解《規劃》的有關內容和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接受了有關媒體的采訪。 &nb
有消息稱,石墨烯入選“十三五”新材料規劃已基本落定,預計今年將成為中國石墨烯產業爆發元年。然而,就在石墨烯步入產業化的關鍵階段,卻面臨著成本高昂、工業化難放大等多重挑戰。生物基石墨烯為大規模生產石墨烯的原料來源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夢幻材料”石墨烯因具備強度高、韌性好、重量輕、導電性強等優勢,
12月1日,《節水治污水生態修復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匯編》、《煤炭綠色開采與安全環保技術成果目錄》等三項科技成果目錄在京發布,為供需雙方搭建有效對接的橋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這三項科技成果目錄的技術主要來源于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研發成果,也包括面向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有關工作的要求,按照工作計劃,我部征集和篩選了一批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和環境噪聲和振動控制領域的先進技術,編寫形成《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公示稿)和《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環境噪聲和振動控制領域)》(公示稿
編者按: 9月開始,我國將進行嚴厲的抗菌藥整治“風暴”,下猛藥整頓濫用抗菌藥。對此,申銀萬國研究所董事總經理認為,抗菌藥的使用量和采購量的齊降勢必會影響整個抗菌素產業鏈,抗菌藥行業即將進入嚴冬。而一家抗菌藥原料藥企業的銷售老總則者表示,因為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壟斷優勢,因此不排除后期將采用提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