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北京市委常委會近日通過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空氣重污染發生時,北京將采取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工業企業停產等應急措施,減緩污染程度。 作為迄今為止北京最強有力的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該預案將空氣重污染分為4個預警響應級別,由輕到重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 最高等級的“紅色預警”,意味著預測未來北京將持續3天出現“嚴重污染”天氣。嚴重污染是指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到達300以上。當發出“紅色預警”時,北京將根據車牌尾號,對機動車實行單雙號限行。北京各級黨政機關的公務用車將在單雙號限行的基礎上,再停駛30%的車輛。發揮公務用車的垂范作用。 北京市民:“支持這個政策,首先是支持政府和央企用車,他們的限行,把這個限行做好了,這是正確的。” 嚴重污染天氣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后,預計北京公共交通客流將增加200萬人次。北京公交計劃增加超過2萬輛運營車次,軌道交通晚間......閱讀全文
11月18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遭遇持續空氣重污染。北京市于17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也是今年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昨天,最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發布。從12月15日起,如遇空氣重污染橙色及紅色預警時,國Ⅰ和
昨天,華北地區又遭遇霧霾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北京氣象臺發布霾和大霧的黃色預警。 在車公莊大街一棟灰色樓頂,十幾臺暴露在外的空氣采樣設備,將室外的空氣樣本輸往樓下的自動分析儀器中;在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一串串數字相繼躍上屏幕,市民登錄網站或
10月6日,北京站,一名市民戴著口罩。當日,北京因霧霾持續重污染。 北京正在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今后,北京將采取單日和多日重污染綜合分級的方式,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并將加大最高預警級別的強制性減排和健康防護提醒措施。市政府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太原市污染指數:102.0;空氣質量: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這是12月10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官網公布的太原市空氣質量日報數據。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截至12月9日環保部數字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了重污染狀況,一場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
昨天,北京出現繼國慶假期過后最為明顯的霧霾天氣,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部分學校因此取消了室外活動,環衛部門延長了清掃時間,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污染藍色預警。據悉,這是上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正式發布后,本市首次啟動應急預警。同日,衛生計生委發布了《2013年空氣污染(霧霾)
昨天(10月28日),游客在景山俯瞰故宮。霧霾籠罩,能見度很差。 昨天(10月28日),北京出現繼國慶假期過后最為明顯的霧霾天氣,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部分學校因此取消了室外活動,環衛部門延長了清掃時間,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污染藍色預警。據悉,這是上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上周,北京一周之內四次發布霾預警。 面對污染,很多城市祭出了汽車限行的法寶。不久前,北京市公布《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當重污染達到紅色預警級別時,將啟動單雙號限行等強制措施。與此同時,天津、河北也出臺了相應的汽車限行政策。 限行真管用嗎?今年國慶期間,京津冀地區多個城市
昨天白天,全市空氣質量均處于達標水平。不過,由于沒有新的冷空氣補充進來,擴散條件轉差,今天白天,北京空氣質量將再度轉差,預計出現輕度到中度污染。 為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環保部成立了16個督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采取強有力的應急管理措施,減緩重污染程度。 《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應急準備、做好
環境保護部2月24日組織召開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學術交流會,這是繼1月22日召開京津冀區域燃煤散燒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交流會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趙英民表示,舉辦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有關重污染應急批示要求和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一項科技
北京 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10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預案》中規定,出現最高等級的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時,北京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全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全部公務車輛的30%。 應急等級:將空氣重污染由輕到
10月22日,北京市正式發布新修訂后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將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為由輕到重的4個級別,分別用藍、黃、橙、紅4色預警。按照預案,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啟動時,將實施面向全社會的“停產、停工、停放、停燒、停車、停課和沖洗道路”等“六停一沖”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 10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時指出“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給環保工作,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施行的重
本月以來,合肥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出臺節奏三次變速,從“春節前后出臺”到“下周提交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再到“等待省應急預案出臺后擇時出臺”。公眾期待的心起起落落后,借著馬鋼合肥鋼鐵的整改“東風”,預案火速面世公開征集意見。昨日,記者采訪了合肥市環保局多位人士,請他們解答公眾的一些疑問。 應急
10月27日夜間到28日上午,北京北部的昌平、密云、懷柔、延慶等區域空氣處于5級重度污染,中心城區及南部的房山、大興、豐臺、通州、亦莊等區域處于6級嚴重污染。 近來,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各地紛紛制訂、修改、完善相應的污染應急預案。 冰城哈爾濱日前遭遇重度霧霾天氣,相關部門表示正在進一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12月2日至4日,受明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一次大面積區域性空氣重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遼寧等7省市,涉及到60多個城市。 環境保護部積極部署,于11月29日晚提前函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
再陷“十面霾伏”治霾效果成疑 2014年秋天的第一場“霾伏戰”挨著黃金周的尾巴打響了。直到10月11日,持續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結束。然而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10月17日、18日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飽受霧霾困擾的人們不禁要問:今年霧霾天為何來得這么早?這些年治理霧
北京這幾天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有些市民提出,面對重霾,北京為何未啟動最高級別的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政府部門采取了哪些應急措施?就此,記者采訪了環保部門和部分專家學者。 疑問之一:北京為何未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釋疑:北京市環保部門表示,根據監測數據,14日夜間,煙花爆竹燃放導
霧霾不時圍城,空氣污染加劇。近日,東北、華北等城市出臺有關霧霾的應急預案,區域聯防協作機制已經啟動。請關注―― 霧霾不時圍城,空氣污染加劇,引發市民擔心。近日,東北、華北等城市出臺有關霧霾的應急預案,區域聯防協作機制
昨天,游客在景山上眺望被霧霾籠罩的故宮。當天,北京持續霧霾天氣。 受突然造訪的大霧影響,昨天京城經歷了此次污染過程中最“灰暗”的一天。不過好消息是,大霧消散后,淅淅瀝瀝的小雨“隨風潛入夜”,京城的PM2.5濃度將大大改善。 市環保監測中心預計,今天京城將告別五級重污染,降至四級中度污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近日,環保部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在會上指出,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對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持續3天重污染天氣的領導,將依法問責。 京津冀今冬重污染天可能性增大丁向陽表示,今年冬季即將來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的可能性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 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
國慶7天長假,京城一半時間被霧霾籠罩,治理霧霾不能單純“靠天吃飯”。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正在加緊修訂,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等措施細化落實方案已經形成,空氣污染預警將從輕到重,分為藍、黃、橙、紅四級。 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加緊 北京市2013-2017年清
去年冬天,京津冀地區被霧霾籠罩,重污染天氣頻現,人們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從國慶假期的霧霾,到近幾天華北地區多地出現重污染天氣,各界開始對冬季的空氣質量隱隱擔憂。 受到不利氣象條件、采暖等因素影響,冬季往往被認為是霧霾高發期。今年冬季氣象條件會怎樣?霧霾是否會再次籠罩京津冀等地區?應該怎樣應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辦公室上周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預案,這是去年《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出臺后,北京發布的首個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 繼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各地相繼推出地方版的防治計劃。霧霾天氣的加劇倒逼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抓緊實施。梳理各地方案不難發現,多地提出
秋冬季節是我國霧霾污染高發季節,10月以來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接連發生大面積的霧霾污染,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持續處于重度污染以上級別。 針對這一情況,10月25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專家解讀座談會。 會上,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
橙色預警霧霾下,北京郵電大學田徑場上嬉戲的孩童。(圖片來源于網絡) 進入冬季,京津冀霧霾頻發。北京市2012年首次發布實施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為更好應對霧霾,《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2016年修訂)》將從今年12月15日起正式實施。 新版《預案》與津冀地區統一了預警分級標準,并要求在空氣
北京市將按照國家關于“按照優質優價和排污者付費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的要求,制定提高機動車使用成本的經濟政策。同時規劃低排放區,研究制定低排放區交通擁堵費征收政策和智能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等配套政策。 昨日,北京市政府發布關于空氣重污染期間采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