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逐漸受到廣泛關注的基礎上,社會中對其成因的討論也愈發熱烈,除了數據造假單位受利益驅使逃避環境監管外,環保監測數據造假的處罰力度過低,以及地方部門無法完全落實監管措施等因素也一直為人們所詬病。 日前,環保部印發《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主體的責任以及處理方式。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同時,環境監測還是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的重要手段,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是正確處理環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糾紛的技術依據。然而,受到利益的驅使,部分地方、企業通過對監測數據進行造假來逃避監管的現象時有發生。 記者整理發現,2015年,環保部共查實通報了15起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件,其中比較典型的是東莞市長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 (東莞市長安鎮錦廈三洲水質凈化有限公司)。 2015年8月,環保部華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聯合廣東省環保廳......閱讀全文
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彰顯了國家運用刑責治污、重拳懲治環境污染犯罪的決心。 新《解釋》增加了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嚴厲打擊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和環評文件造假行為、明確了重污染天氣等特殊時期犯罪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2019年度中國測繪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名單#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成果名稱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推薦單位特等獎成果1無人機電力線路巡檢遙感安全監測關鍵技術與工
拓展閱讀 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 科技水平是國家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質的標志。當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顯然是美國。中國的科技水平處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嵐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載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刪節,不代表新華社瞭望智庫觀點。 如何理解當
污水處理廠是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的基礎性設施,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降低運營成本理應從提高污水處理技術、強化運營管理上下工夫。然而,目前在國內有些地方的個別污水處理廠卻心存僥幸,妄圖在自動監測設備上動手腳,擾亂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最終逃不過環境執法人員的“法眼”。 最近,山東省環保廳便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處罰不嚴,違法成本低而獲利成本高,這是絕大多數企業環保數據造假的主要原因。要杜絕環保數據偽造的現象,還得是治病又剜根,把所有利益金字塔上的部門和企業全部打散,重罰的同時也要嚴管,加大環保監管力度。 從2015年12月29日,環保部出臺《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為嚴厲打擊環境監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意料之外?這不是什么新鮮事啊!”這是陳恕(化名)看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告后的第一反應。 陳恕是國內某大型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機構(以下簡稱CRO公司)的副總經理。兩年前,曾有人托關系找上門來,詢問公司是否愿意與某臨床試驗機構展開合作。“我們根本不在一條道上,玩的也不是一路,你覺得這可能嗎
我國法律規定,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必須符合《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的要求,電場強度要小于12伏/米,或功率密度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這個 標準甚至比手機、電腦的輻射水平還低,因此不會對附近住戶的健康造成影響。 我國移動電話用戶已經超過70億,再加上各種家電設備等,人幾乎每天24小時都暴露在電磁環境中
日前,河北印發《2018年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點》。全文如下: 2018年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點 為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和《河北省“凈土行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冀政發〔2017〕3號),強化土壤污染防控工作,確保實現2018年階段目標,制定本工
國務院7日發布《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強實用型、新型和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 加快新型傳感器技術、功能安全技術等新型計量測試技術和測試方法研究,加快轉化和應用,填補新領域計量測試技術空白。加快航空航天、海洋監測、交通運輸等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6月20日,首屆“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簡稱CNEAC)-安捷倫公司環境分析新技術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論壇旨在探討環境檢測行業新技術,交流環境分析測試工作經驗,分享各實驗室最新研究成果。本次論壇由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主辦,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協辦,會議共有
民間環保組織綠石環境行動網絡向江蘇國控廢氣排放企業申請信息公開,并對企業自行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超九成企業不回復。調查及結果顯示,企業對“環境信息公開”概念不清,對環境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不了解。雖然只是一次并不大的事件,但其中反映出來的環境監測數據信息公開問題,值得深思與重視。 難!環
“環境質量改善是環境保護的核心。當前,環保工作正朝著協同推進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控制雙管控的方向轉變。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指標如何確定,改善效果究竟如何,必須依靠環境監測數據來評判。總量控制制度如何完善,如何更好地進行多污染物協同控制,也必須依靠監測技術體系支撐。” 在4月1日召
近日,環保部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全文如下:關于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辦發〔2015〕56號),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和質
近日,一條堪比“八級地震”的造假事件震驚了學術圈:一位“心肌細胞”領域大牛——皮耶羅·艾佛薩(Piero Anversa)的31篇論文被撤稿,撤稿的理由是這些論文涉嫌偽造數據。請求撤稿的不是皮耶爾本人,而是他所在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和附屬布里格姆婦女醫院。 哈佛大學醫學院為何執意檢舉自己的教授,要求期
編者按: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很關注環境監測工作,并就建立污染源全面監測系統
未來涉及重大環境質量監測的,將由國家級專業隊伍負責,一些末端的監測全部放開由社會來負責,市縣一級不再負責環境質量監測;同時,監察權也全部收歸省里,由省里來安排地方執法隊伍,市縣環保局主要負責污染防治任務的分配,企業和縣區干得如何,則由省或國家來考核。 封堵環境監測黑洞 垂直管理成對癥良藥 排
在日前舉辦的第八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 論壇上,環保 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鋼鐵室主任趙春表示,環保部將于7月下旬發布鋼鐵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的正式稿,涉及鋼企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排污許可管理。 業內人士估算,一個500萬噸的鋼廠在排污治理設施上需投入3億至5億元,此外,每類廢氣主要排放
監測數據質量的優劣往往被視為環境監測的 “生命線”。然而,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通過對數據造假逃避監管的案例卻時常見諸報端,在此背景下,如何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也成了擺在環境治理面前的重點。 監測數據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同時也關系到環境決策的科學性,其質量的優劣往往被視為環境監測的“生命線”。
2015年10月2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BCEIA”)如期舉行,此次會議共有461家展商參加,共搭建了1011個標準展位。各廠家也是盡己所能,百花齊放,將自己的產品不遺余力的展示出來,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的分析儀器廠商。各
前不久,《紅周刊》刊發《安車檢測“帶病”上市?》一文,質疑安車檢測主營業務不具備生產資質,并涉嫌違法違規。更早前的去年9月,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車輛年檢過程中的灰色利益鏈條,直接點名安車檢測和南華儀器涉嫌設備造假。與此對應的是,安車檢測雖然一度聲明內部自查,但自查結果卻遲遲沒有出爐。截至目前,有關
前不久,《紅周刊》刊發《安車檢測“帶病”上市?》一文,質疑安車檢測主營業務不具備生產資質,并涉嫌違法違規。更早前的去年9月,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車輛年檢過程中的灰色利益鏈條,直接點名安車檢測和南華儀器涉嫌設備造假。與此對應的是,安車檢測雖然一度聲明內部自查,但自查結果卻遲遲沒有出爐。截至目前,有關
在第47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各大媒體紛紛聚焦中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度和成效。其中,涉及到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基礎制度的改革備受矚目。新華社、人民日報分別對此進行了深度采訪,詳細報道和解讀——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華社報道: 健全排污許可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我國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成效綜述 就
2017開年,廈門、寧波、長沙為代表的各地便使出霹靂手段,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進行打擊。治病必先知根知底。為何出現如此惡劣的監測數據造假現象?針對監測數據造假又有哪些有效可行的“藥方”?如何走好環境監測的市場化之路? 2017年一開年,多地就傳遞出一項重要信息: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嚴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海南省海口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右)正在給市民講解空氣自動監測設備工作原理。 12月初,京津冀地區發生空氣重污染過程,從廣州到北京出差的葉敏感到“空氣里有一股嗆人的味道”。“天空灰蒙蒙的,感覺污染已經到了爆表的水平,但手機APP顯示的數據卻沒想象中嚴重。是不是數據不靠譜啊?” 霧霾天氣頻頻來
環境監測不僅關系到環保工作的科學決策,更關系到環保工作的長遠發展。而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又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因此嚴把監測數據來源的真偽,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首要環節。 2015年上半年,在國家和地方對環境監測工作大力支持下,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全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生態環境監測網改革取得較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