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電監測(無創和有創):心電監測包括院內心電監測、Holter、體外或植入式循環記錄儀[植入式Holter,植入性心電記錄器(ILR)]和遠程心電監測。 心電圖監測的建議: (1)對高危患者立即行院內心電監測。 (2)頻繁發作暈厥或先兆暈厥的患者行Holter檢查。 (3)ILR適應癥: ①對高危反復發作的不明原因暈厥,預計在儀器電池壽命期限內癥狀再發的患者;②經過全面檢查不能明確暈厥原因或是否進行特殊治療的高危患者;③反復發作、造成創傷而懷疑為反射性暈厥患者,在安裝心臟起搏器前評價心動過緩與臨床癥狀的關系。 (4)對4周以內的癥狀期患者可考慮應用體外循環記錄儀。 ......閱讀全文
暈厥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病因很多,機制復雜,涉及多個學科。因此,規范暈厥的診斷與治療十分重要。2006年“暈厥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發布。參照2009ESC和2011加拿大心血管學會有關暈厥的最新指導性文件并結合近年來的進展,劉文玲、胡大一、郭繼鴻、馬長生等國內本領域的專家撰寫了
主動脈瓣狹窄(Aorticvalvestenosis,AVS)是目前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人數逐年增加,對該病的治療面臨著重大挑戰。近年來,AVS的診斷和治療發生了***性變化,隨著人口老齡化,AVS這一多見于老齡患者的病例越來越增多,其基礎與臨床研究
在2017年12月的臨床心電圖雜志上,由尹彥琳、王永權、王紅宇、盧喜烈、劉學義、許原、何方田、張海澄、李學斌、楊曉云、鐘杭美、徐金義、郭繼鴻幾位專家發表了《心電圖危急值2017中國專家共識》。通過學習與臨床應用,將在臨床工作中感想的分享如下。 相關專家在《心電圖危急值2017中國專家共識》提出疑
急性肺栓塞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一方面由于對該疾病的認識和診斷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西化有關。肺栓塞多見于中老年人,隨年齡增大而發病率增加。肺栓塞的流行病學特點是漏診率高、誤診率高和死亡率高。約1/3的患者在發病后1~2h內死亡,3個月死亡率大于15%。在歐美國家,死亡率一度在
??肺栓塞是由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環和右心功能障礙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綜合征的總稱。肺血栓栓塞癥(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的最常見類型,由來自靜脈系統(又以下肢的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 致,以肺循環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