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華: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薄弱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七月十四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提出,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產學研結合的機制還沒有得到根本突破。 中國企業創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目前中國二點八萬多家大中型企業擁有自己研發機構的只占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七十五的企業沒有一個專職人員從事研發活動。專家指出,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薄弱,主要是因為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尚未形成,企業缺乏不斷創新的動力和壓力。同時企業技術開發投入不足。大型科研設施嚴重匱乏,且使用效率不高。 劉燕華指出,多年來,中國各有關部門、各地區在積極推進產學研相結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比較薄弱,產學研結合的體制和機制還沒有得到根本突破。因此需要加強企業自身的積累、儲備以及產學研互動的創新,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從而縮短研發周期,提高效率和競爭力。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著名科學家周光召院......閱讀全文
劉燕華: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薄弱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七月十四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提出,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產學研結合的機制還沒有得到根本突破。?中國企業創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目前中國二點八萬多家大中型企業擁有自己研發機構的只占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七十五的企業沒有一個專職人員從事研發活動
國務院參事劉燕華:創新方法與自主創新
人民網2月28日電 以“人大附中創新之路”、“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課堂教學教法改革研究”為主題的“中國基礎教育卓越校長、卓越教師培養基地第四次培訓大會暨人大附中第十二屆科研年會”,于2月25日至3月1日在人大附中舉行。 國務院參事、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在28日上午出席了科研會并做
劉燕華:創新方法研究與應用進入加速期
“創新方法研究與應用工作經過前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已經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在師資不足、歷史欠賬較多的情況下,解決了一批自主創新中的實際問題,取得很多有益經驗,并將創新方法理念傳播到越來越多的高校、院所和企業,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9月29日,在南京舉行的我國首次創新方法試點工作
劉燕華:我國科技創新方法存在五大問題
劉燕華認為,我國科技創新工作中,在方法上存在五大問題:一是科學思維培育不夠,二是科學方法研究與應用不夠,三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學儀器設備匱乏,四是創新政策環境還不完善,五是評價方法有待改進。 在近日舉行的2009創新方法高層論壇上,科技部副部長、創新方法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劉燕華認為,從根
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實施
北京2月19日,在今天召開的“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啟動會上,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代表科技部參加會議。他強調,水專項是我國首次推出以科技創新為先導,旨在為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提供全面技術支撐的重大專項。“我們將把加快組織重大專項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舉措”
劉燕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進展很大并在繼續努力
中國代表團高級顧問、國務院參事劉燕華4日在墨西哥坎昆介紹說,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中國的科技投入力度在不斷加大,基礎研究、節能降耗技術、應用和適應能力建設、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在全面展開。 劉燕華說,近些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投入每年大幅增長,比如水電總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都在擴大,中
中國科研嚴重“空芯化”應試教育不利創新培養
“一個企業連研發機構都沒有,自主創新又從何談起?”昨日,在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的“技術創新與企業發展論壇”上,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科研存在著嚴重的“空芯化”。 ? 中國科研嚴重“空芯化” 劉燕華說,我國每年科學儀器固定資產投資中60%用于進口設備,其中精密儀器、生
劉燕華副部長赴軍事醫學科學院調研
1月30日,劉燕華副部長一行赴軍事醫學科學院調研。劉副部長與該院孫建中院長圍繞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需求,就創新方法工作、軍民共建機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重點考察了依托該院建立的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和北京質譜開放平臺。 ??? 劉燕華副部長充分肯定了軍事醫學科學院在人類蛋白組計劃、新藥創制、應急分
劉燕華:“十二五”規劃將力改科研“空芯化”
“中國人購買科研儀器的熱潮不知道救活了多少外國公司。”這是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的感嘆。他在4月23日指出,由于科研儀器對外依存度過高,中國的科學研究存在嚴重的“空芯化”現象。而包括科技部在內的多個部門下一步要通過各種科技計劃、政策措施和實際舉措來改變這種局面。“落實的具體方案應該在‘十二五’規劃當
我國創新方法研究應用進入加速期
“創新方法研究與應用工作經過前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已經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在師資不足、歷史欠賬較多的情況下,解決了一批自主創新中的實際問題,取得很多有益經驗,并將創新方法理念傳播到越來越多的高校、院所和企業,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9月29日,在南京舉行的我國首次創新方法試點工作
技術創新將成為企業“出海”競爭關鍵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近年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在數字經濟等領域形成全球競爭力。3月20日,騰訊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中,最為突出的是,2023年國際市場收入在騰訊游戲總收入占比首次提升至30%,成為騰訊游戲的新增長引擎。 《2023年中國游戲出海研究報告》顯
科技部發文推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國科發區〔2020〕7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建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布局的頂層設計,有序指導推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經科技部黨組會議研究審議,現將《關于推進
“產學研金介”深度融合!國家大力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能源局、國家林草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委、局): 綠色
農業企業發展路徑之爭:技術創新PK模式創新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您看了嗎?” “不是看了,是仔細研讀了。”在中關村大廈14層的辦公室里,宋維平解釋:作為大北農集團的副總裁,必須領會這份重頭文件的精神,因為政策對企業會有很大影響。 2月1日,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份題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你好,代表|劉慶:產學研深度合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66.shtm 央視網消息:“我們有信心在總書記的引領下真正做到自立自強。”“把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每個研究所都建設成能夠為國家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的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產業技術
聚焦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尋找環境企業獨角獸
?? 7月14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以“臨界點——新時代環境企業蝶變與轉型”為主題的“2018中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肇慶市市長范中杰,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出席
技術創新:企業是“拿錢”主體,更是“掏錢”主體
“如今很多項目在申請時以企業打頭,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很不滿意,他們覺得‘我做那么大貢獻,理應署名靠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笑道,“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科研機構有些失落了。” 如今,“企業是創新主體”讓人耳熟能詳,仿佛已成全社會共識。然而,在理解和操作層面上,這一“主體”的真正含
山西新增3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53.shtm2月17日,由山西省工信廳、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主辦的山西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授牌儀式暨產融對接交流活動在太原舉辦。山西省工信廳副廳長閆林、地方金融監管局一級巡視員韓良會、招商銀行太原分
科技部印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
科技部關于印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創〔2017〕35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深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抗腫瘤藥物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獲驗收
5月17至19日,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桑國衛為首的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驗收組來到連云港,對恒瑞醫藥牽頭承擔的技重大專項課題“抗腫瘤藥物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進行現場驗收。 連云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曉江在匯報中說,近年來連云港積極搶抓四大疊加的國家戰略機
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在滬啟動
7月3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上海市試點推進大會,啟動和部署國家技術創新上海試點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實施技術創新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只是技術攻關,更重要的是要在體制機制上實現創新突破。
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創新之基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印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運行管理辦法(暫行)》(簡稱“《管理辦法》”),提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定位于實現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促進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并要“以關鍵技術研發為核心使命,產學研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為區域和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 多位專
傳染病診斷試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
2009年12月24日,科技部召開傳染病診斷試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質檢總局、總后衛生部等部門司局領導,廈門大學、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聯盟成員單位法人代表以及侯云德院士、趙鎧院士等出席會議,科技部劉燕華副部長出席大會并作重要講話。
浙江省委書記,調研這所地方大學
5月13日下午,省委書記袁家軍蒞臨溫州調研并視察我校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省委常委、秘書長陳奕君,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小濤,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姚高員等領導參加調研,校黨委書記謝樹華、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侴術雷等陪同。 袁家軍一行來到我校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考察了鈉離子電池生產
戈燕紅:加強激勵和扶持-助推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
1月23日上午,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開啟,來自不同領域的6位省人大代表集中亮相,分享履職故事,回應社會關切。 “我深知企業對于科技發展、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所以當選省人大代表后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是《關于推動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盈峰科技
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通過驗收
2009年5月13-14日,科技部組織由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任德權等九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四川)基地”(以下簡稱“四川中藥基地”)進行了驗收。專家組實地考察了國家成都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地奧集團、彭州川芎GAP基地等10余個基地建設相關產
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上海市試點工作啟動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中科院、工程院、國家開發銀行等八部門共同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在各地積極推進的基礎上,科技部等共同推進
發酵罐企業需打造技術創新體系
?發酵罐滅菌時至少要求兩人在場,一人負責操作各種閥門,另一人負責觀察報告各項參數。 確認發酵罐各閥門處于關閉狀態后,打開蒸汽發生器進水閥,啟動蒸氣發生器,蒸氣發生器開始自動進水,此時應打開蒸氣發生器下部的排水閥,盡量放去水銹后關閉排水閥。注意觀察蒸汽發生器內水量液位,防止事故。此時完全打開發酵
中國能源裝備企業應加大技術創新投入
以“肩負使命產業報國”為主題的“中國能源裝備自主創新報告會”“中國能源裝備企業全球化發展論壇”日前京召開。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圍繞中國能源裝備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做了詳細的報告。張國寶在報告中強調,企業要有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加大技術創新力量的投入,加快從生
科技部制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議
科技部相關司局研究制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議編寫參考》 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建必要性的說明編寫提綱》 為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年1月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六部門聯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