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家用分類垃圾桶年內升級新版垃圾桶增傻瓜圖標
市市政市容委日前下發升級版家用分類垃圾桶、垃圾袋的通用技術標準,本市城區居民家中的分類垃圾桶將全面升級,不僅垃圾桶增加了“傻瓜圖標”,且所有垃圾袋將全部改用可降解的材質。今年1200個垃圾分類達標試點小區將全部改用新桶新袋。 現行標準中分類垃圾桶的型號只有10升一種,而新版標準為居民提供了6升、8升和10升三種型號,居民選擇更加豐富。據介紹,新版標準明確規定家用分類垃圾桶應包括桶蓋、蓋開閉機構、桶身,桶內可套用垃圾分類收集袋。垃圾桶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并鼓勵使用再生材料。新版標準還首次統一了分類垃圾桶的顏色,連色標號都有了標準,避免深淺不一。其中廚余垃圾桶為綠色,其它垃圾桶為灰色。 升級版分類垃圾桶的分類標識將更加明晰,除貼有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標識外,還增加畫有各種可投入垃圾的“傻瓜圖標”,方便居民按類投放。例如廚余垃圾桶在大標識外,還將增加菜幫菜葉、剩菜剩飯、瓜果皮核、廢棄食物等小圖......閱讀全文
廣州垃圾分類進入"生態循環" 廚余垃圾變身肥料
廣州生活垃圾分類今起實施,記者一路追蹤垃圾分類與收運至終端處理,體驗“生態循環”哇!廚余垃圾變身蔬菜肥料 三千城管開展宣傳執法行動 18“處座”蹲點社區,指導督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4月1日起正式施行。3000多名城管執法
杭州引進廚余垃圾處理機 試點就地處置廚余垃圾
有沒有這樣一種垃圾桶,無論你扔進去多少垃圾,都不會滿溢? 在斯德哥爾摩的漢馬貝濱海新城,就有一個垃圾地下自動收集系統,類似一個巨大的吸塵器,垃圾們在“吸管”中以每小時70公里的速度奔向垃圾收集站,速度媲美地鐵。 是不是很神奇?別驚訝,咱們杭州也有。 這不,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副校長鐘峰說,
黑色農業,讓廚余垃圾變廢為寶
在山東莒南,現在一些貧困戶有了新的收入來源,通過飼養黃粉蟲,每月增收約千元。 黃粉蟲飼養工藝比較簡單,主要吃農業有機廢棄物,以及混合麥麩的餐廚垃圾。 回收餐廚垃圾成本很低。大大小小飯店餐廚垃圾可以就此消化,不產生污染反而產生效益。 要讓城市和農村的垃圾產生高值,讓老百姓掙錢日前,在
廣州垃圾分類試點百日 廚余垃圾專袋投放最有效
昨天是廣州市召開全市垃圾分類處理部署動員大會的第100 天,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專程調研全市垃圾分類處理情況,實地走訪了3個垃圾分類試點社區,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和來自媒體、專家、民意代表的意見和建議。陳建華強調,廣州要緊緊圍繞新型城市化發展目標,精心謀劃,科學組織,全力推進
銀川家庭廚余垃圾回收試點啟動
“我們之前去觀摩過廚余垃圾的處理,沒想到真的能做成有機肥料。”銀川市金鳳區滿城北街區建小區的宋女士說,剛開始還不太相信,現在心里踏實了,配合的市民也越來越多。 銀川市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區建小區是銀川市第一個回收廚余垃圾試點小區,常住居民超過900戶,目前已與210戶居民建立了條
青島試點推廣廚余垃圾綜合利用
“大家廚房里的蔬菜葉和水果皮平時都怎么處理?”“都扔掉了啊,也沒什么用處。”山東省青島市洛陽路街道辦事處商邱路社區正在進行一堂關于垃圾分類利用的環保專題講座。 在環保專題講座上,環保志愿者為大家介紹了一種新型的環保生活方式——將廚余垃圾制作成酵素。環保酵素是近年來倡導的一種家庭廚余垃圾的有益化
剩菜剩飯生成沼氣發電 廚余垃圾變廢為寶
廚余垃圾送來后,先被倒進這里粉碎 今年7月份開始,海曙區譚阿姨家的廚房多了個新家伙,一只全新的垃圾桶,細心的老伴還貼了小紙條,寫著“廚余垃圾”,提醒家人這個垃圾桶只能扔廚房里的垃圾。 “聽說廚房里的垃圾,利用好的話,就是寶貝。”可分了這么久,譚阿姨一直沒弄清楚,這些垃圾寶貝在
國外處理廚余垃圾的先進經驗
廚余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形成的食品廢棄物,主要包括餐前食品加工時產生的殘余物和餐后廢棄的剩飯、剩菜。 廚余垃圾含水率較高、有機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但也容易腐爛變質,產生滲濾液和臭氣,并易于產生病毒和致病菌,造成病菌的傳播,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 廚余垃圾
武漢這個小區如何破解廚余垃圾收集難題
廚余垃圾收集處理,是個老大難題。近日,省直職工小區二期1000多戶居民實現了這個艱難跨越,這在武漢市是第一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了解到,駛入該小區的垃圾車干爽整潔,不再是“一路走一路流”,臭氣熏天。洪山城管相關負責人說,該小區廚余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一定標準,已用專用密封車拖運廚余垃圾送進專廠處理。
廚余垃圾粉碎機能不能用?
“與其讓餐廚垃圾混入普通垃圾增加轉運、處置負擔,不如直接打碎排入污水管網。” 將廚余垃圾消滅在廚房,是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但在中國的實踐卻引發爭議,最大的擔心來自于認為會堵塞下水道。這種就地處理、源頭減量的方式在中國是否可行? 針對日前杭州余杭區的相關實踐,我們約請專家點評分析,也希望有更多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