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支持延長京都議定書減排努力初見成效
環境部長親自帶隊 呼吁注重減排行動 泰國洪水、非洲饑荒、美國龍卷風、北京霧霾天……如今的世界,似乎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的威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帶著哥本哈根和坎昆兩屆會議的諸多遺留問題,新一屆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如約在南非德班召開。而這一次所面臨的形勢的嚴峻程度,只能說比以往更甚。 由于原有的《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12年即將到期,因此能否通過談判簽署第二承諾期,從而確保各國在有效遏制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道路上繼續堅定地走下去,就不僅成為德班會議的當務之急,甚至堪稱是決定人類命運的重要一步。但就目前情況看,各方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這一關鍵性問題上分歧依然嚴重,尤其是日本、加拿大、俄羅斯表示不準備續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和美國的低減排目標,更是為德班會議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于本次德班會議,韓國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視,決定派出以環境部長柳英淑為代表的高級別代表團與會,包......閱讀全文
多哈會議在期待中開幕 三大陣營態度各異
本次會議在多哈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11月2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八次締約方會議和《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第八次締約方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正式開幕,來自19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學者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 上次會議的主辦國南非國際關
氣候變化大會召開 中方:著重落實京都第2承諾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8次締約方會議,也就是多哈氣候變化大會將于當地時間26號開幕。25號,中國代表團第一副團長、中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蘇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多哈氣候會議將著重落實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25號,中國代表團第一副團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在增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強調,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自2000年以來增加了20%,比2020年所應達到的水平還高出了14%。 這份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歐洲氣候基金聯合發布的最新《氣體排放差距報告》為20個國家的55位科學家共同撰寫的。報告指出,如果想保持在本世紀內
氣候大會背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英文: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或FCCC)是一個國際公約,于1992年9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由世界各國政府首腦參加的聯
金磚四國敦促發達國家做出減排承諾
日前于巴西舉行的“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上,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國發出呼吁,要求工業化國家加快步伐,并敦促它們在今年年底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做出減排溫室氣體的承諾。 巴西外長安東尼?帕特里奧塔(Antonio?Patriota)表示:“我們要求工業化國家設立比當
中方強調:世界氣候大會應優先續簽議定書
為期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28日在南非德班開幕,各方在會議開幕式上呼吁堅持多邊談判原則,進行建設性的談判,達成包容、平衡、公正、可信的結果,讓各國根據自身能力做出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多責任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
巴黎氣候大會將召開 盤點歷屆大會中那些突破性成果
11月23日,在法國巴黎,一個名為“地球危機”的大圓球懸掛在埃菲爾鐵塔上。 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開幕之前,美國藝術家謝潑德·費爾雷創作了一個名為“地球危機”的大圓球作品,經巴黎市政府和埃菲爾鐵塔開發委員會許可將其懸掛在離地面60米高的鐵塔二層之上。該作品旨在喚醒世人關注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9日坎昆速遞:坎昆會談減排立場既有突破也有倒退
美國:減排立場有所倒退 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令人失望”,美國應完善其在減排方面的承諾。他說,美國承諾2020年時溫室氣體排放將比2005年減少17%。與《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囊括大部分發達國家)的減排基準年份1990年的排放量相比,美國只相當減排4%;由于缺乏國內立法,僅靠行政手段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背景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將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們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
韓國:支持延長京都議定書 減排努力初見成效
環境部長親自帶隊 呼吁注重減排行動 泰國洪水、非洲饑荒、美國龍卷風、北京霧霾天……如今的世界,似乎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的威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帶著哥本哈根和坎昆兩屆會議的諸多遺留問題,新一屆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如約在南非德班召開。而這一次所面臨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