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療白血病 通常成人口服2.5mg~10mg/日,總量約50mg~150mg。兒童1.5mg~5mg/日。 2 治療絨毛膜上皮癌等 10mg~20mg/日,肌注或口服,亦可作靜滴,連用5~10日,療程量為80mg~100mg。3 治療頭頸部癌或婦科癌 10mg~20mg/次,動脈插管給藥,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1療程。 4 治療一般實體瘤 肝、腎功能正常者,30mg~50mg/次,靜注,5~10日1次,5~10次為1療程;也可每次0.4mg/kg,靜注,每周2次。 5 解救療法 先靜注長春新堿1mg~2mg/次,半小時后,用甲氨蝶呤1g~5g/m 2,靜滴6小時。4~6小時后開始肌注甲酰四氫葉酸鈣,6mg~12mg(~15mg)/次,以后每6小時肌注1次,用到72小時。依情況可每月用藥1次。......閱讀全文
1 治療白血病 通常成人口服2.5mg~10mg/日,總量約50mg~150mg。兒童1.5mg~5mg/日。 2 治療絨毛膜上皮癌等 10mg~20mg/日,肌注或口服,亦可作靜滴,連用5~10日,療程量為80mg~100mg。3 治療頭頸部癌或婦科癌 10mg~20mg/次,動脈插管給藥,
1 胃腸道反應主要為口腔炎、口唇潰瘍、咽炎、惡心、嘔吐、胃炎及腹瀉。 2 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白細胞下降,對血小板亦有一定影響,嚴重時可出現全血下降、皮膚或內臟出血。 3 大量1次應用可致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或藥物性肝炎,小量持久應用可致肝硬變。 4 腎臟損害常見于高劑量時,
主要適用于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絨毛膜上皮癌及惡性葡萄胎、頭頸部腫瘤、骨腫瘤、白血病腦膜脊髓浸潤、肺癌、生殖系統腫瘤、肝癌、頑固性普通牛皮癬、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自身免疫病。 本品為抗葉酸類抗腫瘤藥,主要通過對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抑制而達到阻礙腫瘤細胞DNA的合成,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繁殖。本
四氫葉酸是在體內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脫氧核苷酸的重要輔酶,本品作為一種葉酸還原酶抑制劑,主要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而使二氫葉酸不能還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從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過程中一碳基團的轉移作用受阻,導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此外,本品也有對胸腺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方法名稱: 甲氨蝶呤原料藥-甲氨蝶呤-高效液相色譜法 應用范圍: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甲氨蝶呤原料藥中甲氨蝶呤的含量。 本方法適用于甲氨蝶呤原料藥。 方法原理: 供試品經流動相溶解并定量稀釋,進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色譜分離,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302nm處檢測甲氨蝶呤的峰面積,
鏈霉素的用法如下,用于肌肉注射,目前認為成人1天750毫克一次注射即可以達到治療目的,過去的500毫克每天2次肌肉注射,它的療效與一次肌肉注射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說,一次750毫克肌肉注射劑量少了250毫克一天,因劑量減少而副反應也減少了。對個別病情嚴重的患者劑量可以增加甚至加倍,但持續應用時間不
用量小于30mg/m2時,口服吸收良好,1小時~5小時血藥濃度達最高峰。部分經肝細胞代謝轉化為谷氨酸鹽,另有部分通過胃腸道細菌代謝。主要經腎(約40~90%)排泄,大多以原形藥排出體外;小于10%的藥物通過膽汁排泄,T1/2α為1小時;T1/2β為二室型:初期為2~3小時;終末期為8~10小時。
輕度中毒 阿托品每次0.02~0.03mg/kg口服或肌注;或用氯磷定每次15mg/kg肌注;或解磷定每次10~15mg/kg加于5%~25%葡萄糖溶液20ml靜脈緩慢注射必要時阿托品或后二者之一均可于2~4小時重復1次至癥狀消失為止一般1~2次即可 中度中毒 應以阿托品與膽堿酯酶復能劑合
1、探測器:30×50mm,NaI(TI)晶體 2、量程范圍:劑量率:1nGy/h~1×105nGy/h,0.001~100μGy/h; 3、能量閾:35keV; 4、靈敏度:1uGy/h≥1000cps; 5、能量響應:48keV~3MeV≤±30%(相對于137Cs); 6、相對基
介紹絲杠防護罩的用法與保養方法 絲杠防護罩是防護罩的一種又稱為絲杠防護套,它可有用地保護絲杠、光杠、軸、立柱等零部件不受塵埃等外特的污染與破損。據一位長久光從事機床絲杠防護罩的專門的老專家總結的方法概括如下,絲杠防護罩應用中應留意的問題。 絲杠防護罩的應用環境對于絲杠防護罩使其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