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例人治療性抗體轉基因奶牛誕生
由中國農業大學李寧院士領導的研發團隊,與北京濟普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潤維德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通力合作,日前在北京轉基因動物試驗基地,順利出生了一頭健康的轉人“CD20抗體基因”的轉基因奶牛,這頭轉基因奶牛出生體重38公斤,健康狀況良好。 人CD20單克隆抗體是目前治療B淋巴細胞瘤等惡性腫瘤的特效藥物。目前通過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方式生產的人CD20抗體,是美國FDA批準的第一個抗腫瘤單克隆抗體藥物,每年全球銷售額達30億美元以上。但是這種人CD20抗體藥物生產成本高,價格昂貴,一個療程(注射四次)需1.6萬美元,對于大多數患者都是巨大負擔。 李寧院士研發團隊的項目正是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轉基因奶牛乳腺生物反應器,即轉基因奶牛的牛奶含有人CD20單克隆抗體,通過純化該單克隆抗體制備成癌癥特效藥,可將生產成本減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有望開辟一條單克隆抗體生產新途徑,從而為全球B淋巴細胞瘤等癌癥患者帶來福音。 動物乳腺生物反應......閱讀全文
我國首例人治療性抗體轉基因奶牛誕生
由中國農業大學李寧院士領導的研發團隊,與北京濟普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潤維德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通力合作,日前在北京轉基因動物試驗基地,順利出生了一頭健康的轉人“CD20抗體基因”的轉基因奶牛,這頭轉基因奶牛出生體重38公斤,健康狀況良好。 人CD20單克隆抗體是目前治療B淋巴細胞瘤等惡性腫瘤
PNAS:奶牛抗體有助開發疾病新療法
為了幫助治療激素缺乏的患者,來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學家基于在母牛機體中發現的免疫分子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潛在的療法,相關研究發表于國際雜志PNAS上,研究揭示,人類激素和抗體可以相互融合,從而就可以模擬較長的莖樣的奶牛抗體。 研究者
世界首例乳糖分解酶轉基因奶牛誕生
6月10日,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制造重點實驗室奶牛基地看到,一只兩個月大的黑白花小牛犢在牛群中撒歡奔跑。它是一只轉基因克隆奶牛,是世界首例乳糖分解酶轉基因的哺乳動物。當時共克隆7胎,順利產出4胎,2胎成活。 為什么要克隆乳糖分解酶轉基因奶牛?該項目主持人張立教授表示,人體內乳糖酶的含
治療性抗體藥物的思考
前段時間,有小伙伴在公眾號留言說能不能寫點生物藥的文章,不要老是小分子藥嘛。難道你們團隊里只有化學,沒有生物?我們團隊的生物大咖劉博坐不住了,閃開,我來做個分享,絕對干貨!后面還要加鹵蛋!(不對,是彩蛋!) 話不多說,直接開始: 1897年Paul Ehrlich 提出的“魔術子彈”( ma
PNAS:治療性抗體新思路
來自倫斯勒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抗體,證實其能夠異常有效地防止與阿爾茨海默氏癥、帕金森氏病以及2型糖尿病相關的有毒蛋白顆粒形成。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蛋白質不適當聚集形成顆粒,損害大腦(阿爾茨海默氏癥和帕金森氏病)和胰腺(2型糖尿病)中的細胞,與這
奶牛能快速產生HIV廣譜中和抗體
牛除了能產奶,在治療艾滋病毒方面可能也發揮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功能。正如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所述,文章的第一作者、國際艾滋病疫苗技計劃(IAVI)主任Devin Sok報告說,奶牛只需要在幾周時間內就能產生強大的艾滋病毒抗體,而這一過程在人類身上通常需要數年的時間。這項研究為HIV疫苗開發注入
研究發現裂谷熱病毒治療性抗體
裂谷熱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屬于布尼亞病毒目白纖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經蚊蟲傳播,可感染動物和人。RVFV可引起反芻動物流產,而且患病幼崽死亡率近100%,歷史上RVFV曾對畜牧業造成多次重創。人感染后通常出現發熱、頭痛、出血、休克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死亡。2
吉大培育出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奶牛
這是攜帶轉入賴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 記者8月25日從吉林大學了解到,吉林大學農學部奶牛繁育基地近日成功培育出一頭攜帶轉入賴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 據介紹,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的賴氨酸轉基因克隆牛,也標志著世界克隆技術的又一次突破。 該項目負責人
科學家利用奶牛快速產生HIV廣譜中和抗體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就在尋求一種會引起HIV廣譜中和抗體(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NAb)產生的HIV疫苗,這被認為是阻止眾多HIV病毒毒株感染的關鍵。但是這被證實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僅大約20%的HIV感染者產生這些抗體。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奶牛可能勝任這項
我國轉基因奶牛和生物反應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 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李江濤)中國農業大學李寧院士課題組日前成功培育出一批人乳鐵蛋白轉基因奶牛,這標志著我國轉基因奶牛新品種培育和動物生物反應器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即將實施的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奠定了堅實基礎。 李寧院士課題組與北京濟普霖生物技術公司等單位
Nature:重大突破!利用奶牛快速產生HIV廣譜中和抗體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就在尋求一種會引起HIV廣譜中和抗體(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NAb)產生的HIV疫苗,這被認為是阻止眾多HIV病毒毒株感染的關鍵。但是這被證實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僅大約20%的HIV感染者產生這些抗體。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奶牛可能勝任這項
中國培育的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有望明年產奶
“拉克斯快一歲了,已經長到1米5左右,體重250斤,健康又活潑。明年5月,正常產犢后,就有望生產低乳糖牛奶。”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制造重點實驗室主任周歡敏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透露。 拉克斯是中國培育的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誕生于去年4月24日。她的誕生,給世界患
英發明轉人類基因奶牛-牛產“人乳”將成現實
科學家近日培育了300頭注入人體基因的奶牛,使得它們的牛奶含有與母乳一樣的營養成分和脂肪含量,這項在基因改造上取得的最新進展使得在不遠的將來,嬰兒喝上奶牛生產的“人”奶變為可能。科學家還表示,這項產品使得母親面臨替代傳統配方嬰兒奶粉的新選擇。 不過這項舉措也受到了社會運動人士的譴責,他們表示該
細胞組織動物方面的應用
快速繁殖品種 借腹懷胎提高種畜的利用率。20世紀30年代胚胎移植在綿羊和山羊中取得成功;1982年美國學者獲得世界上第一胎試管牛。通過體外受精、細胞核移植技術、胚胎分割、胚胎融合等技術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也有可能創造出高產奶牛、瘦肉型豬等新品種。通過胚胎工程、克隆技術等進行大熊貓、東北虎等珍稀
近期HIV治療性抗體突破性研究進展一覽
【1】Science:重磅!一種三特異性抗體三管齊下有望阻止HIV感染 doi:10.1126/science.aan863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報道在實驗室制造的一種三特異性抗體(three-pronged antibody, trispecific antibody)要比用來
我國科學家發現裂谷熱病毒治療性抗體
裂谷熱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屬于布尼亞病毒目白纖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經蚊蟲傳播,可感染動物和人。RVFV可引起反芻動物流產,而且患病幼崽死亡率近100%,歷史上RVFV曾對畜牧業造成多次重創。人感染后通常出現發熱、頭痛、出血、休克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死亡。
酶標抗體法—轉基因檢測的介紹
檢測轉基因物質的雙抗體夾心ELISA具備多克隆抗體費用較低。單克隆抗體親和力高的特點,使得后續研究開發的試劑盒檢測成本低廉,靈敏可靠,而且可以穩定、方便地提供標準化試劑,便于實現工業化生產。雙抗體夾心ELISA檢測方法的研究和建立,為制備免疫膠體金試紙條提供了便利,為建立轉基因動物的現場、快速查
賽爾基因和Innovent與Adimab簽署治療性抗體合作
Adimab公司8月20日宣布,已與賽爾基因(Celgene)簽署了一項多靶標發現合作。根據協議,Adimab將利用其專有的抗體發現和優化平臺,針對Celgene所提供的數個靶標生產治療性抗體。Celgene將有權開發和商業化此次合作中所產生的所有治療性抗體。 Adimab同時宣布,已與I
重組治療性單克隆抗體中相關雜質的測定
LUMEX毛細管電泳儀應用:重組治療性單克隆抗體中相關雜質的測定背景介紹重組生物技術制備的單克隆抗體(以下簡稱重組單抗)是生物制品中一類重要的藥物類別。近年來,由于其精確的靶向殺傷和中和等生物學效應,重組單抗在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并且在神經學、眼科學等其他疾病領域的研究
重組治療性單克隆抗體中相關雜質的測定
重組生物技術制備的單克隆抗體(以下簡稱重組單抗)是生物制品中一類重要的藥物類別。近年來,由于其精確的靶向殺傷和中和等生物學效應,重組單抗在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并且在神經學、眼科學等其他疾病領域的研究也開始逐步發展起來。目前,國內生產的重組單抗主要采用真核細胞培養表達
N糖基化治療性抗體結構-表征方法和治療潛力的研究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單克隆抗體作為治療性藥物得到快速的發展。與小分子藥物相比,單克隆抗體的優勢在于具有較高的靶向特異性、毒副作用小和半衰期長的優勢。而不足之處包含復雜的生產、純化過程,以及翻譯后修飾(PTM)導致單克隆抗體結構和功能的異質性。 在這些翻譯后修飾的情況中,Fc區域的糖基化是導
N糖基化治療性抗體—結構、表征方法和治療潛力的研究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單克隆抗體作為治療性藥物得到快速的發展。與小分子藥物相比,單克隆抗體的優勢在于具有較高的靶向特異性、毒副作用小和半衰期長的優勢。而不足之處包含復雜的生產、純化過程,以及翻譯后修飾(PTM)導致單克隆抗體結構和功能的異質性。 在這些翻譯后修飾的情況中,Fc區域的糖基化是導
奶牛今年起配“電子身份證”-用于識別奶牛來源地
記者昨天從市農業局獲悉,從今年起,本市全面實施奶牛電子標識和追溯管理。奶牛將統一佩戴電子標識,用于識別奶牛來源地。 據介紹,本市今年將采用電子芯片識別技術,對本市范圍內所有存欄奶牛統一佩戴集二維碼耳標、生產耳標和電子芯片于一體的新型奶牛電子標識,并以不同顏色區別免疫和非免疫個體。
中國轉基因育種獲系列突破-建有安全評價制度
“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提供的信息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國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的“轉基因新品種培育”獲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包括培育36個抗蟲轉基因棉花品種、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植酸酶基因玉米獲得安全證書、培育高品質轉基因奶牛、獲得優質抗旱等重要基因339個、篩選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重大育
“轉基因”納豆有望治療鉤蟲感染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廉價的療法:用轉基因益生菌發酵而成的納豆來治療鉤蟲感染。動物實驗已表明其安全有效。 鉤蟲是一種嗜血性腸道寄生蟲,可使感染者出現貧血等癥狀,感染鉤蟲的兒童還會營養不良、體智發育遲緩等。世衛組織統計,包括中國在內全球有約7.4億人感染鉤蟲。目前治療人類鉤蟲感染的藥物,最初
我科學家分離出人源寨卡病毒治療性抗體
我國科學家從中國寨卡康復病人體內鑒定出高效、特異的寨卡病毒抗體。動物實驗表明,該抗體能夠完全保護小鼠免受寨卡病毒感染,有望成為治療寨卡感染的候選藥物。這一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15日出版的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 該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景華介紹,研究團隊利用單
治療抗線粒體抗體陰性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簡介
本病病因不明,尚無法做到對因治療,以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為主,終末期患者可進行肝臟移植。 1.一般治療 飲食應以低脂、高蛋白為主。 2.藥物治療 (1)熊膽去氧酸:被認為是治療本病最有效的藥物,可以減輕淤積膽汁的毒性作用,不良反應有腹瀉、腹痛及過敏反應。 (2)其他對癥治療:如應用止癢藥
變應性哮喘的抗IgE單克隆抗體治療介紹
是一種針對人類IgE的重組單克隆抗體(商品名Xoalir),在治療變應性哮喘中已經取得了顯著療效。2003年5月正式獲FDA批準上市。Xoalir在治療中-重度哮喘病和季節性和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均有效,已知Xoalir可以降低血清游離IgE水平,低調節周圍血嗜堿細胞的IgE受體,可顯著降低鼻部和支
轉基因安全性爭議再起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到底該如何在謹慎和偏執之間保持平衡 ?自1983年首例轉基因植物問世以來,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今年11月11日,隨著奧地利政府一份研究報告的發布,關于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爭論烽煙再起。?這份報告的題目是“以轉基因雜交玉米為飼料長期喂養小鼠的生物學效應”。該研究
阿根廷科學家稱培育出世界首頭可產人奶轉基因奶牛
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6月10日報道,阿根廷科學家9日宣布,他們利用人類基因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頭可產人奶的轉基因牛。 阿根廷國家農業科技研究所稱,這頭被稱為“羅西塔ISA”(Rosita ISA)的轉基因克隆牛,是世界上第一頭融合了人奶蛋白質基因的牛,可以生產人奶。“羅西塔ISA”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