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科研忙,微生物工程研究要趁早
春早人更勤,奮進正當時。 “正月十五元宵節后,我們團隊將兵分三路分別去陜北油田采油區、紅堿淖湖區和鹽堿地治理示范項目試區再次觀測、取樣,團隊成員黃明剛正月初十已前往油田現場,而于烽、郭彥釗、齊飛等年輕的研發人也都在年后的正月初七投入到準備實驗、進行實驗或準備匯報、申報‘秦創原’、準備省市部門項目或與有關科技企業合作等相關材料的工作中。” 陜西師范大學微生物工程與技術研究團隊領軍人陳五嶺教授一邊給團隊成員安排部署工作任務,一邊利用忙碌的間隙接受采訪。 “我們必須搶抓時機,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已經影響了我們幾個項目的中試和示范工程項目進度。” 2月3日,還在寒假期間,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的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內顯得格外寂靜,而校園圍墻外大街小巷的人們在祥和喜慶的農歷新年氛圍中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正是陳五嶺他們這種只爭朝夕的科研狀態,自2018年1月成立陜西師范大學微生物工程與技術研究院以來,發揮積累的研發成果優勢,以微生物工程創......閱讀全文
現代微生物發酵工程技術介紹
⑴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對微生物加以篩選和改造,以形成更符合工業生產需要的新菌種的工業微生物育種技術、其中滲透了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的一些內容,經過改造的、滿足人們需要的微生物菌種通常被稱之為工程菌; ⑵微生物菌體的生產,即利用先進的生產工藝高速地對某種微生物進行大量的純培養,即工程菌的克隆; ?⑶從微
根系微生物工程改善植物的生長
在農業發展早期,人類一直培育莊稼直到它們長大些、更富有營養,但是基因操作不是促進植物生長的唯一方法。9月25日在著名刊物《微生物學趨勢》上發表的評論文章上,2個綜合性生物學家展現了怎樣設計植物土壤微生物來改善植物生長,即使植物在基因方面是一樣以及不能進化發展。這些人工選擇的微生物可以從父母遺傳到
微生物發酵工程中發酵液過濾技術綜述
發酵已經從過去簡單的生產酒精類飲料、生產醋酸和發酵面包發展到今天成為生物工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成為一個包括了微生物學、化學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機械工程和計算機軟硬件工程的一個多學科工程.從廣義上講,發酵工程由三部分組成:上游工程,發酵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下游工程指從發酵液中分離和純化產品
微生物發酵工程中發酵液過濾技術綜述
發酵已經從過去簡單的生產酒精類飲料、生產醋酸和發酵面包發展到今天成為生物工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成為一個包括了微生物學、化學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機械工程和計算機軟硬件工程的一個多學科工程.從廣義上講,發酵工程由三部分組成:上游工程,發酵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下游工程指從發酵液中分離和純化產品
春早科研忙,微生物工程研究要趁早
春早人更勤,奮進正當時。 “正月十五元宵節后,我們團隊將兵分三路分別去陜北油田采油區、紅堿淖湖區和鹽堿地治理示范項目試區再次觀測、取樣,團隊成員黃明剛正月初十已前往油田現場,而于烽、郭彥釗、齊飛等年輕的研發人也都在年后的正月初七投入到準備實驗、進行實驗或準備匯報、申報‘秦創原’、準備省市部門項
微生物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有哪些
環境微生物學在環境工程專業中有哪些應用可以通過了解微生物的某些特性來處理環境問題。很多微生物對環境還有指示作用。比如很多微生物如線蟲,可以表明水體的污染程度。更重要的是,用微生物的方法處理環境問題可以既節約資源又不會造成進一步的污染。在污水處理的過頂跡侈克儂久疇勛川魔程中活性污泥池就是利用微生物來處
基因工程引領發酵罐中微生物的變革
在微生物發酵中,基因工程正以其革命性的力量,重塑著傳統工藝的未來。當傳統發酵工藝與現代科技相遇,不知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與我一起接著往下看吧。一、微生物發酵歷史發酵自古以來便是人類利用微生物進行生物轉化的重要手段。最開始人們在存儲食物時就發現了“腐爛變質”后的食物變得美味,之后經過不斷的嘗試,逐漸
中科院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打開工業微生物“黑匣子”
近年來,能源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日漸突出,為了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以可再生生物資源替代不可再生化石資源。 中國科學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依托于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成立以來瞄準微生物生物技術中的應用基礎研究。日前,實驗室主任張學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
歐盟開發工程化遺傳改性微生物合成生物柴油汽油技術
根據微生物植物光合作用仿生原理,在成功實現工程化遺傳改性微生物“高效”生產氫氣和碳氫化合物的基礎上,歐盟2020地平線提供部分資金,支持由德國大眾汽車制造公司領導的研發團隊,利用改性微生物和微藻生產線,通過太陽光線和可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藻類,直接自然合成生物柴油和汽油。盡管自然合成生物燃油相對
工程微生物組設計與構建理論研究獲新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787.shtm
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生產絮凝劑的安全性如何?
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生產絮凝劑的安全性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評估。潛在的好處包括提高微生物生產絮凝劑的效率和性能,可能降低生產成本,更好地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然而,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安全風險和擔憂:基因轉移和擴散:改造的基因可能通過水平基因轉移傳遞給其他微生物,可能導致不可預測的生態影
工程教育仍需“回歸工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19.shtm
“糧安工程”是“守底線”工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聯合發布《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本報記者就《規劃》相關問題采訪了國家糧食局有關負責人。 記者:為什么要制定《規劃》? 答: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流通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為保證糧食收儲供應、
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水質決定工程成敗
記者今天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獲悉,《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的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前的總體治理目標基本實現。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于幼軍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渠總長達1277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而調水水質決定著工程的成敗。“我
微生物所與鹽城海嘉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11月3日上午,鹽城海嘉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原江蘇森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為彪等一行人來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所副所長劉雙江等參加了會議。 劉雙江首先介紹了微生物所的基本情況,并從國家、中國科學院及地方政策的角度,闡述了微生物所面向國內需求、致力于國家及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方針。
戴森工程師在京分享微生物學實驗室研究成果
戴森科學家從2001年就開始專門在微生物學實驗室當中研究有害顆粒物,通過十余年的研究,戴森已形成一套自有科技。戴森工業創始人詹姆斯·戴森曾在采訪時表示,“戴森設備專為捕捉塵螨糞便、花粉和霉菌孢子等而設計,將有害顆粒物從家中完全清除,幫助您控制您的家居環境。”。 據了解,戴森V8Absolute
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專家徐濱士逝世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專家徐濱士同志,于2023年2月15日逝世,享年92歲。 公開資料顯示,徐濱士1931年3月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54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制造與焊接專業,獲學士學位。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濱士長期從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暢談工程科技
本報北京6月26日電(記者陳海波)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2024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26日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齊聚一堂,暢談工程科技前沿發展趨勢和問題,為我國能源安全、生物制造、新藥研制等建言獻策。周守為分析了我國能源現狀和發展趨勢。他坦言,我國是能源大國,但不是能源強國。如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機構不
淺談人因工程及Noldus與人因工程
提及“人因工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并且早已耳熟能詳。隨著科技進步與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人因工程在近年來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也一直備受關注。回顧以往,從2016年至2018年,已分別在深圳、杭州、長沙召開了首屆、第二屆和第三屆人因工程高峰論壇,由此也可看出人因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那么人因
淺談人因工程及Noldus與人因工程
提及“人因工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并且早已耳熟能詳。隨著科技進步與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人因工程在近年來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也一直備受關注。回顧以往,從2016年至2018年,已分別在深圳、杭州、長沙召開了首屆、第二屆和第三屆人因工程高峰論壇,由此也可看出人因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那么人因
發酵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位置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發酵工程等5個部分;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研究結果,大多需要通過發酵工程和酶工程來實現產業化。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和發酵工程中所需要的酶,往往是通過酶工程來獲得;酶工程中酶的生產,一般要通過微生物發酵的方法來進行。由此可見,生物工程各個分支之間存在
酶工程在環境工程上的應用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同時,環境凈化尤其是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凈化,作為保護自然的一項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現有的廢水凈化方法中,生物凈化常常是成本最低而最可行的。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可以利用廢水中的某些有機物質作為所需的營養來源。因此利用微生物體中酶的作用,可以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轉變成可利用
農業科學院工程聯合攻關作物微生物組重大任務專家論證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對院創新工程聯合攻關重大科研任務“作物微生物組”進行了論證。論證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農科院生物所、飼料所專家組成。 微生物組與作物生長發育息息相關,挖掘和利用微生物組將對提高糧食產量
工程院海洋工程科技項目成果發布
我國海洋工程與科技整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10年左右,差距主要體現在關鍵技術的現代化水平和產業化程度上。這是中國工程院“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給出的一個基本認識。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海洋工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會上,項目常務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指出,盡管
中國工程院發布“超級工程研究”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931.shtm
中國工程院發布“超級工程研究”成果
今天(12月26日),中國工程院在北京發布“超級工程研究”成果。該成果首次系統研究了近現代中國以工程立國這一基本課題,填補了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空白。 “超級工程研究”成果首次對超級工程作出了清晰完整定義,即“特定團體為了人類生存和發展,實現特定的目的,運用科學與技術,投入超大規模的人力、物力、
工程教育要注重培塑“工程社會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031.shtm 工程科技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源泉。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世界范圍內的工程教育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在通過“新工科”教育培養具有多維度、綜合性和跨界創新能力的新型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暢談前沿工程科技
從飛機噪音控制到削減風致災害,從智能材料到大數據存儲,從腫瘤治療到廁所革命……5月30日,在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全院學術報告會上,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6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與在場院士分享、交流了一系列工程科技領域的前沿學術成果。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安道琳 從低噪音飛機到噪音控制 提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
10月9日,哈爾濱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哈工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大會暨產教融合龍江論壇舉行。會上,哈工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和工程師技術中心同時揭牌。 黑龍江省副省長王合生在講話中對哈工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提出三點希望。一要科學準確定位。立足服務國家及黑龍江省戰略急需,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好國
哈爾濱工程大學產教融合培養卓越工程師
“60次,通過!”隨著計算機信號燈綠燈亮起,哈爾濱工程大學動力樓實驗室傳來一片歡呼。為了讓這艘首條入級中國船級社的綠色智能、全電力內河船在9月底順利下水,該校動力學院教授楊曉濤帶著14名研究生組成科研團隊緊鑼密鼓地進行了“電推船”第60次系統仿真測算。 不到3個月,科研團隊就完成了寒地電推船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