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例報告 患者, 41 歲,因右腹部脹痛、腰痛 20+天,于 2017 年 7 月 3 日收入我院婦科。患者 5+年前體檢發現子宮右后方約 2. 3 cm 占位,選擇隨訪觀察。入院前 20+天因自覺右腹部脹痛、腰痛 伴便秘及肛門墜脹感于外院就診,超聲檢查提示宮體偏右側附 件區有一大小約 14. 8 cm×9. 3 cm 欠規則無回聲團,內見 2. 8 cm×2. 1 cm 稍強回聲團附著于囊壁。隨后患者于我院就診,門 診 2017 年 6 月 17 日陰道超聲檢查提示:子宮前壁下份肌壁間 查見直徑 1. 2 cm 弱回聲,周邊探及血流信號,考慮子宮肌瘤; 子宮右后方查見 14. 8 cm×9. 1 cm×13. 2 cm 囊實性占位,囊內 可見細弱點狀回聲,內見分隔( 見圖 1A) ,實性部分大小 3. 1 cm×2. 2 cm×3. 0 cm,內探及豐富血流信號( RI = 0. 51) ( 見圖 1B......閱讀全文
1 病例報告 患者, 41 歲,因右腹部脹痛、腰痛 20+天,于 2017 年 7 月 3 日收入我院婦科。患者 5+年前體檢發現子宮右后方約 2. 3 cm 占位,選擇隨訪觀察。入院前 20+天因自覺右腹部脹痛、腰痛 伴便秘及肛門墜脹感于外院就診,超聲檢查提示宮體偏右側附 件區有一大小約 14
【一般資料】女,50歲,農民【主訴】**不規則流血半年余【現病史】患者為已婚中年女性,G3P1,足月順產一次,既往人流2次。自訴平素月經規律,初潮14歲,周期23-24天,經期7天,量中等,色暗紅,有血塊。LMP:2018-02-10。患者于去年8月份開始出現間斷性出血,一直持續至10月份,11月份
患者女,23歲。已婚。3天前體檢發現宮腔內病變后入院。患者平素月經欠規律,2~7/27~30天,量中,色暗紅,無血塊。婦科檢查:子宮體前位,大小如孕4個月,質中,活動欠佳,表面光滑,無壓痛,雙附件區未及明顯異常。?實驗室檢查: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9.8mIU/ml(正常0~20mIU/ml
【一般資料】女,31歲,商人【主訴】進行性痛經5天【現病史】育齡女性,孕1產0。患者末次月經2018-6-22,患者于6月22日出現痛經后,痛經癥狀逐漸加重,服用芬必得后未有明顯好轉,遂來我院就診,門診行B超示子宮左后壁下端稍低回聲光團,性質待定。病程以來,患者無明顯早孕反應,無發熱,無惡心嘔吐,無
1 臨床資料患者女, 36 歲,臍部結節伴周期性疼痛2 年。2 年前患者因子宮內膜異位癥于當地醫院行腹腔鏡手 術,術后半年臍部手術切口末端出現米粒大小丘疹 并緩慢長大,丘疹觸痛,疼痛與月經周期一致。皮膚 科情況:臍部暗紅色分葉狀結節,直徑分別為 0. 6 cm 和1. 5 cm,質硬,壓痛(
病歷摘要 ?患者張某某,26歲,G0P0,因“發 現 子 宮 肌 瘤2 年”入院。平素月經規律,5~6d/28d,量中,痛經, 視覺模擬評 分(VAS)4分。2018 年 體 檢 發 現 子 宮 肌瘤(具體不詳),后未定期復查。2020年7月復查 超聲:子 宮 多 發 肌 瘤,大者位于子宮前
三BE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 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 異 位 癥(Deep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內 異 灶 浸 潤 深 度≥5mm, 其中泌尿系統者累及約占19%~53%,而 BE 約占 泌尿系 DIE的85%~90%,異位的子宮內膜可浸潤 膀胱逼尿肌的
三、病例分析知識點11、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子宮腔被覆內膜及子宮以外的部位出現、生長、浸潤,反復出血,繼而引發疼痛(70%-80%)、不孕(40%-50%)及結節或包塊(17%-44%)等。內異癥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多發病、常見病。內異癥病變廣泛、形態多樣
分析2本例患者術前卵巢囊腫性質待排,直徑達20cm,首先考慮良性病變可能,但不排除其他病變性質,故存在手術指征。患者系年輕女性,尚未生育,卵巢囊腫巨大,囊腫上緣近劍突,氣腹針及置鏡孔Turcar易在穿刺過程中直接造成囊腫破裂,且氣腹形成后可操作空間小,術中無法避免囊腫破裂及囊內液污染盆腹腔。在病變性
一、病例簡介患者,女,23歲,未婚,0-0-0-0,有性生活史,因“發現盆腔包塊6天”入院。現病史:患者平素月經規則,量中,色暗紅,無痛經,末次月經2019年6月23日,量與性狀同前。6天前患者至外院體檢,查超聲提示“盆腔巨大囊性腫物,上至劍突下五指,下至自恥骨聯合上緣,兩側分別至兩側腋前線”,無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