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吸毒”企業遭質疑?寧夏生產毒奶粉企業仍在營業
昨天陜西省公安廳通報,位列“黑名單”的渭南市樂康乳業有限公司3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但記者在調查時卻發現,同樣有“毒奶”流入廣州的寧夏吳忠市天天乳業有限公司(下稱“天天乳業”)竟還在做生意。 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一邊是衛生部門稱已有3種毒奶粉流入廣州市場,另一方面廣州超市自查和工商部門連日清查卻均未發現毒奶粉蹤跡。對此,工商部門有關人士解釋清查行動正在進行中,有可能是暫時沒有發現。 另外,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從化質監部門查處的一家面包廠糕點含三聚氰胺,所有產品已被當即查封并銷毀。該事件與毒奶粉是否有關聯,記者暫時未得到有關方面證實。 目前,廣州全城圍剿毒奶粉,有關負責人希望市民提供線索。 陜西:“毒奶粉”企業總經理被捕 昨天,陜西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渭南樂康乳業“毒奶粉”案件的偵辦情況。渭南市樂康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案件已被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偵破,3......閱讀全文
【長沙徹查南山毒奶粉】
承諾查明情況后將盡快向社會如實通報,并依法果斷處置 據新華社長沙7月22日電 湖南出產的名牌南山嬰幼兒奶粉在廣州被通報發現“含強致癌物”后,22日,湖南省長沙市組織食品安全、工商、質監等部門緊急行動,立即在“南山奶粉”生產現場開展徹查。 22日,有通報稱廣州市工商局在對市面上乳
“毒奶粉”未銷毀竟是技術原因
“毒奶粉”未銷毀竟是技術原因 沒人監督企業走完銷毀和處理最后一步 含有三聚氰胺的問題奶粉,到底是如何在“潛伏”一年多后重新出現在市場上的?新華社前日報道說,銷毀三聚氰胺奶粉很難,焚燒、生產水泥、填埋都遇到了問題,一些本該銷毀的問題奶粉竟在技術層面被擱淺,“沒有人監督企業走完銷毀和處理
澳奶農呼吁借新西蘭毒奶粉推進中澳自貿區談判
據澳報業巨頭Fairfax報道,近日發生的中國打擊新西蘭毒奶粉事件,給加速中澳自由貿易區談判帶來契機,澳洲奶農聯合會(Australian Dairy Farmers, ADF)已呼吁聯邦政府應借機盡快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ADF是澳奶農最高代表機構,保護全國14000多名奶
泰國、澳大利亞追查新西蘭“毒奶粉”
泰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泰國FDA)日前發布通告,要求所有奶粉生產企業在8日前報告他們是否使用了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可能受污染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澳大利亞也在繼續查找是否有涉“毒”奶粉在售。 多美滋泰國分公司4日已宣布召回5種可能受污染的奶粉產品。泰國FDA6日召集了所有奶粉生產企業和與之
銷售“吸毒”企業遭質疑?寧夏生產毒奶粉企業仍在營業
昨天陜西省公安廳通報,位列“黑名單”的渭南市樂康乳業有限公司3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但記者在調查時卻發現,同樣有“毒奶”流入廣州的寧夏吳忠市天天乳業有限公司(下稱“天天乳業”)竟還在做生意。 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一邊是衛生部門稱已有3種毒奶粉流入廣州市場,另一方面廣州超市
恒天然稱“毒奶粉”已經全部下架
8月7日,奧克蘭,恒天然公司首席執行官史畢根斯(左二)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布所有受污染產品已經停止銷售。 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7日聲稱,旗下遭肉毒桿菌污染的產品存貨已經全部下架,不再對消費者安全構成威脅。 稱消費者基本沒有危險 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在位于奧
乳制品協會:苯甲酸含量列入乳制品新標準
本報訊 針對國外某期刊關于“中國乳制品大多被檢出苯甲酸”的論文引發的新一輪乳制品安全風波,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日前發表聲明表示,在乳制品中檢出微量的苯甲酸屬正常現象。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聲明中表示,依據相關規定,苯甲酸不允許在乳制品中添加。但是,乳本身含有微量苯甲酸。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牛
液相色譜快速識別三聚氰胺
毒奶粉”事件,讓“三聚氰胺”這一陌生繞口的專業名詞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并自始至終在很多年影響著大伙兒對中國乳制品質量的信心,也讓氣相色譜儀在乳制品檢測制造行業嶄露了頭角。 毒奶粉”緊急事件后,國家標準全國食品安全應急規范性協作組、全國質量監管頭等大事產品質量檢測方法 規范性專業性委員會迅速做
乳制品分析設備
我國實施乳品加工業發展戰略的重點領域是針對制約我國乳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與設備,依據引進消化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科技攻關,爭取在技術和設備上取得突破,推動我國乳品加工業的科技進步。 隨著中國乳業的迅速發展,產品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已成為技術裝備先進、產品品種較為齊全、初具規模的現代化食品制造
恒天然奶粉事件再次證明食品安全是生產出來的
8月3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通報,新西蘭恒天然公司一工廠發現,其去年5月份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部分原料銷往中國。4日,經國家質檢總局確認,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了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污染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涉事企業均發表聲明表示,對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