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完成國家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平臺主體建設
中國2022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14日在北京舉行,對2022年工作作出五方面重點部署,在提升防震減災服務實效上,提出要穩步推進公共服務基礎工作,完成國家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平臺主體建設。 中國地震局2022年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 一是提升防震減災業務現代化水平。扎實推進地震科學實驗場、地震監測站網改擴建等國家重大項目立項實施;組織實施好《地震業務信息化重點任務(2022-2024年)》,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業務系統和平臺功能。 二是抓實抓細地震監測預報預警業務化建設。推進地震監測站網規劃建設,編制實施海洋地震觀測站網規劃;建立地震監測預報業務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地震監測站網總體運行監控;持續優化地震預報業務,加快構建重點區域主要斷層動力學模型,完善地震綜合概率預測業務;加快推進地震速報業務轉型升級,完成預警工程主體建設任務,健全監測預警管理制度、規范工作流程,加快形成地震預警業務;統籌推進構建緊急速報、自動......閱讀全文
2022年完成國家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平臺主體建設
中國2022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14日在北京舉行,對2022年工作作出五方面重點部署,在提升防震減災服務實效上,提出要穩步推進公共服務基礎工作,完成國家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平臺主體建設。 中國地震局2022年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 一是提升防震減災業務現代化水平。扎實推進地震科學實驗場、
加快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昨從省質量強省辦公室獲悉,《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已正式下發,要求至“十三五”末,我省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籌建的國家級檢測技術中心總數超過50個,在國家級標準驗證中心、認證技術機構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檢驗、檢測、標準、認證、計
佟星:加強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
21日上午,廣東全省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會議在佛山市召開。廣東省副省長佟星指出,廣東要加強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建設一批覆蓋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傳統產業、公共安全的高水平國家級質檢中心。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廣東省“十一五”質監工作,并對“十二五”和2011年工作進行部署等。佟星指
遼寧大力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針對中小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技術力量薄弱的特點,遼寧省近年來通過大力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有效地解決了許多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共性難題,成為中小企業成長的助推器。 從2002年起,遼寧省就已在傳統優勢產業內進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并于2006年進一步出臺具體辦法,明確
江蘇建設大型醫藥科技公共服務平臺
記者16日從正在南京舉行的“中國·江蘇首屆產學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談會”上獲悉,江蘇省科技部門和中國(泰州)醫藥城正聯手建設大型醫藥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據了解,建成后的服務平臺將對國內外醫藥企業、單位開放。 江蘇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科技資源共享,這不僅有利于節約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重慶質監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居西部前列
重慶市質監局堅持政事分開,推進資源整合,在全國省級質監部門率先推行技術機構改革,計量質檢院成為全市三大科技平臺之一;國家級檢測中心達到10個,居西部第二;實驗室面積達到10.3萬平方米,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完成技術裝備投入1.6億元,技術裝備總值達到2.53億元,比“十五”期末增
山東加快推進雙創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近年來,山東省不斷加快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聚集全社會各類創新資源,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一、強化創新孵化平臺建設,為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重點領域,推進科技園區、科研院所、高校、龍頭骨干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建設配套支撐全程化、創新服務個性化、創業輔導專業化的科技企業
工信部批準34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
為貫徹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根據產業基地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了34個工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該批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產業基地為企業提供共性和專業化服務的能力,不斷提升基地的發展質量和水平,推動工業加快轉型升級。
國務院:支持建設標準、檢測認證中心公共服務平臺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近日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通讀全文,并將其中多處涉及到質量領域、檢測認證行業,對生產企業帶來重要影響的內容進行摘編,機遇,就在這里。 首先在延長產業鏈,提升加工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方面,《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鼓勵電
首個國家公共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平臺落戶上海
12月14日,經國家認監委批準,首個國家公共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平臺示范區落戶上海浦東新區。該示范區將利用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政策,發揮浦東新區國際化程度高、產業集聚度強、服務業體系完善等優勢,重點發展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吸引國內外知名機構入駐,打造檢驗檢測、認證、科研、
福建省企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專項驗收
7月9日,受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委托,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組織專家召開福建省企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專項“福建省光電子晶體材料與器件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驗收會,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物構所有關領導和基地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加了驗收會。專家組在聽取基地主任葉寧研究員的工作匯報后
山東獲批建設首個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公共平臺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9日透露,山東首個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公共平臺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復建設,該平臺具備“檢測、咨詢、認證、培訓”四大功能,通過檢驗檢測高技術手段,為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據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科技處副處長賴凡表示,該平臺主要具有四大功能,即根據國際、國家、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滿月-瀏覽量大幅增加
教育部今天(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自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建設和應用進展有關情況。 教育部表示,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推出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三個資源平臺以及“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一個月以來,教育
“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落戶貴陽
4月24日,記者從貴州省質監局獲悉,“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將落戶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是繼上海市閘北區、寧波市高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等之后獲批的全國第14個創建示范區,是我國西部繼重慶兩江新區之后第二個獲批的創建示范區。 目前,貴陽國家高新區已出臺《貴陽國家高新區“十三
中國地震局:2021年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持續提升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2022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上獲悉,全國地震系統圓滿完成2021年全年各項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本次會議指出,2021年,地震系統堅持統籌推進防震減災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為防震減災服務取得顯著成效、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持續提升、震災防御基礎業務體系逐步形成、地震科
2017年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驗收結果公示
根據海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經組織驗收,現將2017年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驗收結果予以公示。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內容如有異議,可在公示之日起7天內,將書面意見和證明材料提交省科技廳。提出異議的單位和個人需分別加蓋公章和簽署真實姓名。 附件:2017年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驗收結
湖北省出臺《關于加強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
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下發《關于加強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十三五”末,全省經質檢總局批準籌建的國家級檢測技術中心總數超過50個,在國家級標準驗證中心、認證技術機構方面實現零的突破,基本建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體系。 《意見》
海南檢驗檢疫局:建設首個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日前,海南檢驗檢疫局與洋浦管委會簽署建設洋浦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合作備忘錄,推動建立轄區首個以政府為主導、以檢驗檢疫技術優勢為支撐的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滿足洋浦“一港三基地”外向型經濟對個性化、定制化技術服務的需要。根據《備忘錄》精神,該局將通過支持管委會統籌資源、支持檢驗檢疫實驗室加盟洋浦檢
地震局:2025初步形成防震減災現代化體系
中國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開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提出,要準確把握“十四五”防震減災發展形勢和發展思路,夯實監測基礎,加強預報預警,摸清風險底數,強化抗震設防,保障應急響應,增強公共服務,創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高質量
首個“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落戶申城
為全力打破目前我國沒有國際公認的檢驗檢測機構局面,使更多“中國造”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宣布:全國首個“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落戶上海閘北區彭浦鎮,打造國家級檢驗檢測產業“自貿區”。今天是第7個“世界認可日”(由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和國際認可論壇聯
山東首個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落戶高新區
日前,從省質監局網站獲悉,國家認監委已經發函正式批復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關于“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的申請。這意味著,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我省首個國家級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 據了解,“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是國家認監委落實 “十三五”規劃提出的關
國家認監委開展“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試點
國家認監委關于開展“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創建試點工作的通知 各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加強產業聚集地區公共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提高對中小企業檢測的便利化服務能力” 的精神和要求
哈工大“地面空間站”主體建設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56.shtm 近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打造的“地面空間站”——“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裝置主體建設已經完成,進入聯合調試試運行階段。據了解,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可以綜合模擬真空、低溫、粉塵、電
北京中關村創建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
近日,國家認監委發文正式批復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建“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成為繼上海市閘北區、寧波國家高新區、蘇州市吳中區、重慶兩江新區之后第5家獲批創建“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的地區。 國家認監委要求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按照國家認監委《關于開展“公共檢驗檢
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驗收
近日,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等單位共同建設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在京通過驗收。驗收會上,各參建單位分別介紹了項目建設總體情況及項目成果在商品溯源、工業互聯網、智能農業等領域
煙臺成立新材料產學研公共服務平臺
由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與煙臺德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煙臺經開區新材料產學研公共服務平臺近日成立。該平臺建立后,將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機構的成果轉化能力,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提升煙臺市新材料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煙臺德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田
沈陽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上線
日前,由沈陽市質監局籌建的沈陽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動。消費者、企業等有檢驗檢測方面的需求,可登錄該平臺(www.nqi-sy.cn),對接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就像在淘寶上購物一樣方便。企業和消費者還能在線發布檢驗檢測需求,等待檢測機構接單,尋找到最合適的服務提供方。 據介紹,該平臺擁
深圳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揭牌
12月2日下午,“深圳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中國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與此同時,物聯網平臺邀請物聯網方面的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召開了“2010物聯網高峰論壇”,共有100多家企業副總以上高管近3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及揭牌儀式。深圳先進院副院長許建國、深圳市科工貿信委
“全鏈條”監測提升防震減災現代化水平
今年是四川汶川8.0級地震15周年,也是蘆山7.0級地震10周年。在四川,地震科研觀測如何實現?如何提升防震減災現代化水平?近日,中新網記者探訪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監測中心站了解到,四川近年來通過“全鏈條”監測,不斷提升防震減災現代化水平。 400米深井打在斷裂帶上 實時監測地下流體異常 在
九江建成國內首個氡觀測儀檢測平臺-監測全球地震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記者來到了九江地震臺,這是一個坐落在九江卻監測著全球地震,為地震信息發布提供技術支撐,建有“氡檢測平臺”的國家臺站。 據了解,九江地震臺建成了全國首個地震監測氡觀測儀檢測平臺,該建設項目填補氡觀測儀檢測的空白,實現氡觀測儀檢測規范化、標準化。同時,為了提升防震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