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我國科學家發現光陰極“量子”材料
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理學院何睿華課題組連同研究合作者一起,發現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陰極量子材料,其性能遠超傳統的光陰極材料,且無法為現有理論所解釋,為光陰極研發、應用與基礎理論發展打開了新的天地。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相關論文《一種鈣鈦礦氧化物上的反常強烈相干二次光電子發射》,已提前在線發表于《自然》期刊。西湖大學博士研究生洪彩云、鄒文俊和冉鵬旭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學理學院終身副教授何睿華為通訊作者。攝影師鏡頭下,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陰極量子材料:鈦酸鍶。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在實驗中意外發現,紫外線照射到金屬表面電極上會產生火花。1905年,愛因斯坦基于光的量子化猜想,提出了對該現象的理論解釋。這標志著量子力學大門的正式開啟。由此,將“光”轉化為“電”的“光電效應”,以及能夠產生這個效應的“光陰極”材料,正式進入人類的視野。“這些光陰極材料基本上都是傳統金屬和半導體材料,大多數在60年前被發現。它......閱讀全文
世界首例!我國科學家發現光陰極“量子”材料
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理學院何睿華課題組連同研究合作者一起,發現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陰極量子材料,其性能遠超傳統的光陰極材料,且無法為現有理論所解釋,為光陰極研發、應用與基礎理論發展打開了新的天地。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相關論文《一種鈣鈦礦氧化物上的反常強烈相干二次光電子發射》,已提前
國際知名生物材料專家楊健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517.shtm ? 今年的7月6日,地球的平均氣溫達到了17.23℃(來源:美國緬因大學氣候研究所制作的網站Climate Reanalyzer),據說是地球上12.5萬年以來“最熱的
我科學家發現世界首個光陰極“量子”材料
近日,西湖大學理學院何睿華課題組連同研究合作者一起,發現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陰極“量子”材料,其性能遠超傳統的光陰極材料,且無法為現有理論所解釋,為光陰極研發、應用與基礎理論發展打開了新的天地。相關論文《一種鈣鈦礦氧化物上的反常強烈相干二次光電子發射》,已于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在線發表于《自
空心陰極燈結構及材料
?空心陰極燈,為了解決原子吸收法的實際測量問題,1955年由A.Walsh提出,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低壓輝光放電銳線光源,因為空心陰極燈發射銳線光源,滿足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條件,在原子熒光光譜法中,空心陰極燈也有應用,不過需要很強的空心陰極燈。空心陰極燈結構及材料陰極大多數為純金屬或合金,對于一些貴金
量子材料概念溯源
今天,量子材料(Quantum Materials)是大家熟知的物理名詞,對其的研究已經成為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科學前沿。人類從量子材料中獲取的知識必將是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材料科學、量子信息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橋梁和基礎。 最近美國Rutgers 大學教授、著名量子材料物理學家Sang-W
空心陰極燈的陰極內壁應襯上什么材料
1、材料:空心陰極燈的陰極內壁應襯上的材料,是待測定的元素的高純物質(金屬)。例如測定水中的鋅,空心陰極燈的陰極內壁應襯上高純的金屬鋅,所以具體稱為“鋅空心陰極燈”,簡稱:鋅燈;2、作用:空心陰極燈的陰極內壁材料的其作用是在負高壓的條件下,由于燈內的惰性氣體能夠激發內襯材料,就能產生其能級躍遷而產生
我國學者發現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陰極量子材料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2274353、11874053)等資助下,西湖大學理學院何睿華教授團隊發現了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陰極量子材料,其性能遠超目前已知的所有光陰極材料,突破了現有理論框架,為下一代光陰極的基礎理論、研發與應用奠定了基礎。研究成果以“一種鈣鈦礦氧化物的反常高強度相干
新材料如何實現“量子飛躍”
長期以來,人們對量子信息技術應用的關注一直集中在數據傳輸和加密等領域。新研究將目光轉向化學領域,使量子系統有望助力開發新藥和新材料等。研究人員最近使用量子計算機對簡單分子進行建模,實現新材料的“量子飛躍”,成為量子計算商用化的開始。 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日前將“材料的量子飛躍”列入20
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出體光伏材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體光伏材料,用其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成本低、效率高。4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研制出體光伏材料,其除了能利用紫外線的能量外,還能利用可見光和紅外線的能量,新材料的問世終于讓他們如愿以償。 新材料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德雷克賽爾大學的科學家攜手研
新材料“吃進”低能光“吐出”高能光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創造了一種新型材料,可吸收低能量光并將其轉化為高能量光。這種新材料由超小硅納米粒子和有機分子組成,能有效地在其有機和無機成分之間移動電子,可用于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更精確的醫學成像和更好的夜視鏡。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志上。新型材料將有機
新材料“吃進”低能光“吐出”高能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814.shtm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創造了一種新型材料,可吸收低能量光并將其轉化為高能量光。這種新材料由超小硅納米粒子和有機分子組成,能有效地在其有機和無機成分之間移動電子,可
室溫下量子材料實現“自旋”控制
科技日報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張佳欣)據《自然》雜志16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控制有機半導體中光和量子“自旋”相互作用的方法,即使在室溫下也能發揮作用,為潛在的量子應用開辟了新前景。幾乎所有量子技術都涉及自旋。電子運動時通常會形成穩定的電子對,一個電子自旋向上,一個電
院士出力,攻克量子點材料難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與其他科研人員合作,在量子點合成過程中引入晶格應力,調控量子點的能級結構,獲得了具有強發光方向性的量子點材料,此材料應用在量子點發光二極管(QLED)中有望大幅提升器件的發光效率。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
瑞典發現常溫磁性量子新材料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常溫二維磁性量子材料。此前,此類材料僅能在極低溫實驗室環境中展示。該材料基于鐵基合金(Fe5GeTe2)和石墨烯開發,具備單原子厚度,可用作自旋極化電子的源和檢測器,在超快速、低功耗傳感器應用以及先進磁存儲和計算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該材料可用于下一步發展
量子點材料:現狀、機遇和挑戰
量子點屬于一大類新材料——溶液納米晶中的一種。溶液納米晶具有晶體和溶液的雙重性質,量子點是其中馬上具有突破性工業應用的材料。 與其他納米晶材料不同,量子點是以半導體晶體為基礎的。尺寸在1~100納米之間,每一個粒子都是單晶。量子點的名字,來源于半導體納米晶的量子限域效應,或者量子尺寸效應。當半
光伏材料試驗機
光伏材料試驗機技 術 參 數光伏材料試驗機配? 置1.規格:QX-W400D2.精度等級:1級3.大負荷:5000N4.有效測力范圍:1/500-100/%;5.測力精度 :示值的±1%以內;6.試驗力分辨率,大負荷50萬碼;內外不分檔,且全程分辨率不變。7.有效試驗寬度:150mm8.有效拉伸空間
光介質材料的功能介紹
光介質材料是傳輸光線的材料。入射的光線經過折射、反射會改變光線的方向、位相和偏振態;還可經過吸收或散射改變光線的強度和光譜成分。傳統上常把光學材料限定為晶態(光學晶體)、非晶態(光學玻璃)、有機化合物(光學塑料)。
光伏材料拉力檢測設備
一、光伏材料拉力檢測設備使用范圍及技術說明:1、適用范圍:可進行金屬線材與非金屬、高分子材料等的拉伸、剝離、壓縮、彎曲、剪切、頂破、戳穿、疲勞等項目的檢測。可根據客戶產品要求按GB、ISO、ASTM、JIS、EN等標準編制,能自動求取zui大試驗力,斷裂力,屈服力,抗拉強度,抗壓強度,彎曲強度,彈性
謝偉全職加入西湖大學,為西湖大學“儲備”未來
謝偉 西湖大學供圖 曾經有人問過這樣一個無厘頭的問題:互聯網的傳輸帶寬,何時能夠超過快遞物流的運力“帶寬”? 荒誕的提問方式,毫不掩藏人們對互聯網速度的期待。 這種期待,同樣存在于謝偉的心里。“每當互聯網需要提速,都是我們光通信工作者施展能力的時候。” 5G、大數據、人工智能、
揭示生物材料十大新興趨勢,CAS、西湖大學聯合發布洞察報告
近日,美國化學文摘社(CAS)與西湖大學 (Westlake University) 合作發布了“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生物材料”洞察報告。這份報告重點介紹了水凝膠、抗菌藥物、脂質納米粒、外泌體,生物墨水,可編程生物材料,蛋白質基材料,自愈生物材料,生物電子材料,可持續生物材料的最新進展,它們正在重新
量子材料內首次測量電子自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52.shtm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成功測量了一類新型量子材料內的電子自旋,這一成就有望徹底改變未來量子材料的研究方式,為量子技術的發展開辟新途徑,并在可再生能源、生物醫學、電子學、量子計算機等諸多領
新材料可在室溫下進行“量子翻轉”
科技日報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開發出一種半導體材料,可在室溫條件下實現從導體到絕緣體的“量子翻轉”,有助于開發新一代量子設備和超高效電子設備。研究人員在只有一個原子厚的二維硫化鉭層中觀察到,支持這種量子翻轉的奇異電子結構以前只能在-37.8℃
電弧等離子體炬由于陰極材料怎么選擇?
根據不同的工程需要,可選用損耗程度不同的材料作陰極。如要陰極損耗盡可能小,一般采用難熔材料,但具體選擇材料時應考慮到所使用的工作氣種類。如工作氣為氬、 氮、氫-氮、氫-氬時,常用鈰-鎢或釷-鎢作陰極;工作氣為空氣或純氧時,可用鋯或水冷銅作陰極。
伊利諾大學研發新材料方案-有望促進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美國伊利諾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萊恩?馬丁(Lane Martin)認為,在設計下一代太陽能轉換系統之時,首先應該研發更能有效利用太陽能光譜的方案。” 馬丁表示:“這是一種全新的接近物質的基礎
光介質材料的定義和特性
光介質材料是傳輸光線的材料。入射的光線經過折射、反射會改變光線的方向、位相和偏振態;還可經過吸收或散射改變光線的強度和光譜成分。傳統上常把光學材料限定為晶態(光學晶體)、非晶態(光學玻璃)、有機化合物(光學塑料)。
基礎材料關系光伏電站未來
由青海省發改委聯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國際合作中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會共同主辦"國內電站高效可靠運營與光伏材料技術研討會"于2013年 8月13日在青海西寧隆重召開。此次會議邀請了來自政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金融機構、電力公司和杜邦公司在內的20余位行業專家和代表出席,共同探討大
上海微系統所與復旦大學成立“量子材料聯合實驗室”
江綿恒和朱之文共同為“量子材料聯合實驗室”揭牌 4月10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與復旦大學成立的“量子材料聯合實驗室”在復旦大學舉行了簽約和揭牌儀式。雙方進行了首次學術交流。 上海微系統所黨委書記齊鳴與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代表雙方簽訂了“量子材料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中科院上海
西湖大學,牽手頂尖985!
4月22日,西湖大學與南開大學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簽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西湖大學副秘書長田曉萍,南開大學副校長王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副校長王新生等出席并共同見證協議簽署
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啟用
4月18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首家掛牌的成果轉化基地——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在紫金港科技城云創鎵谷園區正式揭牌啟用。杭州市常務副市長、城西科創大走廊黨工委書記陳瑾,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共同為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揭牌。西湖大學供圖“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聯合入
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啟用
4月18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首家掛牌的成果轉化基地——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在紫金港科技城云創鎵谷園區正式揭牌啟用。杭州市常務副市長、城西科創大走廊黨工委書記陳瑾,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共同為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揭牌。“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聯合入駐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