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對鐵的需求與鐵的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繼之紅細胞內鐵缺乏。最終引起缺鐵性貧血(IDA ),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及其他異常。【診斷要點】1.一般貧血癥狀。2.特殊表現①舌炎、舌**萎縮、口角炎。②異食癖。③指甲扁平、無光易脆裂,重者可呈反甲(匙狀指甲)④鞏膜變薄發藍。⑤Plummer--Vinson或patterson-Kelly綜合征,表現為口角炎、舌炎、口腔灼痛、吞咽困難。3.引起缺鐵病因的相關癥狀。4.血常規①典型的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MCV<80fl,MCH<27pg,MCHC<320g/L)。②血涂片示紅細胞中心淡染區擴大,重則為環形。網織紅細胞正常。③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正常。④血小板計數正常,28%可減少,30%~60%可增高。補鐵后≤28天,血小板恢復正常。5.骨髓象: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紅系明顯,幼紅細胞形小,胞質少,核染色質致密。粒系和巨核系正常。成熟紅細胞中心淡染區擴大。鐵染色......閱讀全文
貧血是一類常見的疾病,是一類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多年以來貧血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重視,似乎貧血發病率不高,也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據最新調查顯示,雖然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大幅度提高,但在我國女性及未成年人口中貧血問題依然非常普遍存在。而缺鐵性貧血(IDA)或缺鐵性狀態的發病率就高達30%,農村地區甚
盡管國民生活水平提高,但營養攝取不均衡,一些年輕女性為瘦身節食,兒童偏食、老年人對飲食控制過于嚴格,我國貧血疾病持續高發,其中缺鐵性貧血所占比例最大。近日,一項中國缺鐵性貧血疾病負擔和診療現狀研究的重要成果被發現。研究發現,腎臟病患者的缺鐵性貧血患病率較高,在治療方法上靜脈注射鐵劑的療效優于口服
患者男性,63歲,四川人,因“面色蒼白、乏力、耳鳴、心悸2個月”于6月1日入院。患者于2個月前家人發現其面色蒼白,自覺乏力、易倦、嗜睡、頭痛、頭量、記憶力下降,上2樓即有心悸、氣促、眼花、耳鳴,且伴有食欲下降、腹痛、腹脹、惡心,起病以來小便量增多、夜尿每晚3~4次,每次量較多,但無飲水量增加,無發熱
中國科學院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學者合作,發現了我國中老年婦女缺鐵性貧血的易感基因。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遺傳學領域國際知名雜志《人類分子遺傳學》。 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和女性。鐵作為必需微量元素,由于其缺乏引發的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約占
貧血的診斷主要依靠檢查外周血的血紅蛋白(Hb)、紅細胞數(RBC)和紅細胞比積(Hct)。貧血的形態學分類需要借助紅細胞三個平均值等參數。網織紅細胞計數是每個貧血病人必須檢查的項目,它對于鑒別貧血的基本性質有重要意義。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血涂片紅細胞形態、大小等特征的觀察對貧血的鑒別診斷
貧血的診斷主要依靠檢查外周血的血紅蛋白(Hb)、紅細胞數(RBC)和紅細胞比積(Hct)。貧血的形態學分類需要借助紅細胞三個平均值等參數。網織紅細胞計數是每個貧血病人必須檢查的項目,它對于鑒別貧血的基本性質有重要意義。直方圖的觀察分析,血涂片紅細胞形態、大小等特征的觀察對貧血的鑒別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
時 間: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點:北京國二招賓館 主持人:王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辦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體包括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鐵強化醬油的有關信息,應大家的要求,我們今天下午舉辦這次鐵強化醬油信息共享會。首先
[摘 要] 目的:對比分析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者血常規檢驗的結果,總結其臨床價值。方法:選取血常規檢測結果56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抽取結果檢測正常60例,設為對照組,檢驗為缺鐵性貧血52例,設為觀察組A,檢驗為輕型地中海貧血34例,設為觀察組B,對比分析三組的血常規結
轉鐵蛋白包括血清轉鐵蛋白,乳運鐵蛋白和黑素轉鐵蛋白[1]。乳運鐵蛋白產生于粘膜上皮細胞,主要存在于分泌物如乳汁中,主要作用為抗氧化、抗菌和抗炎等;黑素轉鐵蛋白產部位未知,主要存在于黑色素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如軟骨、腎小管、肝上皮等,主要作用為促進組織生長[1]。與檢驗工作相關的主要是血清轉鐵蛋白。 1.
MPXI髓過氧化物酶指數對慢粒、類中性粒細胞白血病反應、骨髓異常增殖綜合征有價值,增高見于活動性中、高度惡性淋巴瘤MPO DEF髓過氧化物酶缺乏報警參數,以加號表示Imm Gran 未成熟粒細胞以加號表示,見于髓細胞白血病,化療,新生兒ANISO 紅細胞大小不等以加號表示,見于小細胞貧血,大細胞貧血
&nbs
一、患者資料一般情況下女性的缺鐵性貧血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女性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女性較男性對鐵的需求量較多,凡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因減肥、偏食因素導致的缺鐵性貧血非常普遍。男性中老年也有發生,而男性青年則比較少見,本病例患者即為22歲男性。該患者曾經在2005年底在我院進行過診治,目前病情加重
美國《世界日報》刊文稱,長期鐵質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或失血過多等,都有可能造成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的診斷,其判斷指標除血紅素外,還有血清鐵蛋白(ferritin)及血清運鐵蛋白(transferrin)等。缺鐵性貧血可能會出現疲倦、虛弱、頭暈、呼吸急促等癥狀,但我們不能只依癥狀來判斷是否有缺鐵
貧血(anemia)是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紅細胞容量低于正常的臨床綜合征。在一定容積的循環血液內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以及紅細胞壓積均低于正常標準者。其中以血紅蛋白最為重要[1]。 貧血的流行病學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依據1993-2005年世衛組織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信息系
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胡浩、楊榮榮)缺鐵性貧血是危害我國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據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0月31日在京發布的《中國缺鐵性貧血疾病負擔和診療現狀研究報告》顯示,腎臟病患者和孕婦的缺鐵性貧血患病率較高。 該研究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起,研究人員回顧了2006年至2011年間
一、 概述鐵缺乏癥(iron deficiency)是指機體鐵含量低于正常。鐵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指因鐵的需要量增加或/和鐵的吸收減少所致機體儲存鐵減少或耗竭,導致紅細胞生成障礙性貧血。IDA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貧血。注意IDA還不是最后的貧血病
缺鐵性貧血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貧血,主要由于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其主要治療手段為口服補鐵,多于治療1~2周后血紅蛋白逐漸上升,通常于治療3~4周血紅蛋白值達到正常。圖片來源于網絡 然而臨床上有一種缺鐵性貧血,以對口服鐵劑
(一)細胞直方圖的應用1.白細胞直方圖變化的臨床意義,前已述及,在進行白細胞計數時,細胞根據體積大小分配在不同計算機通道中,從而得到白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反之從圖形的變化可以會計被測血液中細胞群體的變化。這種變化細胞圖形并無特異性。比如中間細胞群可包括大淋巴細胞、原始細胞、幼稚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
貧血,一種非常常見的臨床癥狀,而諸多貧血中又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多見。說起缺鐵性貧血大家都司空見慣了,當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繼之紅細胞內鐵缺乏,就會引起缺鐵性貧血。但是,今天我們說的主角并不是它,它雖然有著和缺鐵性貧血一樣的外表,比如近乎一致的血液常規檢查結果和小細胞,低色素的
鐵是維持生物體生命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機體內鐵含量雖然很少,約占人體體重的0.006% ,但卻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時體內鐵負荷的多少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一、鐵代謝1、鐵的分布 鐵在人體內分布很廣,幾乎所有組織都含有鐵,以肝、脾含量最為豐富。健康人體
一、血清鐵(SI)測定意義血清鐵降低見于:⑴體內鐵總量減少。最常見于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缺鐵性貧血。⑵鐵丟失增多,如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失血。⑶鐵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哺乳期、嬰幼兒生長期。⑷鐵轉運障礙,如嚴重感染、惡性腫瘤、肝硬化等。血清鐵增高見于:⑴紅細胞破壞過多,如溶血性貧血;⑵鐵利用減少,如再生障礙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貧血就要補血。實際真是這樣嗎?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請關注—— 貧血就要補血。因此,一些補血藥、補血偏方十分盛行,有補血功能的紅棗、枸杞、當歸等中藥更是賣得很火。貧血真的就一定要補血嗎?筆者采訪了多位專家。 從醫學上看,生活中認識的貧血、補血與醫學上的貧血、
一、血清鐵(SI)測定意義血清鐵降低見于:⑴體內鐵總量減少。最常見于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缺鐵性貧血。⑵鐵丟失增多,如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失血。⑶鐵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哺乳期、嬰幼兒生長期。⑷鐵轉運障礙,如嚴重感染、惡性腫瘤、肝硬化等。血清鐵增高見于:⑴紅細胞破壞過多,如溶血性貧血;⑵鐵利用減少,如再生障礙
測網織紅細胞計數是反映骨髓紅細胞成長活性的簡單和重要的指標。網織紅細胞的定義是:無核、具有較高水平核糖體核糖核酸(rRNA)的成熟的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在骨髓中成熟需持續4天。成人在正常情況下,所有紅系細胞以網織紅細胞形式從骨髓中釋放。它們在外周血中完成最后成熟過程,大約24小時內可辨認。網織紅細胞計
在兒科門診常常遇到家長帶寶寶看病,述說孩子這一段時間來皮膚蒼黃,口唇、眼瞼蒼白,疲乏無力,食欲下降,嘔吐,腹瀉;或者煩躁不安,注意力下降等。有的較大兒童還出現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皮膚干燥,頭發干枯易脫發。給這樣的孩子檢查,一般沒有特殊體征,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發現小兒呼吸、心跳增快
全球約有四分之一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和女性。鐵作為必需微量元素,其缺乏引發的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約占總貧血人群的一半,是威脅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嚴重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近日,國際遺傳學知名雜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在線發表了中
作者:吳泰相、 秦莉、劉關鍵、李萍、李靜;一.診斷試驗相關指標的概念 1.驗前概率、驗后概率和預測值 無論診斷試驗在對疾病的診斷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重要,它的任務都僅僅是為臨床醫師作出對疾病的診斷提供證據。比如,常作為腫瘤等疾病的診斷金標準的病理學檢查結果,就是指病理學檢查結果是臨床醫師對腫瘤作出診
缺血性腦卒中通常是由血管阻塞引起的,約占中風的87%。簡而言之,缺血性腦卒中是在血管阻塞引起的腦血流嚴重減少或中斷后發生的。缺血性腦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永久性殘疾的重要原因。兩種誘栓因素,包括缺鐵性貧血和聯合口服避孕藥的使用均與腦卒中的患病風險增加相關,但其潛在分子機制尚不確定。缺鐵性貧血
病例簡史:老年女性,83歲,于20天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四肢乏力、面色蒼白,活動后有氣促,無頭暈、頭痛,無發熱、畏寒,無心悸、胸悶,無腹痛、腹脹,未予重視;4天前患者訴癥狀加重,伴有心悸、胸悶,納差、排黑便1次,無腹痛、腹脹,無排血便、惡心、嘔吐,經休息后癥狀無緩解。既往行胃畢II式切除術,伴關節腫痛
(1)鐵缺乏癥和缺鐵性貧血的定義、病因和分期1)定義 鐵缺乏癥是指機體鐵含量低于正常。鐵缺鐵性貧血是指因鐵的需要量增加或/和鐵的吸收減少所致機體儲存鐵減少或耗竭,導致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貧血。2)病因 ①鐵攝入不足;②鐵丟失過多。嬰幼兒、兒童及孕婦的缺鐵性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