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新生兒腸梗阻的相關介紹
1. 機械性腸梗阻多需外科手術治療,如新生兒因消化道畸形造成機械性腸梗阻,應手術修復畸形。 2. 動力性腸梗阻多行內科保守治療,針對原發病給予治療。一般均采用非手術療法如禁食、胃腸減壓;腎囊封閉可以預防嚴重腹脹。應用新斯的明促進腸蠕動。肛管排氣,小量2%肥皂水或小量3%氯化鈉溶液灌腸等刺激結腸活動,也有助于減輕腹脹。靜脈營養對各類動力性腸梗阻患兒非常重要。 3. 假性腸梗阻 胃腸道運動可以隨營養狀況的好轉而改善,隨著營養不良的發展而惡化。營養支持可使患兒能夠正常發育,減少并發癥,盡可能緩解癥狀。某些患兒需部分或全部胃腸外營養。......閱讀全文
治療新生兒腸梗阻的相關介紹
1. 機械性腸梗阻多需外科手術治療,如新生兒因消化道畸形造成機械性腸梗阻,應手術修復畸形。 2. 動力性腸梗阻多行內科保守治療,針對原發病給予治療。一般均采用非手術療法如禁食、胃腸減壓;腎囊封閉可以預防嚴重腹脹。應用新斯的明促進腸蠕動。肛管排氣,小量2%肥皂水或小量3%氯化鈉溶液灌腸等刺激結腸
治療乙狀結腸梗阻的相關介紹
結腸梗阻的治療包括基礎治療和手術治療。 (1)基礎治療:包括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貧血。腸道準備,用全腸道灌洗效果較好。了解主要器官功能,努力糾正;應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 (2)手術治療:對于右半結腸梗阻,施行右半結腸切除或回盲腸切除一期吻合較安全。對不能切除的右半結腸腫瘤行回腸與橫結腸吻合
非手術治療假性腸梗阻的相關介紹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可采取降低小腸擴張,使用抗生素,恢復胃腸正常蠕動功能和全胃腸外營養等綜合治療。 (1)飲食療法 要求低脂肪、低乳糖和低纖維素飲食。脂肪不超過40g,且最好為長鏈脂肪,乳糖不超過0.5g/100cal,纖維不超過1.5g/100cal。因為患者的癥狀和體征與小腸擴張程度密切
治療血運性腸梗阻的相關介紹
本病一經確診,必須立即處理。治療的主要目的為以迅速解除腸系膜血管阻塞、恢復腸管血供同時觀察并切除壞死腸管及系膜。 1.非手術治療 (1)積極控制感染。 (2)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 (3)補充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少渣飲食。 (4)給予患者解痙、止痛等藥物對癥治療。 (5
治療包膜內粘連性腸梗阻的相關介紹
包膜內粘連性腸梗阻治療以手術為主,距包膜基底1cm處切除包膜或切開包膜固定于側腹壁,有粘連、縮窄環充分松解,徹底解除梗阻使小腸解剖復位或附加腸排列等。絕大多數病人術后癥狀消失,少數病人遺留癥狀,可繼續服用潑尼松、維生素B1治療可緩解癥狀。術中應仔細觀察腸管與腫塊的關系,切忌包膜內小腸整塊切除或誤
手術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的相關介紹
(1)手術指征 ①有腹膜炎癥狀,腹腔穿刺陽性。 ②腹痛陣發性轉為持續性并進行性加重,嘔吐頻繁。 ③腹脹較重,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經治療4~8小時無好轉。 ④便血。 ⑤體溫突然上升,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⑥X線檢查示完全性梗阻或有氣腹者。 ⑦腹部腫物硬且大又多,估計包塊不能自行散
治療新生兒低鈉血癥的相關介紹
1.病因治療 積極治療原發病。 2.失鈉性低鈉血癥 以補鈉為主,腹瀉所致的低鈉血癥常伴脫水,應同時補鈉和糾正脫水。 3.稀釋性低鈉血癥 主要限制水的入量,增加水的排出,使血清鈉和血漿滲透壓恢復正常。可使用利尿藥增加水的排出,對嚴重稀釋性低鈉血癥可適當補鈉,但不能糾正過快。腎衰竭者可進行
治療新生兒氣胸的相關介紹
無癥狀氣胸和自主呼吸狀態下輕度有癥狀氣胸可臨床密切觀察而不需要特殊治療。如無明顯的呼吸窘迫和進一步的氣體漏出,漏出的氣體常在24~48小時吸收。如臨床狀況急劇惡化或血流動力學受影響時,可緊急進行胸腔穿刺,如氣體持續漏出可采用閉式引流。對于張力性氣胸如果一般閉式引流仍不能奏效,則可施行胸腔連續吸引
關于新生兒腸梗阻的基本介紹
新生兒是指從臍帶結扎到生后28天內的嬰兒。新生兒腸梗阻(是指新生兒腸腔內容物的正常運送受阻,導致部分或完全不能通過,引起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亂。發病率高于1‰,是新生兒急腹癥的主要原因,也是圍產期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療新生兒溶血病的相關介紹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當血清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應及時進行光療。光療標準是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有無并發癥而制定的不同光療標準。對高膽紅素血癥者應采取積極光療措施,降低血清膽紅素,以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并連續監測血清膽紅素,光療無效者應進行換血治療。 2.藥物治
治療新生兒低溫癥的相關介紹
新生兒低溫癥的處理原則包括復溫、控制感染、保證充足熱量供給、糾正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糾正器官功能障礙等。 復溫是治療新生兒低體溫的主要措施,復溫應逐步進行,復溫過程中,應密切監護患兒的生命體征。常用新生兒暖箱,復溫速度每小時提高溫度1℃,體重越小、胎齡越小,復溫速度越慢。其他可用輻射搶救臺、
治療新生兒低體溫的相關介紹
1.復溫 逐漸復溫,體溫愈低,復溫愈應謹慎。復溫過快可造成休克、抽搐或呼吸暫停。慢復溫適用于輕度低體溫兒,即置患兒于一溫暖的室內,并以溫毛毯或小被包裹。并可望于12~24h內恢復到正常體溫。 重度低體溫者,慢復溫常無效。目前多主張外加溫,進行主動復溫,以減少低溫對機體的損害。 (1)溫毛毯
治療低位腸梗阻的介紹
1.非手術治療 (1)禁飲禁食,給予患者胃腸減壓。 (2)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必要時給予患者營養支持。 (3)應用廣譜抗生素,并聯合應用針對厭氧菌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以預防或治療腹部或肺部感染。 (4)根據病情需要給予患者鎮靜、止痛、解痙藥物,但止痛劑的應用要遵循急腹癥治
關于新生兒腸梗阻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清鉀、鈉、氯,尿常規、便常規等。梗阻早期一般無異常發現。 2. X線檢查 胃腸鋇餐透視是除外機械性腸梗阻的重要手段。動力性腸梗阻,可見近段腸管擴張及鋇劑停滯不前的現象,攝立位及臥位平片可見小腸及結腸均勻擴張充氣,有
治療新生兒膿皰病的相關介紹
1.注意新生兒的皮膚清潔衛生,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并對嬰兒室、患兒的衣物等進行消毒。 2.盡早應用有效抗生素,常用藥物有青霉素、新型青霉素Ⅱ、氨芐西林、頭孢唑林、頭孢拉定,紅霉素等。 3.加強支持療法,多次少量輸全血、新鮮血漿。 4.局部治療,在無菌情況下,剪除已破的皰膜,濕敷或清洗創面。
治療新生兒肝脾腫大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注意營養,加強護理,預防感染。 2.保肝治療 葡醛內酯、谷胱甘肽、輔酶A、維生素C、三磷酸腺苷等。 3.病因治療 針對病因給予特異性治療,如抗感染、糾正心力衰竭、治療溶血或貧血等。
治療新生兒心肌炎的相關介紹
1.治療原則 尚無特效治療。治療應包括吸氧、糾正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控制心律失常及支持療法等綜合措施。 2.治療方法 (1)充分休息 避免對患兒的過度體檢和護理操作,盡可能減少刺激,保證休息。 (2)積極的保護心肌 可以使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量合劑、磷酸果糖、中藥黃芪、丹參等。 (3
治療新生兒ABO溶血病的相關介紹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當血清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應及時進行光療。光療標準是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有無并發癥而制定的不同光療標準。 2.藥物治療 (1)靜脈用丙種球蛋白 早期應用臨床效果較好。 (2)白蛋白 增加游離膽紅素的聯結,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3.換
治療新生兒結膜炎的相關介紹
治療細菌性結膜炎,可使用多黏菌素、桿菌肽、紅霉素、四環素的混合眼膏。由于50%以上的沙眼衣原體結膜炎患兒合并其他部位的感染,因此應口服紅霉素。單純皰疹性結膜炎用三氟尿苷眼膏或眼液、皰疹凈眼膏治療,由于病毒易擴散到腦或其他器官,嬰兒可給予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新生兒不用糖皮質激素類眼膏,因為糖皮質激
治療新生兒淚囊炎的相關介紹
首先采用保守治療,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藥水,同時向鼻淚管方向對淚囊進行按摩,每日2~3次,有可能將先天膜或上皮屑沖開。如此法無效時可行淚道沖洗,以沖破阻塞,再不能奏效時才考慮做淚道探通術。
治療新生兒嘔血和便血的相關介紹
消化道假性出血,避免相關因素即可。消化道真性出血,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應予如下處理: 1.禁食 當發生消化道出血,一般應予禁食,以免加重出血。但明確為牛奶蛋白過敏所致少量間斷便血時,更改特殊配方奶即可。 2.糾正貧血 對輕中度貧血者,僅給予補鐵治療即可,治療中嚴密觀察血常規及網織紅細
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的相關介紹
1.復溫 對體溫稍低者(34℃~35℃)可用預熱的衣被包裹置于25℃~26℃室溫中,加用熱水袋、熱炕、電熱毯包裹或母懷取暖等方法,體溫多能很快升至正常。對體溫明顯降低者(≤33℃),有條件者可先在遠紅外輻射熱保暖床快速復溫,或暖箱復溫,溫度高于患兒皮膚溫度1℃,隨著患兒體溫升高,逐漸升高床溫,
治療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相關介紹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未結合膽紅素經光照后可產生構形異構體、結構異構體和光氧化作用的產物,其中以結構異構體的形成最為重要,它能快速從膽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過肝臟代謝,是光療降低血清總膽紅素的主要原因。 目前國內最常用的是藍光照射。將新生兒臥于光療箱中,雙眼
治療新生兒衣原體感染的相關介紹
新生兒眼炎早期經適當的治療,一般不會發生并發癥,但可見到慢性持續性病例,反復發作可有瘢痕形成,導致視力喪失。衣原體對紅霉素類敏感,在無法排除支原體或軍團菌感染時可選用紅霉素。 1.衣原體結膜炎和肺炎均首選紅霉素,分3次口服,共用14天。口服困難或重癥可靜脈用藥。全身用藥可肅清鼻咽部衣原體,眼淚
治療小腸梗阻的基本介紹
當確診為小腸梗阻時,應立即施行手術治療。手術時間越早治愈率越高。手術前后應采用補充能量、液體、調整酸堿平衡療法,全身應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等其它對癥療法。術后禁食5~6天,以靜脈輸液維持機體正常代謝,然后給予流食,直至恢復常規飲食。術后對病人加強護理。
關于腸梗阻的治療方式介紹
1.粘連性腸梗阻 (1)非手術療法 對于單純性、不完全性腸梗阻,特別是廣泛粘連者,一般選用非手術治療;對于單純性腸梗阻可觀察24~48小時,對于絞窄性腸梗阻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一般觀察不宜超過4~6小時。 基礎療法包括禁食及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防治感染及毒血癥。 (
新生兒腸梗阻的病因分析
根據梗阻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機械性腸梗阻和麻痹性腸梗阻兩類。前者臨床最常見。 1. 消化道畸形 胚胎發育階段發育不全導致新生兒消化道畸形可造成機械性腸梗阻,如先天性腸閉鎖、先天性腸狹窄、十二指腸閉鎖、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腸粘連等。 2.動力性腸梗阻 新生兒還可因腸管神經功能異
如何診斷新生兒腸梗阻?
根據新生兒自出生后即開始有腸梗阻癥狀、結合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多可明確診斷。腸梗阻的診斷應判斷是否腸梗阻、是機械性腸梗阻還是動力學腸梗阻、是單純性腸梗阻還是絞窄性腸梗阻、是完全性腸梗阻還是不完全性腸梗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腸梗阻等。
治療新生兒泌尿系感染的相關介紹
1.藥物治療 新生兒泌尿系感染的治療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尿細菌培養結果出來之前,采用氨芐青霉素、頭孢菌素等治療。根據藥敏試驗調整用藥。 2.一般治療 保持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如果反復感染,經久不愈,要考慮泌尿系統畸形的可能。
治療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的相關介紹
足月產和早產兒的血小板計數低于100×109/L屬不正常,需要輸血小板。而早產兒或有并發癥的病兒即使血小板計數較高,仍可能因出血需要輸注血小板。 血小板減少的發病因素極為復雜,而且癥狀也會因不同機體素質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為治療該病增大了難度,有多種治療方案可選。 1.血液制品輸注 當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