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熱性鑒定是進行水稻耐熱種質資源評價和利用的基礎,耐熱性鑒定方法的科學性是準 確評價及利用耐熱種質資源的關鍵。水稻在整個生長發育進程中對高溫最敏感時期為開花期。抽穗開花期的高溫試驗表明,日最高溫度35e為水稻熱害的臨界溫 度;在產量構成因素中,結實率對高溫最敏感。該研究以30個對高溫耐性程度不同的水稻材料及較耐高溫的T226和對高溫敏感的T219為對照材料,利用人工氣候室模擬自然條件下的高溫環境,開展水稻耐熱性鑒定方法研究,為水稻耐熱性種質資源的科學評價和利用提供指導。 在各供試材料見穗時,將每材料中的2缽移置到人工氣候室中作高溫處理;在人工氣候室中各材料隨機排列,且每天重新隨機排列1次,以消除位置引起的誤差; 每材料中其余的2缽仍放在自然條件下生長,作為對照。材料處理7d左右,全部稻穗抽出并開花完成,從人工氣候室中移出,放回自然條件下生長。 該研究利用溫度、光照和濕度均可控制的人工氣候室,對具有不同耐熱性的水稻材料在其抽穗......閱讀全文
水稻種質資源的評價和利用離不開水稻耐熱性的鑒定,準確科學的鑒定方法是對該特性進行 研究的關鍵。在長期的種植過程中發現,水稻在開花期對對高溫最為敏感,在水稻抽穗開花期日最高溫度35度是其熱害的臨界溫度,結實率對高溫最敏感。以30 個對高溫耐性程度不同的水稻材料及較耐高溫的T226和對高溫敏感的T219
對于水稻耐熱性的鑒定是對其進行耐熱性種質資源評價的基礎,而選擇準確的科學方 式,是準確評價及利用耐熱性種質資源的關鍵。水稻在整個生長發育進程中對高溫最敏感時期為開花期。抽穗開花期的高溫試驗表明:日最高溫度35e為水稻熱害 的臨界溫度;在產量構成因素中,結實率對高溫最敏感。人工氣候室是在該類研究中有著
遷移到筑波的林業試驗場, 已建造了許多新的科研設備。人工氣候室就 是其中之一, 人工氣候室的別名, 叫人工氣侯調節器或生物環境調節器, 是一種調節控制生物環境的設備, 人工氣候調節器主要研究對象是植物, 生物環境調節器研究各種生物為目的。林業試驗場的人工氣侯室, 能夠調節控制溫度、濕度、光三個重要因
人工氣候室是一類可智能控制溫濕度等環境,通過人工模擬自然界氣候環境的設備總稱。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氣候室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并演化成了智能型 人工氣候室。利用人工氣候室可以不受地理、季節等自然條件的限制,模擬人類需要的各種
當前我國環境破壞嚴重,正在面臨著嚴重的沙漠化危險,而利用人工氣候室模 擬沙漠地區氣候環境,可以在實驗室中就能復現沙漠地區的環境狀況,進而通過環境參數的可控調節,系統的研究這類地區我們所關心的問題。其中就包括荒漠植被 的維持機制與水資源的可循環利用、風沙動力學與綠洲防護模式、綠洲生態建筑與太陽能的高效
南方多種植水稻,為了糧食的增產增收雙季稻和三熟制發揮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在后季稻抽 穗開花期容易遇到冷空氣,導致減產。低溫天氣對后季稻開花結實的危害程度不同,一是低溫陰雨天氣,減產最多;二是低溫陰天天氣,減產較少,三是低溫晴朗天 氣,減產甚微。為了發揮三熟制的增產潛力,必須著重研究低溫對后季稻開花結實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個面向”為線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發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果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成果10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人工氣候室的應用及分類 工氣候室常用于研究環境條件對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也可用于某些生物的栽培、馴化、育種等工作。其規模及可控條件則根據需要確定。小型的稱“人工氣候箱”。 它是一種能夠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室內模擬與生物或人類密切相關的各種自然界氣象條件的實驗設備,能根據不同的需求對其進行
智能人工氣候室是理想的環境試驗設備,常用于種子發芽、育苗等項目,為農業育種研究帶來的作用“功不可沒”。因為設備能準確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指標,所以在使用智能人工氣候室的時候,最好能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智
水稻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低溫和光照不足,由此引起種子發芽不良、爛秧、幼苗生長緩慢、生育萎縮、發生葉赤枯、穗尖穎花退化、生育期延遲、不育、成熟不良等冷害,最終導致產量減少。根據水稻冷害所發生的特點,冷害分為障礙型冷害、延遲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影響水稻生產的冷害在水稻的不同生育階段都會出現,冷害
我國旱作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 52.5%, 如何抵御干旱是我國旱地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改善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在農業與資源環境領域的科技項目中,以土壤—植被—大氣界面水分傳輸、植物和植被群落 水分的水分生理生態、植被恢復與干旱環境的關系等始終是科學研究的核心問題,而自然環境的復雜多變及不可重顯性限制了研
植物的生長受外界自然氣候,如溫度、濕度、光照度等的影響很大,因此要確保作物的生長安全,提升現代農業生產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那么就必須要明確不同作物 最適宜的各項氣候環境參數。而不斷變化的、互相作用的自然環境使得人們幾乎不可能分析不同的氣候因
以往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種子生長試驗的時候,容易受到各項因素的影響,而現在借助智能人工氣候生長室,大大縮短了種子研究的周期,提高了種子研究的效率和效益。 以往自然環境對于種子研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無法實現在其他條件
人工氣候室在現代生物研究實驗室中幾乎是必不可少的環境模擬設備,主要作用是為動、植物的良種選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而且利用人工氣候室能加速生物的世代繁育,縮短試驗周期,培養出均一整齊的生物材料。這是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生物培育所無法比擬的。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工氣候室正在向著自動化和精細化的方向
人工氣候室可以不受地理位置,季節條件等外界自然條件的限制,因此在進行植物的栽培等的時候,可以大大縮短研究的周期,是科研、教學和生產中的一種重要設備。人工氣候 室是一種密閉的、與外界隔離的環境調控設備,可以人工控制溫度、濕度等。控制平臺、空氣處理機組和被控環境實驗
隨著農業研究的精密性和要求越來越高,人工氣候室等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植物生理和農業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人工氣候室幾乎是其中的必備設備,因為它的應用為相關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條件,保證了植物等的生長、發育。因此可以說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是與人工氣候室中的研究
我國地域遼闊,海拔1km以上的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2/3以上。隨著“西電東送、 南北互供”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會有更多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跨越高海拔、污穢地區。海拔升高,氣壓降低,絕緣子污閃電壓降低。由污穢引起的絕 緣子閃絡事故造成的損失巨大,因此國內外對低氣壓下絕緣子污閃特性開展了大量
人工氣候室是模擬自然環境的大型設備,研究人員常把它用在植物生長試驗中,通過控制其中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觀察并記錄植物的生長動態。但是實際上人工氣候室的應用領域有很多。它不僅用于植物研究,也常用于動物研究,它可以為動物的良種選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另外,還可以用于研究生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8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于1月2日在京揭曉。其中,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我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三號”原型機首次亮相、我國水稻
近年來,隨著溫室控制技術的完善和發展,智能人工氣候室等設備大量的運用到了對植物的研究當中,而智能人工氣候室在控制算法、光源配置、智能傳感和變頻控制等方面也充分顯示出它的精確度和先進性能。 龍眼是熱帶地區重要的水果品種,具有營養豐富,滋補效果佳等
在自然界中生長的植物,都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在很多地區,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如果要開展與植物環境相關的生長研究,只能是等待合適的時間,如此的低效率,無疑會制約農業領域生命科學科研工作的開展。因此為了實現一年四季,不分地域的高效開展科研工作,同時嚴格控制環境參數,現代農業研究中引入了人工氣候室,它是
隨著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業培養工作的需要,人工氣候室等新技術在農業生產和研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工氣候室可以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已成為工業控制技術研究的熱點。而現代研發的智能人工氣候室不僅能夠為植物培養創造條件,而且實行了人工智能控制,在提高了控制精
茄子是農民每年都會種植的蔬菜,然而不同農民種植出來的茄子產量及品質都會有很大的差異,因為不同生長環境及不同的水肥管理方式對作物的產量會有一個很大的影響,下面內容通過智能人工氣候室研究茄子對溫度的要求。 通過智能人工氣候室研究得
zui近在使用土壤水分監測系統記錄研究土壤溫度及土壤水分的復合條件對秧苗生育及各種特性的影響,同時也結合研究了這些秧苗在低水溫條件下插秧后的低溫成活性。 在1968, 1969兩年期間,按同一設計進行試驗,試驗各處理列于下表:溫度條件6個處理,土壤水分條件4個處理,合計共24個處理。供試品種為
最近在使用土壤水分溫度記錄儀記錄研究土壤溫度及土壤水分的復合條件對秧苗生育及各種特性的影響,同時也結合研究了這些秧苗在低水溫條件下插秧后的低溫成活性。在1968, 1969兩年期間,按同一設計進行試驗,試驗各處理列于下表:溫度條件6個處理,土壤水分條件4個處理,合計共24個處理。供試品種為農林25號
溫度、濕度和光照,是植物生長中重要的氣候三要素,在林木的栽培中,如果自然光源因一年四季日照長短、太陽高度不同,以及天氣陰晴的變化、光照強度難以保證,所以現在多采用人工光源,借助的主要設備是智能人工氣候室。智能人工氣候室是環境控制科學領域中的必備設備之一,常用 于研究溫度、濕度和光照對供試對象的生長、
花生是我國主要油料經濟作物之一,在我國擁有較大面積的種植。然而不同農家種植出來的花生產量會有較大的差異,因為他們選擇的土壤不同、以及對花生田間的管理方式也不同。花生種子從播種到結果對生長環境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比如溫度、水分、光照等等。下面內容通過植物生長人工氣候
“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農業領域一馬當先。”10月16日,在南京舉行的2016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主會場活動上,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指出,要實現到2030年全球零饑餓的目標,就必須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糧農組織預計到2050年,全球糧食產量需要增加約60%,才能滿足全球近
金線蓮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它的根、莖、葉都可以入藥,是非常珍惜的藥材。但是由于人為的破壞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金線蓮越來越少。如今,人們想要栽培金線蓮都是通過植物生長人工氣候室進行栽培。通過植物生長人工氣候室的研究發現,金線蓮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本文研究光
稻谷儲藏過程中,會由于儲藏環境的影響,導致米質劣變、發芽率下降等,而這也一直是困擾生產、儲運和經營部門而又難以克服的問題, 由此造成我國糧食儲藏損失平均達3.05%, 每年損失糧食近50億kg[ 1] ;而稻谷作為種子在儲藏過程中因活力下降每年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并且還會影響幼苗的生長狀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