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4月14日,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 這位負責人說,4月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39個城市中,有4個城市出現重度污染,較4月13日減少9個,無嚴重污染城市。與4月13日相比,北京、廊坊、邢臺3個城市空氣質量仍維持重度污染,濰坊市由中度污染轉為重度污染;天津、石家莊、濟南、保定、淄博等10個城市由重度污染轉為中度或輕度污染,污染程度有所緩解。北京市為區域內污染最重城市,PM2.5日均值濃度為220微克/立方米,AQI值為270,空氣質量屬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均為PM2.5。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截至4月15日10時,京津冀及周邊39個城市中,張家口、濰坊、臨沂等5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屬重度污染,無嚴重污染城市。與4月14日同期比較,污染程度有所緩解,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109......閱讀全文
京津冀區域、東北區域、長三角區域中北部及西北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華南區域以優至良為主,西南區域以良為主;臭氧將成多地首要污染物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以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如下: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東北、長三角、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8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如下: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10天,前期受降水過程和弱冷空氣影響,大氣擴散和濕清除條件總體有利,區域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7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1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 未來10天,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為不利,受高溫和紫外輻射增強影響,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O
25日,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3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霾橙色預警繼續拉響。 中央氣象臺也發布今年首個霾橙色預警。截至25日10時,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有58個城市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23個城市為嚴重污染。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此大范圍、長時
“太原市污染指數:102.0;空氣質量: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這是12月10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官網公布的太原市空氣質量日報數據。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截至12月9日環保部數字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了重污染狀況,一場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
有人覺得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燃放鞭炮,而是重污染企業、汽車尾氣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放幾掛鞭也沒什么。那么,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究竟有什么樣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市環保專家通過實驗和往年的數據給出的結論。 白天蔚藍的天空無邊無際,夜晚的繁星點綴更是為節日錦上添花……不少市民對去年
12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全國六大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12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12月中下旬,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21-24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局地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污染;19-21日以及23-25日,汾渭平原
天津:大型鋼企頂風排污 2月24日,在天津市津南區,某大型鋼鐵企業渣石存放點(右側)在排放煙霧。當日,連續多天被霧霾籠罩的天津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發布III級(黃色)重污染天氣預警。依照規定,預警發布后,重點排污工業企業應當限產,工地土石方作業停止,垃圾、秸稈等廢棄物焚燒也被禁止。然而
昨日,我市遭遇最近一個月以來第3次重度污染。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從昨天上午一直到下午2時許,主城空氣質量指數(AQI)一直在200以上,達到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監測數據顯示,昨天上午10時,主城空氣質量指數為201,空氣質量類別為重度污染。之后空氣污染程度繼續加重,下午1時上升
昨天上午10點,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宣布將本市空氣重污染預警由黃色升級為橙色。這是自今年3月31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后,首次啟動橙色級別的預警,也是今年首個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周三凌晨起,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本市空氣質量將轉為優良水平。 □發布 城六區PM2.5一夜飆升7倍多
近日,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6月中上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6月上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總體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受持續高溫和近地面偏南風輸送影響,京津冀大部、山東大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1月26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28日,灰霾面積擴大到53萬平方公里,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數量增加到23個。截至29日上午,重污染過程仍在持續。環境保護部已派出督查組赴相關地區進行現場督查。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計,16日開始,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空氣質量將出現中至重度污染,其中北京、河北等地將有重度污染。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報顯示,16日,中國華北地區北部、華東地區、東北地區大部、西北地區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東北局部和華北南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西北局部受沙塵天氣影響,
3月15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全國六大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3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3月中下旬,我國南方地區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華東內陸、華南兩廣和西南四川盆地可能出現輕度污染;北方地區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17日-19日京津冀中部可能出現
連遭三日“霾伏”后,昨日,成都空氣質量終于呈現好轉趨勢。 受逆溫影響,早晨8時監測數據顯示,8個國控監測點全部“淪陷”,空氣質量指數級別顯示五級重度污染;9時起,空氣質量逐步好轉,重度污染點位數量下降;14時,除沙河鋪點位仍然保持五級重度污染外,其他7個點位均顯示四級中度污染和三級輕度污染
昨日,前門大街,北京持續出現大霧天。監測顯示,昨日北京空氣質量達輕度污染。 提問:有市民說,“我感覺空氣污染挺重的,整個天空都霧蒙蒙的,很"臟"。為什么監測只是輕度污染?” 回復:市環保監測中心專家介紹,市民對空氣質量的判斷都直接來自于感官,而政府發
秋高氣爽的北京城。 今年以來,災害天氣頻繁出現,人們開始對環境給予更多關注。近期,一組美國華盛頓市藍天白云照片與北京市陰沉灰暗照片的對比照片在網絡上盛傳,有網友懷疑,如此大的反差說明我國空氣質量監測標準過低。 日前,北京市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將把細粒子納入日常空氣質量
生態環境部29日在官網通報3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通報稱,3月上半月,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出現區域性重度污染可能性較小,受揚塵和浮塵影響,新疆南疆局地可能出現持續中度或以上污染。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3月上半月,區域北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輕度至中度污
記者2月23日從環保部獲悉,22日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33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0個城市為嚴重污染。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三大原因造成中國近期大范圍空氣重污染。 環境保護部衛星遙感監測表明,22日中國
4月中旬以來,東莞市持續受到污染天氣侵擾,昨日,東莞市環保局公布的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方案初稿透露,東莞擬在今后空氣質量一旦出現中度以上污染便啟動空氣質量預警。 根據全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按新的空氣質量標準評價,截至4月16日,今年106天內全市出現輕度以上污染天數為31天,24小時AQ
生態環境部16日晚通報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據悉,5月中下旬,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北京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日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以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空氣質
昨天傍晚,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啟動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今天白天,本市的空氣質量預計達到中重度污染水平,明天空氣質量也不太好,大概在輕度到中度污染程度,市民出行要注意防范。 昨天,弱冷空氣對污染物的清除比較緩慢。上午8時,只有西北部的PM2.5濃度降到了3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達到一級優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2016年3月2日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及未來趨勢預測結果。3月2日,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146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其中,13個城市空氣質量屬重度及以上污染級別,污染較重區域主要為京津冀區域。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中,唐山、秦
截至6日,哈爾濱市新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發布已有一周。在這一周中,除了昨日是“好天”外,其余6天都是污染天。6日,哈爾濱市12個空氣質量指數監測點中有6個點位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省農科院、宏偉公園、學府路3個監測點達到重度污染。在這樣的空氣質量之下,老年人、兒童和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市民均應停止戶
昨天,“頑固”的霧霾繼續籠罩京城,市氣象臺下午發布了大霧橙色預警信號,這是大霧預警信號中的第二個等級。全市35個監測站點中,33個站點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嚴重污染級別。此次污染與1月10日那次略有不同,污染物空間分布相對均勻,復合型污染特征非常明顯。 實時數據 33個站點指數瀕
出臺應急預案,旨在盡可能減緩持續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的污染程度。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曉玲)廣東首個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佛山市空氣質量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出臺,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或等于201,即重度污染時將啟動預案。當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臭氧時,將在區域內主要媒體發布健康防護警示
從9月30日開始到10月7日,八天的中秋、國慶假期成為名符其實的旅游黃金周,但是八天長假期間擁入島城的旅游車輛不僅讓城市交通備感壓力,空氣質量也開始頻頻“爆表”,青島從10月1日起首發 PM2.5監測數據,根據七天
民生調查 這幾天,空氣質量、霧霾、PM2.5成了備受社會關注的焦點。1月13日,沈陽市空氣質量指數達到279,空氣質量狀況為中度重污染,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霧霾天到底是怎么“來”的?如何做才能盡最大可能減小危害?隨著環境信息披露越來越公開,更多的環境專
本報訊(記者李林娜)11月5日,蘭州的天空變得灰蒙蒙一片,煙塵籠罩著整座城市。記者獲悉,當日蘭州空氣質量達到中度污染,在國家環保部當日公布的全國120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中排名倒數第一。 11月5日,蘭州上空漂浮著一層灰塵,透過浮塵照在地面的陽光也顯得無精打采,天空看不到一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18日,京津冀區域大氣擴散條件較為不利,京津冀北部以輕度至中度污染為主;京津冀中南部以中度至重度污染為主。19日,擴散條件略有改善,京津冀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京津冀中南部以輕度至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