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16日晚通報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據悉,5月中下旬,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北京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日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以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了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5月中下旬,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16日,區域整體大氣擴散條件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17~18日,大氣擴散條件逐步改善,區域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現短時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和O3。19~24日,大氣擴散條件總體有利,區域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O3。
北京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質量以良為主。其中,16日,大氣擴散條件較一般,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17~21日,大氣擴散條件持續較好,空氣質量以良為主,首要污染物為PM2.5和O3。22日,大氣擴散條件略有轉差,空氣質量為良至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和O3。23~25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空氣質量以良為主,首要污染物為O3。
東北、長三角、華南、西南、西北區域整體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以良為主,四川盆地在中旬和下旬分別有一次臭氧污染過程,云南、西藏、貴州局部可能出現輕度污染,新疆南疆盆地、甘肅河西地區等可能受沙塵影響,出現中至重度污染。
2023年10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0月下半月(16—31日)全......
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有報道證明微塑料能夠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促進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傳播,從而對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近年來,對于環境水體塑料際ARGs的報道集中于微塑料......
污染源清單是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最重要的輸入數據之一,是影響預報準確率的關鍵因子。傳統自下而上源清單由于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制作成本高,難以快速更新,往往需要1年以上才能更新一次,其不確定性在我國大氣污染......
日前,京津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京津冀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準確把我檢驗檢測機構資質準入范圍、簡化檢驗檢測機構變更辦理程序、深化檢驗......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針對京津冀等地及東北地區嚴重暴雨洪澇災害,8月6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再次緊急預撥3.5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京津冀等地及黑龍江、吉林7省(市)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由地方統籌用于排危除險、應急搶......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1.1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京津冀地區做好防汛救災工作針對近期京津冀地區暴雨洪澇災害,8月1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1.1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三省(市)......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