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光機所)趙衛所長應邀在陜西省委中心組成員會議上介紹西安光機所科技成果轉化經驗。面對著陜西省的領導,趙衛說,從現在起到2017年,光機所可以孵化出100家高科技企業。 三年的期限還沒到,但已從光機所走出了70余家高科技企業,孵化100家企業的目標指日可待。 趙衛在陜西省領導面前之所以敢立軍令狀,不僅因為光機所幾十年來的科研積累已經到了掛果見紅的收獲季節,還因為光機所的觀念在轉變。 創業路順暢 朱銳是個有故事的人。 清華本科及碩士畢業,在香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但還沒畢業他就到光機所創業來了。 朱銳在清華讀碩士時研究光學相干斷層造影術(OCT)。國內第一臺3D眼科的OCT設備就由他主持研發。憑借著在OCT領域的積累,2011年,他在深圳參加創業之星大賽時獲得第一名。 在深圳、香港,朱銳的身邊不乏投資人的追逐,但他卻選擇了光機所,這主要緣于他與趙衛的一席談。 經人介紹,......閱讀全文
中科院西光所自我革命,參股不控股,孵化70余家高科技企業 要難倒一位科學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有時候只需問,“你們的研究那么高大上,可這究竟有什么用?”對方很可能啞口無言。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稱西光所)所長趙衛就遭遇過這種情況。 盡管他所在的單位,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研究
兩年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趙衛到陜西省委做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專題報告時,曾慨然承諾,到2017年要孵化出100家高科技企業。現在,這個目標已經提前完成。截至今年6月,西安光機所已孵化高科技企業100家,產值30億元,納稅7500萬元,就業4500人。右圖 中科創星硬科技體驗館里,
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從高校到科研院所、從企業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五年來,創新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調
王蓓蓓是陜西維諾北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CEO,三個月前,她所管理的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為北斗民營企業的“排頭兵”之一。 但就在不久之前,王蓓蓓還在天天為“借”設備做實驗發愁。“我們初創企業在資金方面比較薄弱,買不起大型設備,只能費盡周折到處去找。但是,很多研究機構連大門都不讓我們進。
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國科學院下屬院所及研究開發機構依托自身學科特色和平臺優勢,走出了一條各具鮮明特色、成效顯著的成果轉移轉化和資產管理之路,形成了與所在地區產業相匹配的十大典型模式。 1.蘇州納米技術產業平臺驅動模式 2006年以來,蘇州納米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形成了以納
12月30日,“西安光機所、西北有色院科技創新機制模式”總結推廣會在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召開。會議由陜西省科技廳總工程師趙懷斌主持,陜西省副省長張道宏出席大會并講話。 會上,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趙衛介紹了“西安光機所模式”,西安光機所副所長李學龍代表西安
2014年11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隊赴利比里亞執行抗擊埃博拉疫情任務的專機,搭載著兩臺關鍵醫療輔助設備——V300型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起飛。這兩臺儀器是全球首創的、可同時識別血管位置和深度的“神器”,儀器體積不大,能在救助過程中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救助效率,同時還為醫護人員自身安全防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光所),考察了光電測試大廳、空間載荷環境試驗大廳,查看了科技成果及產品展示。習近平強調,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科技人員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責任和創新自信,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國際科技發展制高點,
“當初剛聽說‘雙創’這個詞的時候,院里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面向大學生的活動。現在大家都漸漸意識到,‘雙創’是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途徑。” 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的這番“大實話”,反映了很多中科院科研人員的心路歷程。從觀望到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投身創新創業大潮,短短數年間,無數科研
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高和單色性好等一系列優點,自其問世以來就受到科研領域的高度重視。激光打印、掃描等技術推動了諸多領域的迅猛發展,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目前已走進千家萬戶,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副所長、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院長陳衛標告訴記者,我國激光產業已經成為全球增長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西光所)是一家以光學研究見長的研究所,承擔了很多與光學相關的重要國家研發任務,在高速攝影、現代光學、光電子學等領域取得了不少舉世矚目的成就。 但鮮為人知的是,西光所在成果轉移轉化上也探索出一條新路,讓科技成果煥發出產業之“光”。截至目前,西光所已孵化70余家高
9月18日至19日,由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科院、湖北省政府和武漢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湖北產學研合作項目洽談會在武漢舉行。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中科院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辦方之一,共組織了院內20多家單位,4
王紅自從8月份以來就沒有休息過了,作為中國微納國際創新園的總經理,她的時間用“爭分奪秒”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這一切源于8月7日的一個重要聲音。 來自無錫的聲音 走在無錫,你會發現到處都在建設,尤其是菱湖大道兩旁,這里規劃的是中國微納國創新園。從去年開始,創新園已作為國內首家以“微納技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們起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生物芯片技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高通量檢測技術,它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將生命科學研究中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連續化
11月18-19日,“農業科技直通車”2017土壤健康與新型肥料技術成果交流大會投融資對接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知名院校、科研院所、肥料領軍企業及權威投融資機構共計近300人參加會議。 經過前期,專家組的層層篩選,共有19家企業脫穎而出,在接下來的2天中,將與50多家投融資機構精
作為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物理化學家包信和算得上是中科院里最“接地氣”的院士之一了。 “中科院各個分院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院地合作,我在沈陽分院工作這些年,對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這個問題的感觸還是比較深的。”包信和說。 近年來,包信和帶隊跑遍了全國各地,河南煤化集團、揚
2月1日,2016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發布,“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突破體制機制,創新成果轉化模式”連續第二年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對西安光機所以創新驅動發展,發揮國家級科研院所在全省科技創新中的領頭羊和示范作用,服務于當地經濟發展的充分肯定。 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在部署2016年主
9月12日,“創響中國”長春站——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雙創示范基地揭牌儀式暨科技創新高峰論壇在長春光機所舉行。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所長賈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創新創業的基因深深植根于長春光機所的歷史血脈中。” 作為中國光學事業搖籃,進入知識創新工程以來,長春光機所始終堅持以科技
科技創新國家隊如何加速科研成果“變現”——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新舊動能轉化中,發揮科技創新供給側的強大牽引和支撐?如何將創新驅動落到實處,在科技經濟兩個主戰場闖關奪隘? 在多年實踐探索基礎上,中科院3月31日正式啟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簡稱專項行動),加速科技成果“變
日前,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其參股公司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制成功的“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正式推向市場,這一創新產品將解決患者在扎針穿刺過程中血管難找的難題,有望取代傳統的肉眼識別穿刺方案,帶來醫護領域的一場變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
原題目: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在我國的特需性及其主流技術的進展 蔣士強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一、 觧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必需實現二個根本性的轉變 1、監管的環節上應從目前
近日,一則喜訊從京城傳到蘇州工業園區,蘇州納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正式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 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產業方向為主題的大學科技園,改變了以往大學科技園的認定模式,明確了產業方向,是我國首個以專業化為特色的國家大學科技園。 模式的變化預示了什么? 變
7月21日,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雙創工作研討會暨第二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揭牌儀式在西安舉行。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第二批共92個“雙創”示范基地,包括北京市順義區等45個區域示范基地,北京大學、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
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西安光機所、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微電子所、光電技術研究所、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等13家單位組成的“中科院軍團”將亮相智博會。8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委獲悉,此次“中科院軍團”帶來了71個項目,其中53個項目為實物展品。 “智能家居”:讓家電“能思
10月12日,第二屆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簡稱“雙創周”)北京會場主題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展覽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為主題,展示內容分為五個板塊:構建創新創業新生態、引領新經濟澎湃新動能、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創業文化和雙創活動以及室外展示的創業服務機
2月25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召開2011年企業家聯誼會暨企業表彰會,會上表彰了2010年在高新區經濟及創新體系建設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特別貢獻企業,優秀瞪羚企業及重大科技創新企業。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其在科技創新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被評為西安高新區2010年度重大科技創新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9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中科院推薦的9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累計孵化企業700余家。 今年6月,中國科學院推薦的計算所、大連化物所、長春光機所、上海微系統所、蘇州納米所、寧波材料所、合肥研究院、深圳先進院及西安光機所入選國家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3月5日,以國務院辦公廳王云霏調研員為組長的國家高新區政策需求調研組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參觀調研,陜西省科技廳、西安高新區有關領導陪同調研。 西安光機所所長趙衛向調研組介紹了研究所科研、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情況,并交流了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經驗。近幾年,西安光機所面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第二批共92個“雙創”示范基地,包括北京市順義區等45個區域示范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26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21個企業
獲取5個新藥臨床批件,10個新藥處于臨床階段,轉化科技成果15項,合同總額達8億元……這是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藥物所)亮出的2015年度成果轉化成績單。其成果轉化金額是之前5年的總和。 “這得益于‘三權下放’試點改革,國家將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到科研院所和高校,藥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