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用藥須用“芯”指導
“作為經典并廣泛應用的抗栓藥,華法林和氯吡格雷分別在預防靜脈血栓、腦卒中、肺栓塞以及心腦血管血栓缺血性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個體對抗栓藥物的‘適用量’不一樣,有時對大多數人有效的劑量對少數人可能達不到預防血栓的效果。比如華法林治療的‘安全窗’很窄,使用劑量不當將會增加嚴重出血風險。”11月9日,在第九屆中國分子診斷技術大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教授尹彤指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做到抗栓藥物的合理使用和精準治療,必須考慮到個體化差異。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階段,現有心血管病患者約2.9億,心血管疾病是居民因病死亡的首要因素,占居民疾病死亡總數的40%以上,高于腫瘤致死人數。由于華法林和氯吡格雷的抗栓療效確切,所以一直是國內外預防和治療血栓性疾病的一線抗栓藥。 為了探尋抗栓用藥的精準性,作為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核心產業化企業的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閱讀全文
心血管疾病家庭自診斷設備 或可實現實時血栓檢測
浙師大工學院的李建平博士展開了大膽設想:如果能發明一臺操作簡便、低價精準的心血管疾病家庭自診斷設備,就可以為心血管患者節省一大筆醫療開支,實現便捷預檢。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嚴重,龐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群體對心血管疾病檢測的需求也隨之上升。為了預防血栓的形成,傳統醫學界常用手段是注射抗凝
血栓素A2受體結構揭示抗心血管疾病藥物作用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抗心血管疾病藥物靶點的結構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測定了血栓素A2受體TP分別與兩種抑制劑結合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揭示了該受體與多種藥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機制,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研發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研究成果于倫敦時間12月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心血管疾病中的循環微粒:對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
心血管疾病中的循環微粒:對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過程的影響摘要:來自伯明翰大學心血管科學研究中心的Shantsila E,Gregory Y. H. Lip和阿姆斯特丹大學血管醫學系的Kamphuisen P W,共同發表了題為“Circulating microparticles in c
腦血栓的疾病簡介
患者發病前曾有肢體發麻,運動不靈、言語不清、眩暈、視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發病,患肢活動無力或不能活動,說話含混不清或失語,喝水發嗆。多數病人意識消除或輕度障礙。面神經及舌下神經麻痹,眼球震顫,肌張力和腹反射減弱或增強,病理反射陽性,腹壁及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 腦血栓輕微者表現為一側肢
Akt與心血管疾病
? 目前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居全球首位,正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由此心臟病學專家及臨床工作者十分重視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研究。近年來,從分子生物水平入手對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已經取得很大成就。其中細胞信號轉導通路備受關注,Akt作為信號網絡的中樞環節,對細胞增殖、分化和存活起到重要作用,與動脈粥
血栓性疾病的概述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 血管內(多數為小 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應部位血液供應障礙的病理過程。依血栓組成成分可分為血小板血栓、紅細胞血栓、纖維蛋白血栓、 混合血栓等。按 血管種類可分為動脈性血栓、靜脈性血栓及毛細血管性血栓。 血栓栓
心血管疾病男女有別
?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對心血管疾病做了大量數據工作,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男性病患者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趨勢,但女性冠心病發病率卻與日俱增。歐洲醫藥資料顯示,55%的歐洲女性的死因是心臟病,而男性則是43%.因此,充分認識到心血管疾病不同性別的差異性,有利于加強對女性心
心血管疾病男女并不同
? 在心血管病方面,男女之間確實存在顯著的差異。比如說,女性在絕經之前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僅為男性的七分之一左右,而絕經后這一差異在逐漸減小,到70歲左右兩性冠心病的患病幾率差不多相等。再比如,對于心房顫動的患者,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發生血栓栓塞(尤其是腦卒中)。??? 人們經常把男女間患心血管病的
張仲景治療心血管疾病經驗
? 心血管疾病根據其臨床表現多屬于中醫“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疇。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有大量類似心血管疾病臨床癥狀的記載:“心下悸”、“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脈結代,心動悸”、“胸悶煩驚,譫語”、“正在心下,按之則痛”等,所描述的病癥與心血管疾病的心絞痛、心律失常表現極為相似,
血栓性疾病的相關解釋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多數為小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應部位血供障礙的病理過程。依血栓組成成分可分為血小板血栓、紅細胞血栓、纖維蛋白血栓、混合血栓等4種。按血管種類可分為動脈性、靜脈性及毛細血管性血栓。 血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