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網20日報道,俄羅斯和伊拉克正在增加對中國的石油出口,目前中國對這一“黑金”的需求正以近20年來最慢的速度增長,致使拉美、非洲和一些中東國家的供應商不得不尋找新的客戶。 美國能源安全分析公司專家安德魯·里德表示:“全球許多石油公司都希望向亞洲出售石油,但這一地區目前的需求并不足以能夠購買供應商提供的所有原油。”去年中國油類需求量只增長1.6%,是1992年以來的最低增速,而原油進口總量只增長4%,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2010年時增幅曾超過17%。盡管中石油表示,2014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將增長7.1%(每天約為37萬桶),而俄羅斯和伊拉克增加的供油量已經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增長。 路透社20日稱,2013年每天向中國出口30萬桶石油的俄羅斯石油公司今年計劃每天增加供應18萬桶。之后日供應總量可能提高至90萬桶。同時,伊拉克在爭奪亞洲市場的競爭中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立場,伊拉克希望2014年對華石油出口量增加6......閱讀全文
中儲糧:目前糧價上漲仍在可控范圍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談中國的糧食調控 三聯生活周刊:最近國際米價出現大的漲幅,表面看,由于我們國家在糧食問題上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因而亞洲米價此番上漲幾乎沒有影響,但從一個相對更長的周期,它對國內稻谷供需市場是否仍然構成潛在
俄羅斯和伊拉克增加對華原油出口,而中國石油需求增速為近20年來最慢,迫使其他供應商將貨物轉運到其他地方。來自拉美、非洲和一些中東生產商的石油原本預計運往中國,這些貨物被運往其他地方將拖累今年的指標價格,而且國有石油公司們已經開始降低官方售價以尋找買家。 俄羅斯Rosneft和伊拉克已經與中
庫欣,美國中部一個小鎮,只有8000居民,財大氣粗的彭博公司居然租用了一顆衛星監視它,庫欣有何秘密? 很簡單,庫欣是美國原油期貨最主要的交割地,其原油庫存占全美原油庫存的5%-10%。彭博的衛星一周拍攝庫欣兩次,目的是通過照片細節比對來判斷原油儲存量的變化。庫欣的
英國金融時報網18日報道稱,面對油價低迷、減排要求以及可再生能源崛起,能源巨頭紛紛轉向天然氣,期待這有助于它們在低碳的未來立足。 全球最大的浮式天然氣開采船用了8周時間被拖船從韓國一家造船廠拖到澳大利亞西北海岸近500公里外的海上,上月它在那里就位。 未來25年,這艘紅色船殼的“巨人”(長度
2013年2月17日,工信部先后公布了鋼鐵、石化、建材工業及有色金屬工業行業的2012運營情況及2013年展望,展望中都將環保和節能減排列為2013年工作重點,或將推動環境監測儀器的市場增長。詳情如下: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及2013年展望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
雷文鉆探公司位于美國威利斯頓盆地的頁巖油鉆井平臺 轉折點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0月4日表示,2013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由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能源供應的急劇增長,自2008年以來,美國的石油產量已經增加了7萬億英熱單
中國是世界能源資源版圖變化的利益攸關者,世界能源資源格局變化對中國能源資源安全將產生全面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必須以前瞻性戰略思維謀劃應對舉措 未來十年,中國將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工業化將進入后期階段,城鎮化率也將達到60%,能源資源約束強化將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總體而言,未來十年全
北美、歐洲、亞洲市場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有關機構預測,預計到2012年需求量將達到26.9萬噸,到2017年需求量將達到52.5萬噸。 不難想象,北美和歐洲市場,食品包裝和食品服務產品,將推動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需求,這個需求將上升到兩位數的水平。從體積方面來講,
引言: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能級 ,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 。 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的產業,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爭奪高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種類中,均把新材料產業放到重要戰略地位來優先發展。日本是新
7月25日,據媒體報道,一艘裝載著美國凝析油的貨船即將從美國東海岸起航,駛往東亞,并將在8月之前交付這批貨物。這也將是40年來美國生產的原油首次銷往海外。 同樣,據美國《華爾街日報》上月24日報道,美國允許兩家公司出口未精煉原油,此舉將逐漸打破原油出口禁令,也標志著美國開始減少對外國原油供應的
中國光伏產業正處于生死存亡之秋。 9月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對中國出口的所有光伏組件和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片、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9月18日,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主任劉慧娟向《財經》記者透露:“原告同時也提交了反補貼的申請,歐盟委員會應該會在10月下旬就反補貼立案調查。”
在陸家嘴上班的有車一族宋嘉(化名)邊盤點發票邊說:“上個月的油費節省了近200元”。 2014年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出通知,國內汽、柴油分別下調245元/噸和235元/噸,折合升價90#0.18元/升,0#0.20元/升。成品油價再一次刷新紀錄,創出七連跌,上海成品油價格也重回“6
在陸家嘴上班的有車一族宋嘉(化名)邊盤點發票邊告訴記者:“上個月的油費節省了近200元”。 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出通知,國內汽、柴油分別下調245元/噸和235元/噸,折合升價90#0.18元/升,0#0.20元/升。成品油價再一次刷新紀錄,創出七連跌,上海成品油價格也重回“6字頭”
采暖季臨近,北方部分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卻吃緊。記者獲悉,因煤改氣推進迅猛,各地對天然氣的需求大增,導致進口LNG順勢漲價。與此同時,為保障冬季民用氣供應安全,中石油等上游企業開始對部分工業用氣采取限氣措施,最高限氣幅度甚至可達日供應量的20%。 多地工業用戶遭遇限氣 近期,位于河南焦作的溫縣高
當地時間5月17日,美國能源部批準了得克薩斯州的一個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準許其向尚未與美國簽訂貿易協定的國家出口天然氣。這是奧巴馬政府時隔兩年再次放行這類項目,預示美國能源貿易政策將作出重要轉變。為此,國際能源署發言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預測,“美國將在2020年前成為全球最大的油氣出口國。沿襲
中國能源安全目前和未來將面臨嚴峻挑戰,中國石油進口源集中于中東、非洲且多為局勢動蕩地區需投入更多精力;中國石油海路運輸途徑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因而受到一些國家掣肘的可能性在增加;美國于2017年起對日本出口天然氣將對亞太地區的天然氣市場產生很大影響。從國內看,我國單位GDP的能耗過高,“高
盡管處在傳統消費淡季,7月的中國天然氣市場卻并不平淡:亞洲進口LNG價格已飆漲至1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至1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國內部分地區管道氣開始出現緊張,工廠與接收站LNG報價普遍漲至4500元/噸以上。去年的“氣荒”言猶在耳,今年的“淡季不淡”令業內人士又一次繃緊了神經。國際能源署日前在
在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問題,成為了自1993年以來,年年繞不過、說不清、解不開的沉重話題。對于這樣一個涉及國家能源安全大計之事,上至國家政府,下至黎民百姓,都在牽腸掛肚。 對于“石油對外依存度”的過分強調,我們可以看做是一種行業焦慮,但同時也可看出,這其中蘊含著利益的對峙。石油對外依存度
2014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第四年,對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至關重要,也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2014年,煉油企業需要關注三件事: 一是近年來我國顯現的煉油能力過剩問題; 二是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城鎮化進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加大,環保節
繼7月10日國家發改委對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做出調整之后,8月份發改委能源局又推出《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如果說天然氣價格的逐步理順,將進一步激發國內石油巨頭“氣化中國”的熱情,那么新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的制定,則有望拉開民營資本進入天然氣管道建設市場的大幕。 業內人士
數據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作為對華PX出口占其出口總量七成的韓國,近年來大力增加PX裝置建設,預計未來出口量將由現在占總產量的40%上升到50%以上。 韓國的PX項目發展情況如何?周邊的居民怎樣看待PX項目?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在韓國PX企業周邊實地走訪,并采訪了韓國相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 推進“天然氣人民幣”戰略,有助于推動我國天然氣行業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提升我國全球經濟話語權。 “天然氣人民幣”是與“石油美元”相對應的概念,即通過人民幣在天然氣投資、生產和貿易中的廣泛使用,推動全球天然氣市場以人民幣計價和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英國石油(BP)上周相繼發布了能源報告,對全球經濟增長和能源需求前景、原油供應格局、國際油價預估、美國頁巖革命、地緣政治風險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記者采訪多位分析師對報告重要內容作出解讀。 石油輸出國組織上周四公布的月報顯示,2013年OPEC原油價格同比下降,為2
“化肥價格每年都漲,咱都買不起啦。”這是一位正在田間勞作的湖南農民發出的感嘆。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化肥特別是鉀肥價格的連年上漲,已成為制約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大痛楚。 作為中國最大的化肥進口商,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明偉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為破解中國鉀肥缺口之憂和進口鉀肥漲價之痛,我國在進一
今日起歐盟將召開2010年氣候政策聽證會,一項議題至關重要 越來越多的碳(C)關稅壁壘“圍困”中國制造。 碳關稅陰霾再次逼近! 1月15-17日,歐盟將召開2010年氣候政策聽證會。有媒體報道稱,該聽證會很可能采納歐盟重要智囊機構提出的碳關稅設想。 而一旦歐
“又漲價了。”國內一家化纖企業的高管拿著剛送來的一份有關PX價格12日起每噸再次漲價200元的報告無奈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自從去年PX項目在多地遭到強烈抗議而下馬以來,作為紡織化纖基礎原料的PX價格就一直迅猛上漲,令他們成本大幅上升。從廈門、大連,到寧波、昆明,有關PX的爭論讓政府、企業與民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據英國路透社6月18日消息,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俄羅斯目前正計劃加大對中國的石油出口。交易商預計,2014年對中國的石油供應量將增至1700萬噸,到2015年可能會高達2000萬噸,追平對德國的水平。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重點地區的亞洲,其石油需求占到俄羅斯石油總產量的1/5。加之歐洲經
2014年,石化行業產能快速增長勢頭基本得到遏制。新增產能明顯減少,落后產能加快退出,純堿、磷肥、醋酸等行業年均產能利用率較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產能過剩趨勢發生積極變化,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取得初步進展。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根據重點石化行業產能變化和利用情況,對2014年重點行業產能過剩情況
2013年,面對復雜困難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石油和化工行業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基本方針,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出口保持增長,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展望2014年,盡管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很突出,一些制約行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