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安全目前和未來將面臨嚴峻挑戰,中國石油進口源集中于中東、非洲且多為局勢動蕩地區需投入更多精力;中國石油海路運輸途徑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因而受到一些國家掣肘的可能性在增加;美國于2017年起對日本出口天然氣將對亞太地區的天然氣市場產生很大影響。從國內看,我國單位GDP的能耗過高,“高碳”式的能源消費方式直接造成高污染和高浪費。我們應當重新審視“能源安全”的實質,轉變為“以科學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觀念。 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6月16日于北京舉行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2014年會暨《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4)》發布會上,專家指出:中國能源格局日益國際化,目前和未來都將面臨嚴竣挑戰,我們需樹立“能源安全”新觀念。 《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4)》由黃曉勇主編 ,蘇樹輝(澳門)、邢廣程為副主編 。該藍皮書認為,世界能源博弈又將面臨一次重新洗牌。世......閱讀全文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繼7月10日國家發改委對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做出調整之后,8月份發改委能源局又推出《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如果說天然氣價格的逐步理順,將進一步激發國內石油巨頭“氣化中國”的熱情,那么新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的制定,則有望拉開民營資本進入天然氣管道建設市場的大幕。 業內人士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近日發布的2014年中期天然氣市場報告中預測,未來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增加近兩倍,迎來天然氣的“黃金時代”,而其他國家的需求則將小幅下降。 該報告給出了未來5年天然氣需求、供給和貿易發展的預測與分析。報告預測天然氣全球供給將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長直至預測期結束,較去年
10月2日—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了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訪問,緊接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中國—東盟領導人系列會議并訪問文萊、泰國、越南。中國國家領導人同時訪問東盟諸國,凸顯出中國在經濟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的決心。 “國際合作正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戰略選擇,其中能源領域的合作不容忽視,建
今天(7月30日),第67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8年)》(以下簡稱“《年鑒》”)在北京發布。《年鑒》編制團隊負責人、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將去年的能源數據概括為“前進兩步,后退一步”。 2017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2.2%,高于其過去十年均值1.7%。 2017年是天然氣強勢增長
整個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能源開發利用史,但依法規范能源的系統認識卻是近代社會的產物。能源法雖久以有之,甚至可追溯到15世紀英國普通法中的財產法則。但蔚然成形便是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禁運與油價猛漲的時候。石油危機發生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加快了能源立法的進程。日本于19
中國是世界能源資源版圖變化的利益攸關者,世界能源資源格局變化對中國能源資源安全將產生全面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必須以前瞻性戰略思維謀劃應對舉措 未來十年,中國將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工業化將進入后期階段,城鎮化率也將達到60%,能源資源約束強化將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總體而言,未來十年全
在能源領域擴大開放,中國可不僅是說說而已。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原油進口大幅增長,進口3946萬噸,同比增長14.7%,增速比上月加快14.1個百分點;天然氣進口682萬噸,同比增長34.2%,這也意味著天然氣進口連續7個月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 “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最大的能源
在能源領域擴大開放,中國可不僅是說說而已。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原油進口大幅增長,進口3946萬噸,同比增長14.7%,增速比上月加快14.1個百分點;天然氣進口682萬噸,同比增長34.2%,這也意味著天然氣進口連續7個月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 “中國現
近年來,中國在全球對資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搜尋,引起了世界各國前所未有的關注。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展開的高級別、積極的能源外交,國有石油企業在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地區開展的收購,以及這些企業在管理和運營方面帶來的頗具爭議的話題。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國內外誤解中國對能源安全的追尋,而不斷將中國能源
化石能源資源豐富,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諸多瓶頸,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化石能源依然是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天然氣作為化石能源中的低碳能源,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急劇變化,天然氣供需關系發生轉變,氣候變化和環保壓力、美國非常規天然氣突破、日本核危機影響以及新能源的經濟技術
2015年12月14日,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運營六周年。六年來,中國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進口天然氣1350億立方米,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建設起我國第一條陸上能源進口大動脈。迄今為止,我國從境外進口天然氣的管道僅有兩條,一條是起自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右岸,橫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直到中國新疆霍
在剛剛與俄羅斯簽署完高達4000多億美元的天然氣進口大單之后,中國又旋即在東南沿海密集部署液化天然氣(以下簡稱LNG)國家級戰略儲備基地的開發建設。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有關政策引導下,油氣領域的新興力量在這一開發建設潮中已經出演了重要角色。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 推進“天然氣人民幣”戰略,有助于推動我國天然氣行業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提升我國全球經濟話語權。 “天然氣人民幣”是與“石油美元”相對應的概念,即通過人民幣在天然氣投資、生產和貿易中的廣泛使用,推動全球天然氣市場以人民幣計價和
成立僅兩年的Tellurian公司目前已經在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嶄露頭角,其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LNG出口終端預計2023年投運。據測算,屆時Tellurian公司提供的墨西哥灣岸區的LNG離岸價將為每百萬英熱單位3美元,這一價格對全球LNG市場無疑將極具競爭力。 針對該出口終端、中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我國能源需求總體已達峰,電力進一步過剩已成定局”,你信嗎?面對這一問題,不少能源人士,其中不乏權威人士,普遍給出了毋庸置疑的“否定”答復,并認為“無需多加討論”,有觀點甚至認為是“胡扯”。 而這一結論正出自于中國社科院近期發布的“中國能源前景2018—2050”報告。針對這一報告,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點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
9月5日,俄羅斯圣彼得堡G20峰會上,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左)、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管委會主席阿列克謝·米勒(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右)等,出席中俄天然氣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9月5日,俄羅斯國有天然氣生產商——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Gazprom)宣布,其已與中國石油(行情 股吧 買賣點)
當美國總統奧巴馬嘗試推銷以美國主導的亞洲貿易秩序時,中國與俄羅斯已經朝著更緊密的經濟和政治關系邁進了一大步,規模巨大的能源協議成為強化中俄未來幾十年伙伴關系的基石。 繼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00億美元天然氣大單后,中國和俄羅斯又在幾個月后達成了第二輪天然氣供應框架協議。中俄密切互動反映出亞洲
“中國未來25年內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將引領世界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未來35年后有望脫離碳基能源。” 2014年開年,在《能源評論》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大討論”的虛擬圓桌上,杰里米·里夫金的上述預測,大膽而獨特,讓中國能源領域的各界人士為之一振。在他看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
就中國的情況看,南海地區預計有68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海地區也有350億噸標準油當量的可燃冰 盡管上證綜指表現低迷,但12月18日的資本市場卻不乏亮點——“可燃冰概念股”神開股份、黃海機械和天科股份等呈現上漲態勢,其中,神開股份更是以漲停收盤,報收于12.57元/股。 他們的
雷文鉆探公司位于美國威利斯頓盆地的頁巖油鉆井平臺 轉折點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0月4日表示,2013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由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能源供應的急劇增長,自2008年以來,美國的石油產量已經增加了7萬億英熱單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電力生產方式必須走清潔、高效、低碳的道路。國電集團將加快在東部沿海地區天然氣發電項目的布局,以提升清潔能源發電的比重。”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稱,天然氣發電將會在電力工業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這種趨勢已不可避
所以對應的能源規劃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日益關注和重視的問題。所謂的能源規劃自身是指根據對應的時期的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整體計劃,通過內在的規律進行針對性的結合并進行下一步的能源需求預測,從整體結構以及生產轉換等各個環節進行安排。一個國家或者對應的地區能源規劃的核心是要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開展貼合實際
5月7日,中國首份分布式能源報告由華電集團公司在旗下分布式能源企業——廣西華電南寧分布式能源站正式發布。 分布式能源系統是相對于傳統集中式供電方式而言的一種新型能源系統,將能源系統以小規模、小容量、模塊化、分散化的方式布置在用戶端,可獨立傳輸冷、熱、電能。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的能源利用效率達
記者17日從總部位于香港的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獲悉,《中國能源焦點:天然氣2013》于美國當地時間16日在華盛頓公開發布,以最新數據和全面的角度,詳細勾勒出中國天然氣產業的結構和現狀。 主編報告的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秘書長何志平表示,報告包含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訪問的方式,于2013年9
“分布式能源今天真是迎來了一個革命的浪潮,處在大潮的浪頭。”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專家委主任韓曉平有些激動地表示,“能源革命是從消費端爆發出來的,而這個爆發與分布式能源密切相關。分布式能源改變的不僅僅是能源,更是整個社會。” 近日,2017(第十三屆)中國分布式能源國際論壇在京召
德勤有限公司8月11日發布《2014年石油與天然氣現狀盤點》報告指出,北美能源的蓬勃發展即將使美國從能源主要進口國變成能源出口國。這種轉變產生的漣漪效應目前正波及中東、俄羅斯和中國;這種趨勢也將帶來能源供應的新來源,加劇競爭,重塑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并締造國家間更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 德勤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