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教師[2016]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破除束縛高校教師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創新創業活力,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要求,現就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把握考評總體要求 (一)將教師考核評價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考核評價是高校教師選聘、任用、薪酬、獎懲等人事管理的基礎和依據。考核評價政策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指揮棒”,對于新時期高校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堅持正確科研導向、促進科研成果......閱讀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這份《方案》提到: · 改進高等學校評價。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其中,將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圍繞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圍繞學
高校招聘教師,不得將以下內容作為限制性條件! ● 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導師遴選、評優獎勵、聘期考核、項目申報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標準,嚴格師德考核,注重運用師德考核結果。 ● 研究出臺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將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評審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推進高校職稱評審自主權的落實,圍繞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形成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評價科學、規范有序、競爭擇優的高校教師
記者9月20日從教育部獲悉,我國將探索建立高校教師“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扭轉重數量、輕質量的科研評價傾向,鼓勵潛心研究、長期積累,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考核評價是高校教師選聘、任用、薪酬、獎懲等人事管理的基礎和依據。 意見指
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教師教育振興 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 教師〔2018〕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編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編辦: 現將《教師教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 一、準確把握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時代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高校內涵式發展,以強化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為首要任務,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能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高校教師經所在單位批準,可開展多點教學并獲得報酬。 《意見》提出,要引導教師潛心育人,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完善高校教師評聘制度。高校可根據需要設立一定比例的流動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部署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 《指導意見》指出,高校教師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要遵循高校教師職業特點和發展規律,
近日,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學崗”首批聘任的6位教授到崗。在未來4年聘期內,這些以給本科生教書為主業的教授將享受與長江學者及學校最高層次的“求是特聘教授”相同的待遇。 去年下半年浙大出臺《浙江大學加強高水平教育教學工作辦法》,該《辦法》指出,受聘為“求是特聘教學崗”的教師在聘期內必須把
趙繼 不久前,《中國科學報》曾以《科技成果轉化,高校應做“擅長的事”》為題,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問題專訪了東北大學校長趙繼(詳見《中國科學報》2020年6月30日第7版)。文章刊出后頗受關注,很多人都針對他的觀點發表了看法。然而,趙繼自己卻覺得“作為一校之長,如果僅僅將關注點放在
幾年前,我曾收到一封學生的來信,信件開宗明義:我們真想把學校里的多媒體教室砸了!這讓我很吃驚,因為那時全國各地的大學,正推行多媒體“先進現代教育技術”,鼓勵教師上課用PPT,用多媒體技術,其好處據說很多——可以讓教室很環保,老師不用吃粉筆灰;可以圖文并茂,圖像、視頻、音頻并用,讓講課豐富多彩;可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發布《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 《意見》介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近年來,高等學
本市(北京市)高校可自主對科技成果轉化進行審批、轉化所獲收益中不少于70%的比例可用于獎勵、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崗……作為本市又一項推進中關村示范區發展的先行先試政策之一,《加快推進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協同創新若干意見(試行)》(簡稱“京校十條”)于昨日正式對外發布,有關人士表示,這是給高校科
在世界一流大學,哪怕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必須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其教學質量接受教授委員會和學生的評價。 近日發布的《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教授、副教授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教授承擔本科教學任務,將作為教授聘任的基本條件。 教授要
【精彩掠影】 1、獲得過”百篇博士論文”的導師和社會公認的優秀導師應當有權利選擇學生,對導師看中的學生我們也應當給予特殊的放行; 2、給博士上課,應當更多地采取“講座”的形式,讓同個學科不同方向的博士生導師分別來給學生上課; 3、如果一個教授不能很好地從事教學,對教學沒有熱忱和
難以擁有專業的選擇權,曾困擾了不少大學生。但中國農業大學的新生不會有這樣的擔憂。今秋學期起,除了可以自由轉專業外,他們還收到了更多“教改大禮包”:鼓勵按興趣跨專業選課、可自由選擇體育俱樂部、院士上核心通識課…… 歷時近3年調研,中國農大系統推出41條具體舉措,除本科教學改革外,還涉及教學型教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黨委、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黨委: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
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教材使用應嚴格遵照選用結果,不得以地方課程教材、校本課程教材等替代國家課程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選用境外教材,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通知全文如下: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