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傷部檢查 檢查有無傷口,如有傷口,應檢查其范圍和深度、軟組織損傷情況以及有無感染。查明槍彈傷或彈片傷的徑路,有無血管傷、骨折或脫臼等。如傷口已愈合,觀察瘢痕情況和有無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形成等。 2.肢體姿勢 觀察肢體有無畸形。橈神經傷有腕下垂;尺神經傷有爪狀手,即第4、5指的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正中神經傷有猿手;腓總神經傷有足下垂等。如時間過久,因對抗肌肉失去平衡,可發生關節攣縮等改變。 3.運動功能的檢查 根據肌肉癱瘓情況判斷神經損傷及其程度,用六級法區分肌力。①0級 無肌肉收縮;②1級 肌肉稍有收縮;③2級 不對抗地心引力方向,能達到關節完全動度;④3級 對抗地心引力方向,能達到關節完全動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⑤4級 對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力,能達到關節完全動度;⑥5級 正常。 周圍神經損傷引起肌肉軟癱,失去張力,有進行性肌肉萎縮。依神經損傷程度不同,肌力有上述區別,在神經恢復過程中,肌萎縮逐漸......閱讀全文
1.傷部檢查 檢查有無傷口,如有傷口,應檢查其范圍和深度、軟組織損傷情況以及有無感染。查明槍彈傷或彈片傷的徑路,有無血管傷、骨折或脫臼等。如傷口已愈合,觀察瘢痕情況和有無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形成等。 2.肢體姿勢 觀察肢體有無畸形。橈神經傷有腕下垂;尺神經傷有爪狀手,即第4、5指的掌指關節過伸
1.實驗室檢查 輕度肝創傷早期無明顯變化。由于失血迅速,血液濃縮,許多患者并不出現血紅蛋白的變化,但肝創傷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可升高。 2.輔助檢查 (1)腹腔穿刺對診斷腹腔內臟器破裂,尤其是對實質性器官裂傷的價值很大。一般抽得不凝固血液可認為有內臟損傷。但出血量少時可能有假陰性結果,故一次穿
1.X線檢查 根據穿孔的部位和原因做X線平片檢查,頸部穿孔可以發現頸部筋膜平面含有氣體,氣管移位,食管后間隙增寬,正常的頸椎生理彎曲消失。在有些患者可以在食管后間隙發現有氣液平,頸部或縱隔氣腫以及氣胸、氣腹。胸部食管穿孔時發現縱隔影增寬,縱隔內有氣體或氣液平,胸腔內氣液平。腹部食管穿孔時可發現
周圍神經損傷的主要由于各種原因引起受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出現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和營養障礙。周圍神經是指中樞神經(腦和脊髓)以外的神經。它包括12對腦神經、31對脊神經和植物性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 周圍神經損傷的原因可分為:牽拉損傷,如產傷等引起的臂叢損傷;切割傷,如刀割傷、電鋸傷、玻璃割
1.臂叢神經損傷 主要表現為神經根型分布區的運動、感覺障礙。臂叢上部損傷表現為整個上肢下垂,上臂內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內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彎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側有一狹長的感覺障礙區。臂叢下部損傷表現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縮而呈爪形,手部尺側及前臂內側有感覺缺失,有時出現霍納綜合征。 2
1.非手術療法 對周圍神經損傷,不論手術與否,均應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體循環、關節動度和肌肉張力,預防畸形和外傷。癱瘓的肢體易受外傷、凍傷、燙傷和壓傷,應注意保護。 2.手術治療 神經損傷后,原則上越早修復越好。銳器傷應爭取一期修復,火器傷早期清創時不作一期修復,待傷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
聚合物神經導管植入坐骨神經缺損的程序。 對于周圍神經,現在應用比較普遍的是自體或同種異體神經移植,后者與異種異體移植一樣存在免疫排斥的問題。應用神經導管修復周圍神經缺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于30mm缺損的修復。伊朗伊斯蘭阿扎德大學的Esmaeil Biazar博士所在研究組研究了納米纖維聚羥
首先要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及是否有復合傷,如是否有腦、肺、骨損傷。根據全身情況及合并傷的輕重緩急確定合理的救治計劃。對單純肝損傷的患者在積極糾正失血性休克的同時積極準備手術。 1、急救處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充分給氧。迅速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保證輸血輸液通暢,避免重要臟器的血流灌注不足。在病情
目前,學者們普遍認為影響周圍神經修復效果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損傷機制、損傷類型、損傷部位、神經缺損長度、縫合張力、修復時機、修復方法、手術技術和修復材料等,但對各種因素影響周圍神經損傷預后的相應“量效”關系的認識不盡相同。中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波博士所在課題組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影響上肢
蘇木精-伊紅染色顯示,損傷后12周,與單純坐骨神經損傷大鼠相比,顱腦損傷合并坐骨神經損傷大鼠坐骨神經斷端神經纖維數量較多,直徑較粗,排列一致,與正常纖維無明顯差異。 研究表明顱腦損傷后體內增多的神經營養因子是促進骨折愈合的原因之一,且神經營養因子對周圍神經的再生與修復起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