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多屬病毒感染,好發于冬春季節,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發,或繼發于腸道炎癥之后。癥狀為發熱、腹痛、嘔吐,有時伴腹瀉或便秘,腹痛以右下腹為常見,白細胞計數可正常或輕度升高,病理表現為淋巴結增生、水腫、充血,但培養常為陰性[1],目前尚無統一診斷標準。現對2010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兒科門診77例臨床及超聲診斷為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超聲圖像進行回顧性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以腹痛就診的患兒77例,男40例,女37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6歲,部分患兒有食欲不振、惡心、低—中度發熱;腹痛為臍周及右下腹,時間幾天至兩月不等。 1.2儀器與方法。儀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2MHz。患兒平臥位,充分暴露腹部,常規檢查排除肝臟、膽囊、胰腺、脾臟、腎臟、子宮附件(女性患兒)疾病、闌尾炎、腸套疊......閱讀全文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1]是一種導致小兒出現腹痛、腹部痙攣的主要病因。彩色多普勒超聲波上診斷是目前在臨床上最為敏感和準確的診斷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方法。本文對本院近幾年收治的130例急性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的診斷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影像學特點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的價值。
小兒急腹癥起病急驟、進展速度快且變化多樣, 但急腹癥患兒因年齡較小而難以清楚說明腹痛部位, 導致治療時間和效果受到影響[1]。為此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7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急腹癥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一段腸管套入其相連的腸管腔內稱為腸套疊,它是小兒特別是嬰幼兒期最常見急腹癥之一,4~10個月小兒多見,腸套疊也是小兒腸梗阻的常見原因。其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間,經手術及X線下空氣灌腸復位確診的120例小兒腸套疊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分析,探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