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稱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6月2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2010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報告稱,2010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兩個年份之一,多項數據顯示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該報告收集了來自45個國家的368名科學家的觀測數據,為全球氣候狀況提供了一個宏觀且詳細描述。今年的報告對41項指標進行了關注,其中包括低層與高層大氣溫度,降雨量,溫室氣體濃度,濕度,云量,海洋溫度及鹽度,海冰及冰川融化率,積雪覆蓋面積等。與去年的指標相比,今年的增加了4項,更趨完善。 研究人員稱,雖然受到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等氣候現象的影響,2010年冬天歐洲和美洲東部等地區遭遇了罕見的寒潮,但從全球范圍來看,全球變暖現象仍在持續。 溫度方面,三大獨立數據顯示,2010年是自19世紀后期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兩個年份之一。 海冰和冰川方面,北極海冰面積仍在減小,在歷史最小記錄中排名第三;格陵蘭冰蓋的消融率達到了8%,超過2007年,成為有......閱讀全文
氣候變暖或導致全球小麥短缺
據美國環境網站“生態學家”消息,《自然氣候變化》雜志發表最新研究稱,全球氣溫上升正在導致小麥價格劇烈波動,這可能引發某些國家或地區的社會動蕩。 研究人員在對全球多地區小麥作物進行了實驗室及田間測試后發現,全球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全球小麥平均產量將下降6%,約減產4200萬噸,占當前全球小麥貿
氣候變暖可增加全球玉米歉收概率
新華社華盛頓6月11日電(記者周舟)11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氣溫上升,到本世紀末,全球玉米主產區同時歉收的可能性會大幅增加。 據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領銜的研究顯示,美國、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是全球玉米主要出口國,占全球玉米出口量的87%。目前,4
氣候變暖可增加全球玉米歉收概率
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氣溫上升,到本世紀末,全球玉米主產區同時歉收的可能性會大幅增加。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領銜的研究顯示,美國、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是全球玉米主要出口國,占全球玉米出口量的87%。目前,4個玉米主要出口國一年內同時歉收(產量比常年
氣候變暖將減少全球植物生長時長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和后果仍然在爭論中,但究竟對所有植物帶來什么影響還不得而知。《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雜志日前發表的一項由夏威夷大學科學家進行的新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 植物通過提供食物、纖維等來維持人類社會的運轉,但只有氣候合適的時候它們才能提供這些福利。以往的研究認為,全球變暖的一個關鍵
云層反應機制挑戰全球氣候變暖
幾十年來,一部分科學家不斷對占主導地位的氣候變化科學提出質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提供的論據接連被推翻。調查表示,目前97%的氣候科學家都將全球變暖看作是嚴重的風險。 然而,據《紐約時報》報道,近年來氣候變化懷疑論者表示,云層將拯救地球。他們承認,人類釋放的溫室氣體會導致全球變暖,但云層的移
專家:極端氣候頻發與全球變暖有關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人與氣候”。伴隨寒潮、高溫等“百年一遇”字眼頻頻出現,公眾對氣候異常愈來愈關注。世界氣象組織稱,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氣候事件的嚴重性、持續性以及發生的地理范圍,趕上甚至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極端氣候事件。極端天氣為何多發?我
美國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稱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6月2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2010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報告稱,2010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兩個年份之一,多項數據顯示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該報告收集了來自45個國家的368名科學家的觀測數據,為全球氣候狀況提供了一個宏觀且詳細描述。今年的報告對41項指標進行
專家認為深海吸收熱量暫緩全球氣候變暖
海洋專家在青島舉行的一學術會議上表示,近15年來,雖然溫室氣體排放仍在加速上升,地球氣候系統仍在持續吸收熱量,但全球表面溫度卻呈現出增暖減緩甚至停滯趨勢,其中深海發揮著相當重要的調控作用。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顯堯在8日至9日舉行的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4年學術年會上對新華社
美英氣候機構發布報告證明全球變暖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氣象辦公室和美國國家海洋氣候署發布的最新氣候報告顯示,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全球變暖。 150年來,科學家依賴各地氣象站在地面測量的溫度來證明全球變暖。但自從發生了“氣候門”后,有不少懷疑者質疑這些數據。 最新報告首次收錄了所有測量氣候變化的方法。10種氣候變化指
全球區域性“冷事件”未改全球氣候變暖大趨勢
自2007年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發布以來,尤其是近兩年來全球多次爆發的“冷事件”,各界對評估報告結果的爭論與質疑從未停止。有極端者甚至認為,全球變暖是一場鬧劇和騙局。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觀測分析結果表明,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