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碧水藍天凈土環保業2018成績單如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這一年,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逐步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滾動式環保督察行動不斷加碼,以及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同時,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依然突出。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在政策法規監管、環保督察的持續加碼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巨大的環境治理市場空間在加速釋放。 政策頻出 大氣治理依舊熱度不減 2018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一年,也是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攻堅期。 這一年,大氣治理行業相關政策頻出: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施行;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9月......閱讀全文
浙江加快土壤修復治理步伐
? ?圖為浙江省臺州市環境監測人員在厭氧DANO堆制(一種堆肥技術)修復過程中,監測土壤中的溫度、含氧量、PH等參數。 5月的一天,在浙江省第一例土壤污染修復項目——臺州路橋區峰江街道山后許村污染土壤治理修復示范點現場,記者看到,各類植物正茁壯成長、綠意盎然。這片曾經“生病”的土壤通過植物吸
浙江加快土壤修復治理步伐
5月的一天,在浙江省第一例土壤污染修復項目——臺州路橋區峰江街道山后許村污染土壤治理修復示范點現場,記者看到,各類植物正茁壯成長、綠意盎然。這片曾經“生病”的土壤通過植物吸附、濕地脫毒等方法,已經修復成功,達到了農業用地的土壤標準。 為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浙江省于2016年12月
西安確定土壤環保優先區域 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2015年11月24日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告知,西安市將以源頭控制土壤新增污染為切入點,以保護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為重點,全力推動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 解讀 優先區域如何確定 以耕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以及其他需要保護的區域為主,確定土壤環境保護優先區域,明
兩個國家土壤治理示范項目讓土壤治理修復帶有川味經驗
4月的一天清晨,四川省綿竹市興隆鎮靈橋村村民們正在田地里勞作。放眼望去,田間地頭郁郁蔥蔥,生機盎然。 “這兩年,城里來了好幾撥人,說我們的土壤有問題,不僅撒了藥,還帶走了地里種的莊稼去檢驗。”一位老伯告訴記者。村民們知道,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生病了”,政府已花大力氣進行治理,目前正對修復效果進
環保行業迎政策“秋收季” 水污染治理加速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已有50多家A股環保公司相繼公布中報或業績預告,環保行業各熱門概念板塊上半年業績表現依舊各異。其中,大氣治理板塊相對表現突出,凈利潤同比增長率達到60.44%,但污水處理板塊業績同比增長率僅為4.92%。在二級市場,大氣治理和污水處理板塊年初至今股價漲幅均不足15%,遠不
“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專項年度指南正式申報
發布時間:2022年06月29日?來源:科學技術部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預申報形式審查工作,已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分別進行了反饋,并依規確定了可直
河北7大行動治理大氣和水污染
河北今年將開展焦化行業、道路車輛、露天礦山、散煤污染綜合整治4個專項行動,并開展白洋淀和衡水湖綜合整治、重點河流環境治理攻堅、飲用水源地安全防護3個專項行動,治理大氣和水環境污染。 河北省政府副省長王曉東日前在河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作關于2015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
石家莊:將推進本市土壤治理與修復
過去的一年中,河北省石家莊市加快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工作,部分修復試點取得階段性進展。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基本結束,初步實現了全市農用地詳查數據共享和應用。 截至去年底,趙縣土壤修復項目完成了第一周期的修復工序、2019年度低吸收農作物和超(高)累積植物收割工序,土壤改良和深耕作業
土壤污染治理要走中國的修復之路
據2014年全國土壤污染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土壤污染耕地面積1.5億畝,其中污灌污染耕地3250萬畝,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及西北、東北一些地區,其分布南方大于北方,而且以重金屬污染為主。 土壤污染具有積累性、長
《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解讀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加快推進大氣治理裝備制造業供給側改革,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規范條件》制訂的背景和過程 近年來,隨著大氣環境質量的逐步惡化和相關行業排放標準不斷加嚴,大氣治理裝備制造業迅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