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消息,據BBC報道,要想了解當今科技界發生了什么,你需要回顧下19世紀中期的場景,當時名叫保羅·伯特(Bert)的法國人有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在他的實驗中,兩只嚙齒類動物被完全縫合起來以共享血液。不久之后,他發現年老的老鼠開始顯示出恢復青春活力的跡象,包括更好的記憶力、更高的敏捷性以及更快的康復能力。 在以后的幾年里,像斯坦福大學這樣的機構指派專門的研究人員加強這項研究。這項非凡的技術被稱為“共生”(parabiosis),加州初創企業Alkahest正致力于將這些恢復活力的效果應用于人類身上,而不是老鼠身上。這是個非常奇妙的想法,甚至曾出現在HBO電視劇《硅谷》中。在電視劇中,科技高管加文·貝爾森(Gavin Belson)曾介紹了年輕的布萊斯(Bryce)以及讓他顯得更年輕的輸血伙伴。 就像電視劇中的場景那樣,Alkahest之所以能在硅谷受到關注,是因為它的前景聽起來很吸引人。Alkahest收......閱讀全文
1月29日消息,據BBC報道,要想了解當今科技界發生了什么,你需要回顧下19世紀中期的場景,當時名叫保羅·伯特(Bert)的法國人有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在他的實驗中,兩只嚙齒類動物被完全縫合起來以共享血液。不久之后,他發現年老的老鼠開始顯示出恢復青春活力的跡象,包括更好的記憶力、更高的敏捷性以
1月29日消息,據BBC報道,要想了解當今科技界發生了什么,你需要回顧下19世紀中期的場景,當時名叫保羅·伯特(Bert)的法國人有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在他的實驗中,兩只嚙齒類動物被完全縫合起來以共享血液。不久之后,他發現年老的老鼠開始顯示出恢復青春活力的跡象,包括更好的記憶力、更高的敏捷性以
美國梅奧診所的Jan vanDeursen構建了轉基因老鼠,該老鼠未能如預期發展出腫瘤,卻出現了一種奇怪疾病。3個月時,老鼠皮毛變薄,眼睛因白內障而變得呆滯無神。van Deursen花了幾年研究這種老鼠的迅速老齡化的原因,結果發現,老鼠體內堆積著一類既不會分化也不會死去的奇怪細胞。 于是,v
端粒酶,一種自然存在于人體中的酶,是已知最接近“細胞長生不老藥”的物質。在最近的發表在NEJM上一項研究中,巴西和美國的研究人員證實性激素可以刺激這種酶的生成。 他們在罹患與端粒酶編碼基因突變相關的一些遺傳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肺纖維化患者中測試了這一策略。作者們說,這些結果表明這種方法可以
間歇性禁食(IF)策略已被證明可以減肥并延長許多物種的壽命以及提高認知能力,包括在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以及人類的衰老過程中引起廣泛的健康改善。最近還有研究強調,禁食后轉向健康飲食,可以作為高血壓和代謝綜合征患者的非藥物干預手段。 間歇性禁食通常分為三種形式:一種是每日限時進食,即將進食時間段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今年9月份,美國的一家創業公司Ambrosia發起了一項臨床研究。他們征集了600名35歲以上的志愿者,在2天內,給每名志愿者輸入1.5升健康年輕人的血液,以此來求證健康年輕人的血液是否有抗衰老的神奇效果。 這些志愿者每人交了高達8000美元的費用,8000美元是什么概
人體的進食周期可用于控制新陳代謝和能量利用。這一機制的異常會引起代謝疾病,肝功能障礙和加速衰老。長期以來,抗衰老因子SIRT1的表達和活性在緩解糖尿病,心血管功能障礙,神經退行性疾病,癌癥和衰老等疾病方面是有益的。最近的研究致力于揭示影響進食周期的分子機制,以及長壽因子SIRT1的活性調節模式。
近60年的研究歷史 1961年,微生物學家Leonard Hayflick和Paul Moorhead創造了“衰老”(senescence)一詞。此后,關于它的研究隨之而來。 21世紀初,人們開始認為衰老是一種抑制受損細胞生長從而避免腫瘤發生的機制。當發生突變或者受傷后,細胞往往會停止分裂,
近60年的研究歷史 1961年,微生物學家Leonard Hayflick和Paul Moorhead創造了“衰老”(senescence)一詞。此后,關于它的研究隨之而來。 21世紀初,人們開始認為衰老是一種抑制受損細胞生長從而避免腫瘤發生的機制。當發生突變或者受傷后,細胞往往會停止分裂,
年齡是影響人類疾病最重要的風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患癌癥、心血管疾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相應增加,”佐治亞州分子和轉化醫學中心主任、這一最新研究的通訊作者、Ming-Hui Zou博士說,“因此如何真正延緩衰老是減少人類疾病發生率和嚴重程度的主要途徑。” 血管老化在人類老化過程中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