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1.6萬億
近期,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陸續公布了試驗方案或任務清單,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以及加快建設多層次綠色金融體系均成為了各地下一步的重點任務。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已達1.6萬億元,今后5年產業規模有望翻番,在綠色金融的助推下,節能環保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 作為五大試驗區之一,貴州省貴安新區日前公布了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任務清單。清單共確定了57項改革任務,涉及建立多層次綠色金融組織機構體系、加強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拓寬綠色產業融資渠道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清單中有多項任務要求在今年底之前就要完成,記者了解到,當地正在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在綠色債券方面,清單要求篩選符合綠色發債條件的企業建立綠色企業債券發行項目庫,在綠色證券方面,清單要求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貴安金融投資有限公司牽頭制定貴安綠色證券公司設立方案,以及建立貴安新區綠色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在綠......閱讀全文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1.6萬億
近期,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陸續公布了試驗方案或任務清單,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以及加快建設多層次綠色金融體系均成為了各地下一步的重點任務。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已達1.6萬億元,今后5年產業規模有望翻番,在綠色金融的助推下,節能環保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
上海節能環保產業初具規模 160多家企業總銷售近千億
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12日發布的消息,上海的節能環保產業初具規模,全市規模以上節能環保企業有160多家,總銷售收入近千億元。 據介紹,上海在高效電機及其控制系統、高效輸配電變壓器、除塵脫硫脫硝技術、汽車尾氣處理、工業再制造等領域居全國領先水平。 當天下午,上海市經
規模3萬億 節能環保產業繪就五年路線圖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在即將出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總報告中,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產業(另三個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和高端裝備制造業)之首,定位是“具備大規模產業化發展基礎,明確將全面推向市場。” 在總報告所擬定的24個重點支持方向中,環保產業共涉及其中3個
南京為節能減排控制石化產業規模
南京市節能監察中心日前透露,該市計劃在今后幾年控制石化行業的產能,降低其在全市工業中的比重,以求收到節能降耗的顯著效果。 2011年南京市石化行業燃煤量為626萬噸,占全市總量的18.1%。南京市要求石化行業能源消耗總量到2015年下降10%。目前南京石化行業原油年加工能力為2000萬噸左右
節能環保產業“黃金期”來臨
近日,國務院連續出文直指節能環保產業,明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將在15%以上,并將之提升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從大氣治理、水處理裝備、土壤修復、垃圾處理到新能源汽車、海水淡化等,在此政策信號下,下一階段將會有更多產業發展細化政策陸續出臺。 節能環保產業涉及面廣,短時期內出現大的改觀絕非易事
河北確定節能環保產業方向
河北省政府日前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十項措施的通知》,明確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發展方向。 節能產業將圍繞滿足重點領域節能增效需求,提升高效鍋爐自動化控制、低溫煙氣余熱深度回收、非晶變壓器、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等工業節能設備的技術水平;擴大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等綠色建材生產規模;加速
中國生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生態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記者從生態環境部23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生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全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1.8%,對國民經濟直接貢獻率為1.8%。新技術新成果不斷轉化應用。火電廠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燒、燃煤煙氣
廣州番禺:節能環保產業枝繁葉茂
夕陽下,透過辦公室的窗戶,楊培凱望著對面不遠處正在建設的獨棟辦公樓,臉上露出期待的笑容,那里就是公司即將搬入的新址。公司做的企業名冊上,已經寫上了新辦公樓的地址。 作為廣東意高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楊培凱帶領公司團隊一路打拼,自2006年搬入廣州番禺節能科技園后,歷經四次搬遷,從1
節能環保產業法規標準將完善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力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 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節能產業將重點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將重點發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聚焦節能環保產業:大產業呼喚龍頭企業
節能環保 十二五,我國節能環保將變成一個超3萬億的大產業,但目前,這個行業里90%都是小企業。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節能環保產業亟待做大做強。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日前收獲了一份大訂單,企業與成都市簽訂合作協議,全面參與當地垃圾處理、產業開發、節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