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一場不容錯過的科學盛宴
從今年2月LIGO正式宣布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到6月再度發布引力波探測成果,依托引力波研究宇宙的窗口已被正式打開,這令國內外眾多天文、物理學家為之振奮。 然而,當科學家期盼這一成果給相關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時,也有人質疑,直接探測引力波這一諾獎級成果已然被摘走,圍繞引力波還能產生重大科學突破嗎?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相關專家接受了《中國科學報》的采訪并給出了答案。 媲美引力波探測的科學目標 如果只有諾獎能代表科學發現的重要性,那么引力波研究能夠催生好幾個諾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雪峰說。在他眼里,觀測到引力波電磁對應體信號的科學意義就可以與直接探測引力波相媲美。 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金志平向記者解釋稱,廣義而言,與引力波輻射伴隨的電磁信號都可以稱為引力波電磁對應體,其研究也與引力波的直接探測密切相關。 事實上,天文學家在LIGO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信號之前,也在利用電磁探測手段尋找引力波事件的信號。如今LIGO已經......閱讀全文
電磁波和引力波
也難怪很多人對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質疑,因為這次結果的確是太突然、太幸運了。并且,盡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就預言了引力波,但他對自己的這個預言的態度也是反反復復頗為有趣的。愛 因斯坦本人直到1936年對此還尚未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得出“引力波不存在”的結論!但因為該文中他的
空間引力波探測: 在太空中捕捉引力波“音符”
日前,一條有關空間引力波探測的消息在天文圈被刷屏。 據歐洲太空局(以下簡稱歐空局)官網報道,其下屬科學項目委員會在6月20日舉行的會議中一致決定,將探測引力波的激光干涉空間天線(LISA)正式確定為歐空局第三大型空間任務(L3)。根據時間表,LISA將在2034年開始從空中探測引力波。 事實
美引力波觀測站升級:有望首次探測引力波
1916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這是遙遠宇宙極端天體事件的產物,如同時空中的漣漪 據國外媒體報道,引力波被認為來自宇宙中大質量天體的碰撞、爆炸等,是宇宙中最恐怖的能量釋放,比如超新星爆發、黑洞碰撞等。但科學家對引力波仍然不十分了解,原因在于我們很難探測到引力波,引力波雖
電磁波和引力波(一)
也難怪很多人對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質疑,因為這次結果的確是太突然、太幸運了。并且,盡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就預言了引力波,但他對自己的這個預言的態度也是反反復復頗為有趣的。愛因斯坦本人直到1936年對此還尚未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得出“引力波不存在”的結論!但因為該文中他的計算有一個
電磁波和引力波(二)
用什么“尺子”來測量這么小的長度變化?科學家們又請出了引力波的大哥-電磁波,以激光的面貌出現。所用儀器是和1887年邁克耳遜的干涉儀[7]基本同樣的原理。干涉儀向不同方向發出兩束激光,在兩個長臂中來回后進行干涉,從干涉圖像則可以測量出兩臂長度的微小差異。這種設備是愛因斯坦的幸運神,當年邁克耳孫和莫雷
引力波真的存在嗎?
近日,一條關于神秘引力波被發現的傳言正在迅速擴散。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布消息稱自己收到可靠證據,美國激光干擾引力波觀測站(LIGO)已成功偵測引力波。媒體廣泛跟進了這一消息,并稱LIGO研究團隊正收集數據撰寫報告。若傳聞屬實,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一項預測將得
印度加入尋找引力波大軍
2月5日,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在查謨市召開的印度科學大會上宣布,印度希望在探測引力波的國際合作中扮演東道主的角色,即讓一個關鍵設施落戶印度。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由復雜的光學干涉儀組成,這些設備分別坐落在相隔 3000千米的不同地區,諸如美國華盛頓州漢福德市、華盛
中國引力波探測項目將整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武向平8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國引力波探測有望納入未來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統一部署的中國引力波探測項目即將啟動。 實際上,在美國成功探測到引力波之前,中國相關的引力波探測計劃早已啟動,比如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在2008年就發起了
引力波探測,中國沒有缺位
近日央視首次揭秘了我國引力波探測計劃,這一神秘研究再度走入國人視線。 談到引力波,很多人的問題從“引力波是什么”,變成了“諾獎已被國外摘得,我們為什么還要探測引力波?” “發現引力波只是開始,引力波研究還有一大波‘諾獎’在等著被摘取。”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在我國目前唯一的引力實驗
LIGO或首次“看”到引力波
中子星合并模擬圖,白色代表磁力線。 近日,《新科學家》雜志官網率先發布獨家報道稱,全球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可能探測到另一種此前未被觀察到過的新型引力波,即距地球1.3億光年的長蛇座內NGC4993星系的兩顆中子星合并產生的可見光信號,哈勃等多個望遠鏡可能已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