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再創新挑戰糖尿病
近日,由北京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和博澳藥業)承擔的北京市科委科技計劃課題“抗糖尿病創新中藥桑枝總生物堿片開發”順利通過了專家驗收。 據悉,桑枝總生物堿片的開發成功,將引領糖尿病治療新理念,彌補單一靶點藥物長期用藥存在安全性隱患的短板,突破了目前中藥物質基礎不明確、質量不可控、量效關系不明確的缺陷,改變口服降糖藥一直由化學藥壟斷的局面。 “桑枝”是桑樹種植過程中的廢棄物,“桑枝生物堿片”正是以“桑枝”為藥材提取精制而得。 打破化學藥壟斷局面 五和博澳藥業總經理金毅群介紹,桑枝總生物堿片有效成分為一組生物堿,物質基礎明確,質量可控,作用機理與國際公認的α-糖苷酶抑制劑“拜唐蘋”類似,獲國家發明ZL和美國PCTZL授權,曾獲得北京“十病十藥”和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支持。 通過本課題實施,完成了國內首個以化學藥為對照,以國際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為指標,“以拜唐蘋為對照的非劣效”和“以安慰劑為對照的優效”的......閱讀全文
中藥再創新-挑戰糖尿病
近日,由北京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和博澳藥業)承擔的北京市科委科技計劃課題“抗糖尿病創新中藥桑枝總生物堿片開發”順利通過了專家驗收。 據悉,桑枝總生物堿片的開發成功,將引領糖尿病治療新理念,彌補單一靶點藥物長期用藥存在安全性隱患的短板,突破了目前中藥物質基礎不明確、質量不可控、量效關
中藥再創新-挑戰糖尿病
“桑枝”是桑樹種植過程中的廢棄物,“桑枝生物堿片”正是以“桑枝”為藥材提取精制而得。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近日,由北京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和博澳藥業)承擔的北京市科委科技計劃課題“抗糖尿病創新中藥桑枝總生物堿片開發”順利通過了專家驗收。 據悉,桑枝總生物堿片的開發成功
桑枝片的臨床應用
1.(《圣濟總錄》)治水氣腳氣:桑條60g。炒香,以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空心服之。方中桑枝行氣消腫,為君藥。 2.雙桑降壓湯(《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治高血壓病: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臥前洗腳30-40分鐘后即臥。方中桑枝降
桑枝片的化學成分
桑枝含鞣質,游離的蔗糖、果糖、水蘇糖、葡萄糖、麥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莖含黃酮成分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環桑索(Cy-clomulberrin)、環桑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木樹含桑色素(Morin)、楊樹寧
北京市科委:3個“北京創制”新藥獲批上市
北京市科委發布的消息顯示,自今年1月至今,國家藥監局共批準4個國產創新品種上市,其中3個為“北京創制”新藥。3個品種集中落地,是北京近六年來獲批數量最多的一次,彰顯了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實現了新增量。 據了解,3個“北京創制”新藥具體為:北京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的桑枝總生物堿片(5類中藥)、銀
這3個“北京創制”新藥獲批上市
《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實施以來,在北京市科委等醫藥健康統籌聯席會成員單位共同努力下,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并加快落細落實,推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2020年1月至今,國家藥監局共批準4個國產創新品種上市,其中3
桑枝的概述
桑枝(拉丁學名:Morus alba L.),桑科桑屬桑樹的枝葉、桑枝、桑條、嫩桑枝的總稱。它喜光,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 其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單葉互生,葉柄長l~2.5cm,葉片卵形或寬卵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托葉披針形,早落。它原
桑枝的作用
1、治臂痛:主要用法:取出桑枝適量,切細放入鍋內炒香,用水煎服。 2、治水氣腳氣:主要用法:取出桑枝適量,切細炒香,放入適量的水煎服,注意:最好是空腹食用。 3、治高血壓:主要用法:每天睡前用桑枝、桑葉、泡腳30-40分鐘,但是是要煮開的水。 4、治頸椎病:主要用法:桑枝適用于神經根型頸椎
桑枝的介紹
桑枝(拉丁學名:Morus alba L.),桑科桑屬桑樹的枝葉、桑枝、桑條、嫩桑枝的總稱。它喜光,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 其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單葉互生,葉柄長l~2.5cm,葉片卵形或寬卵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托葉披針形,早落。它原
桑枝的簡介
桑枝(拉丁學名:Morus alba L.),桑科桑屬桑樹的枝葉、桑枝、桑條、嫩桑枝的總稱。它喜光,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 其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單葉互生,葉柄長l~2.5cm,葉片卵形或寬卵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托葉披針形,早落。它原
桑枝的生理特性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纖維性強。單葉互生;葉柄長l-62.5px;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5-500px,寬4-250px,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有時有不規則的分裂,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脈上有短毛,腋間有毛,基出
桑枝的形態特征
花單性, 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狀 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長l-2cm,被毛,總 花梗長5-10mm;雄花序長1-2.5cm,下垂,略被細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頭2裂。 瘦果,多數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 聚合果,長l-2.5cm,初時
桑枝的生長習性
桑樹喜光,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耐寒,可耐-40℃的低溫,耐旱,耐水濕。也可在溫暖濕潤的環境生長。
桑枝的主要成分
桑枝含 鞣質,游離的蔗糖、果糖、水蘇糖、葡萄糖、麥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莖含黃酮成分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環桑索(Cy -clomulberrin)、環桑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木樹含桑色素(Morin)、楊
2023年12月19日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12月29日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序號申請事項品種名稱劑型生產企業受理日期1初保桑枝總生物堿---廣西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2023.12.192初保桑枝總生物堿片片劑北京五和博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23.12.19
桑枝的地理分布介紹
原產我國中部,有近四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圍廣泛,東北自哈爾濱以南;西北從內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南至廣東、廣西,東至臺灣;西至四川、云南;以長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都在海拔1200m以下。此外,朝鮮、蒙古、日本、俄羅斯、歐洲及北美也有栽培。
桑枝的形態特征及生長習性
形態特征 花單性, 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狀 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長l-2cm,被毛,總 花梗長5-10mm;雄花序長1-2.5cm,下垂,略被細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頭2裂。 瘦果,多數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 聚合果,長l-2.
生物堿按照生物堿的存在形式
1.游離堿:堿性極弱,以游離的形式存在。2.鹽類:與其成鹽的有機酸有:檸檬酸、酒石酸等;特殊的酸類:烏頭酸、綠原酸等;無機酸:硫酸、鹽酸等。3.苷類: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4.酰胺:如秋水仙堿、喜樹堿等。5.N-氧化物:植物體中的氮氧化物約一百余種。此外,還有氮雜縮醛類、烯胺、亞胺等。
生物堿類分析
生物堿類(Alkaloids) 是存在于生物體(主要為植物)中的一類含氮的堿性有機化合物,大多數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藥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如黃連中的小檗堿(黃連素)、麻黃中的麻黃堿、蘿芙術中的利血平、喜樹中的喜樹堿、長春花中的長春新堿等。 含生物堿的中草藥很
生物堿按照生物堿的基本結構分類
1、有機胺類,如麻黃堿、益母草堿、秋水仙堿。2、吡咯烷類,如古豆堿、千里光堿、野百合堿。3、吡啶類,如菸堿、檳榔堿、半邊蓮堿。4、異喹啉類,如小檗堿、嗎啡、粉防己堿。5、吲哚類,如利血平、長春新堿、麥角新堿。6、莨菪烷類,如阿托品、東莨菪堿。7、咪唑類,如毛果蕓香堿。8、喹唑酮類,如常山堿。9、嘌呤
生物堿的種類
已知生物堿種類很多,約在10,000種左右,有一些 結構式還沒有完全確定。它們 結構比較復雜,可分為59種類型。隨著新的生物堿的發現,分類也將隨之而更新。由于生物堿的種類很多,各具有不同的結構式,因此彼此間的性質會有所差異。但生物堿均為含氮的 有機化合物,總有些相似的性質,因為在其 生物合成的途
生物堿的介紹
生物堿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動物)中的一類含氮的堿性有機化合物[1],有似堿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堿。大多數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藥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學活性。有些不含堿性而來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機化合物,有明顯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
生物堿的類型
按照生物堿的基本結構,已可分為60類左右 [3] 。下面介紹一些主要類型:有機胺類( 麻黃堿、 益母草堿、 秋水仙堿)、吡咯烷類( 古豆堿、 千里光堿、 野百合堿)、吡啶類(菸堿、 檳榔堿、 半邊蓮堿)、異喹啉類( 小檗堿、 嗎啡、 粉防己堿)、吲哚類( 利血平、 長春新堿、 麥角新堿)、莨菪烷
生物堿的鑒別
生物堿的鑒別1.檢品溶液的制備:取粉碎的植物樣品約2g,加蒸餾水20~30ml,并滴加數滴鹽酸,使呈酸性。在60℃水浴上加熱15分鐘,過濾,濾液供作以下試驗。 2.生物堿類成分的鑒別:生物堿類成分(除有少數例外)均與多種生物堿沉淀試劑在酸性溶液(水液或稀醇液)中產生沉淀反應。操作如下:(1)取上備酸
生物堿的分布規律
(1)絕大多數生物堿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雙子葉植物中,如毛茛科、罌粟科、防己科、茄科、夾竹桃科、蕓香科、豆科、小檗科等。(2)極少數生物堿分布在低等植物中。(3)同科同屬植物可能含相同結構類型的生物堿。(4)一種植物體內多有數種或數十種生物堿共存,且它們的化學結構有相似之處。
生物堿的相關介紹
生物堿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動物)中的一類含氮的堿性有機化合物,有似堿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堿。大多數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藥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學活性。有些不含堿性而來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機化合物,有明顯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
生物堿的形態介紹
大多數生物堿是結晶形固體;有些是非結晶形粉末;還有少數在常溫時為液體,如 煙堿(Nicotine) 毒芹堿(Coniine)等。
硝酸鹽測定生物堿
硝酸在冰醋酸介質中雖為弱酸,但是他具有氧化性,可以使指示劑變色,所有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測定生物堿硝酸鹽時,一般不用指示劑而用電位法指示終點。如硝酸士的寧。
生物堿的分布規律介紹
(1)絕大多數生物堿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雙子葉植物中,如毛茛科、罌粟科、防己科、茄科、夾竹桃科、蕓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2)極少數生物堿分布在低等植物中。 (3)同科同屬植物可能含相同結構類型的生物堿。 (4)一種植物體內多有數種或數十種生物堿共存,且它們的化學結構有相似之處。
生物堿的理化性質
形態大多數生物堿是結晶形固體;有些是非結晶形粉末;還有少數在常溫時為液體,如煙堿(Nicotine)、毒芹堿(Coniine)等。顏色一般為無色。只有少數帶有顏色,例如小檗堿(Berber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蛇根堿(Serpentine)等均為黃色。味感不論生物堿本身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