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子所硅光子平臺開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研究員閆江團隊在硅光子平臺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完成硅基波導集成的鍺探測器和硅基調制器的流片并取得優良結果。 硅光子技術是集成電路后摩爾時代的發展方向之一,旨在利用基于CMOS工藝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在硅基襯底上進行光子器件和芯片的開發,最終實現光電單片集成。硅光子技術的優勢在于充分利用成熟的CMOS基礎設施和經驗,根據市場需要,實現低成本大規模量產。但光子器件和芯片的材料選擇和工藝流程與集成電路存在一定的差異,需要進行相關工藝的開發。近年來,歐美等國在硅光子領域已有大量投入和經驗積累,并逐漸形成產業優勢。我國雖在分立器件的設計和制作方面成果顯著,但國內尚無完善的硅光子工藝平臺,國內設計的高端硅光子芯片基本都要在國外流片,導致成本高、周期長、難以進行工藝定制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硅光子技術的發展。 微電子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擁有一條完整的8英寸CMOS工藝線,......閱讀全文
硅光子平臺開發獲重要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研究員閆江團隊在硅光子平臺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完成硅基波導集成的鍺探測器和硅基調制器的流片并取得優良結果。 硅光子技術是集成電路后摩爾時代的發展方向之一,旨在利用基于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工藝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在硅基襯底上進行光子
微電子所硅光子平臺開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研究員閆江團隊在硅光子平臺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完成硅基波導集成的鍺探測器和硅基調制器的流片并取得優良結果。 硅光子技術是集成電路后摩爾時代的發展方向之一,旨在利用基于CMOS工藝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在硅基襯底上進行光子器件和芯片的開發,最終實
硅單光子探測器取得重要進展
由無錫中微晶園電子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高靈敏硅基雪崩探測器研發及其產業化技術研究”項目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突破了低抖動、大光敏面硅單光子探測芯片設計、界面電場調控的離子注入和氧化層制備、低噪聲芯片封裝等關鍵技術,開發出硅單光子探測器樣機。近日,項目順
上海著力推進世界級硅光子基地建設
本報訊(見習記者朱泰來 記者黃辛)上海市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硅光子市級重大專項”項目近日在張江實驗室啟動。 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舉措,“硅光子”專項由張江實驗室牽頭,一批滬上在硅光子領域開展深入研發的企業和高校院所參與,面向硅光子全產業鏈,針對國內發展
中美研究人員設計出新型硅基光子芯片
中國南京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11月25日在英國《自然·材料》雜志網絡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設計出一種新型硅基光子芯片,初步實現了光的單向無反射傳輸,拓展了光子晶體及傳統超構材料的研究領域,為經典光系統中探索和發展具有量子特性的新型光子器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通過光子而非電子攜帶信
硅光子技術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
硅光子應用比較廣泛,現將有關應用分享如下:100 G/400 G數據通信 - 數據中心和校園應用電信 - 都市和遠距離應用路由器、計算機和HPC內部的短距離光學互連與開關功能性無源光學元件,包括AWG、光學濾波器、耦合器和分路器基于光纖傳輸和回傳線路的無線電波收發器產品,包括嵌入式光學模塊、發射器/
半導體所硅基光子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基于硅基微納波導的硅基光子學由于可以實現超小體積、低能耗、CMOS兼容的單片高密度光電集成,已被各國公認為突破計算機和通信超大容量、超高速信息傳輸和處理瓶頸的最理想技術之一。 日前,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在該領域取得世界領先水平的重大技術突破。半導體所由王啟明院士率先開展硅基光子學研究,近年來
超均勻無序波導和近紅外硅光子學器件
近日,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們推出了超均勻無序平臺實現近紅外(NIR)光子設備來創建、探測和操縱光。 他們在一個絕緣體上的硅(SOI)平臺上建造了這個裝置,以演示在一個不受晶體對稱性約束的靈活的硅集成電路結構的功能。 科學家們報告了被動器件元件的結果,包括波導和諧振器與傳
超靈敏硅單光子探測器取得重要進展
由無錫中微晶園電子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高靈敏硅基雪崩探測器研發及其產業化技術研究”項目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突破了低抖動、大光敏面硅單光子探測芯片設計、界面電場調控的離子注入和氧化層制備、低噪聲芯片封裝等關鍵技術,開發出硅單光子探測器樣機。近日,項目順
英特爾首次實現50Gbps硅光子數據連接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8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英特爾公司宣布其在全世界首次實現硅光子數據連接,數據傳輸速度高達每秒500億比特(50Gbps),目前,他們正朝著實現每秒1萬億比特(1Tbps)的目標邁進。 英特爾公司首席技術官、實驗室主任賈斯廷·拉特勒表示,此項成果是
新皮米光子波能在硅半導體內傳播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新的皮米尺度波,這種波可以在硅等半導體中傳播。研究人員指出,在半導體材料中使用皮米光子波有望催生新的功能性光學器件,應用于量子技術領域,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評論應用》雜志。 最新研究由普渡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副教授祖賓·雅各布博士領導,他說:“微觀這個詞源于微米,1微米
特殊硅結構可基于單光子產生多個電子空穴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9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研人員通過計算機模擬證實,利用特殊的“硅BC8”結構,能夠基于單個光子產生多個電子空穴對,大幅提升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相關研究報告發布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太陽能電池以光電效應作為基礎,當一個光子或是光粒子
清華大學儀器共享平臺雙光子顯微鏡
儀器名稱:雙光子顯微鏡儀器編號:15017684產地:日本生產廠家:Olympus型號:FV1200MPE出廠日期:201403購置日期:201510所屬單位:生命學院>蛋白質研究技術中心>細胞影像平臺>設施細胞影像平臺放置地點:清華大學生物醫學館U6-119固定電話:固定手機:固定email:聯系
上海微系統所硅基光子學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日前,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SOI課題組在光子學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20日出版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作者為:杜駿杰、王曦、鄒世昌、甘甫烷等),并作為每期最亮點的工作
新方法讓光子電子動量相匹配-有望使硅基器件獲新功能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合作設計出一種新方法,讓光子的動量與電子的動量相匹配,從而增強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最新研究有望催生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新型激光器以及發光二極管(LED)等設備。 研究人員解釋稱,一般而言,電子的動量比光粒子(光子)的動量大幾個數量級,由于動
光子被光子散射證據首次找到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6日報道,歐洲核子中心(CERN)的ATLAS探測器中,發現了高能量下光子被光子散射的首個直接證據。這一過程極為罕見,兩個光子相互作用并改變了方向,這證實了量子電動力學的最早預測之一。 ATLAS探測器項目物理協調員丹·托沃里說:“這是里程碑式的成果,是光在高能量下自身相互作
硅基光子晶體載體上RuO2納米結構催化高效CO2光轉換
CO2在與H2相互反應的[Ru(110)]-1表面吸附的示意圖 CO2的陽光驅動催化加氫是產生有用化學品和燃料的重要反應,如果在工業規模下運行,可以減少溫室氣體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近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Geoffrey A. Ozin教授(通訊作者)介紹了在三維硅基光子晶體載體上高分散的納
高性能計算機超結點的關鍵微納光電子器件研究取得突破
高性能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主要取決于超結點中的CPU及CPU之間的數據傳輸和數據交換能力,但這種數據傳輸和數據交換速度慢、延遲大等問題阻礙了高性能計算機計算速度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實現光數據交換代替電數據交換,大幅度的提高光數據交換的帶寬、延遲、功耗、密度等性能。 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支
怎樣檢測硅鐵的硅含量
檢測硅鐵的硅含量最簡單的方法是:重量法測定硅鐵中硅含量。在重量法測定硅含量中,又具體分為三種方法,即:1、 高氯酸脫水重量法測定硅量;2、 鹽酸脫水重量法測定硅量;3、 揮硅減量重量法。硅鐵的硅含量的測定方法有多種。用以測定硅鐵合金中硅測定的化學分析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和氟硅酸鉀容量法。現代儀器分析中,
單光子探測
采用時間分辨單光子計數(TCSPC)技術,測量熒光(包括自發熒光、熒光染料、熒光蛋白)分子的壽命,可用于:1測量染料的內在性質,如異構化、質子化、折疊等;2超出熒光分辨率的微環境研究,如分子結合、離子濃度、pH、親脂性環境、膜電位等;3光譜非常接近的多種染料的分離;染料的光學物理特性研究等等。FCS
光子儀作用
主要是活血通經,通絡止痛,祛風止痙,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消腫的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可用外傷引起的軟組織腫脹及創傷性關節炎,可以用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變引起的疼痛,也可以用于頸椎退行性病變,腰椎退行性病變,骨質增生,頸椎不穩,腰椎不穩,椎間盤退行病變及突出引起的疼痛。
光子與輻射
光子,又稱“光量子”,是光和其它電磁輻射的量子單位。一般認為光子是沒有質量的,有些理論中允許光子擁有非常小的靜止質量,這樣光子會最終衰變成一種質量更輕的粒子。如果這種衰變是確實可能的,光子就是有壽命的,據最新研究表明其壽命為10的18次方年,甚至比宇宙的壽命都長,真正可以說得上是萬世不滅。平常我們所
清華大學儀器共享平臺頭戴式單光子結合光遺傳微型顯微成像系統
儀器名稱:頭戴式單光子結合光遺傳微型顯微成像系統儀器編號:A24000007產地:加拿大生產廠家:Doric lenses型號:eTOSMS3出廠日期:20230116購置日期:20221230所屬單位:藥學院>藥學技術中心>神經藥理平臺放置地點:固定電話:固定手機:固定email:聯系人:分類標簽
《自然—光子學》:單光子波長轉換首次實現
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NIST)10月15日表示,科學家首次將量子源(半導體量子點)產出的波長為1300納米的近紅外單光子轉換成波長為710納米的近可見光光子。這種單光子波長(或顏色)轉換的實現有望幫助開發出擁有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計量的混合型量子系統。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光
實驗室通過光子晶體和納米線組合實現光子集成新突破
LinkedIn與電子一體化的巨大成功故事相反,光子集成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它面臨的最嚴重的障礙之一是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來實現不同的功能,不像電子集成。更復雜的是,許多光子集成所需的材料與硅集成技術不兼容。 到目前為止,在光子電路中放置各種功能納米線,以達到所需的功能已經表明,雖然完全有可能
首次在集成光子芯片上產生偏振糾纏光子對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外專千人計劃Brent E. Little與加拿大魁北克國立科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非線性微環諧振腔中TE和TM模式間的自發四波混頻效應,結合微環諧振腔的濾波選模作用,首次在集成光子芯片上產生了偏振糾纏光子對的研究成
光子晶體光纖簡介
簡介光子晶體光纖簡稱PCF(Photonic Crystal Fiber),zui早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發出來,并迅速進入商用。PCF可分為兩大類:基于全內反射的折射率引導型光纖和基于光子帶隙效應的光子帶隙光纖。前者在結構上,光纖纖芯是固體結構,而光子帶隙光纖的纖芯是低折射率材料,比如中空結構
PerkinElmer推出L3D微光探測解決方案平臺
PerkinElmer 針對臨床診斷、生命科學和分子成像應用推出“L3D-Low Light Level Detection”微光探測解決方案平臺。 德國紐倫堡 - 傳感器 + 測試 2010 展會 – 第 12 展廳,展位號 503 - 專注于提高人類健康及其生存環境安全的全球領先公
學者綜述二維材料光電探測器研究進展
應《物理學報道》(Physics Reports)編輯Daniel Vanmaekelbergh的邀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林生晃團隊于近日在該刊發表長篇綜述文章,重點介紹了二維材料在CMOS兼容和硅光子結構中的混合集成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在現代通信技術領域的應用。綜述文章指出,隨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
學者綜述二維材料光電探測器研究進展
應《物理學報道》(Physics Reports)編輯Daniel Vanmaekelbergh的邀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林生晃團隊于近日在該刊發表長篇綜述文章,重點介紹了二維材料在CMOS兼容和硅光子結構中的混合集成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在現代通信技術領域的應用。 綜述文章指出,隨著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