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醫學科學院最新文章獲HIV研究新進展
科學通報,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這兩份期刊均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我國學術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國內外各主要檢索系統收錄,如國內的《中國科學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等;美國的SCI、CA、EI,英國的SA,日本的《科技文獻速報》等。目前針對每期的重點內容,生物通將展開詳細推薦,歡迎讀者共同參與…… 生物通報道: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吉林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抗原為前期設計和經過驗證的HIV 復合表位, 并添加 2 種分子佐劑, 通過 2 種疫苗單獨使用或聯合應用, 評價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免疫策略對免疫效果的影響, 從而為候選疫苗的進一步臨床研究提供基礎數據。 鑒于當前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流行態勢及預防治療現狀, 研制安全有效的預防性或治療性疫苗是目前面臨的......閱讀全文
科學家破解艾滋病病毒如何“劫持”人體免疫細胞
掌握艾滋病病毒這把“鎖”的結構,就有望對“鎖”配“鑰匙”。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 Vif的結構,撥開了困擾這一領域30余年的謎團,闡明了Vif如何“劫持”人免疫細胞的分子機制,為研制全新艾滋病藥物提供了結構基礎。該研究對人類最終攻克艾滋病
PNAS:免疫細胞基因編輯給癌癥和艾滋病帶來希望
人類中的很多突變都與基因突變相關。例如,白化病是因為酪氨酸酶基因上的點突變導致酪氨酸酶功能異常,從而導致了黑色素合成障礙。還有一些病癥涉及到多種基因突變導致的功能障礙。如果能夠使用某種精確的基因編輯方法,修補這些基因突變,從理論上講,就可以一定程度緩解病情。而人類T細胞的基因突變導致其功能異常,
細胞免疫細胞免疫
幾乎所有的細胞表面都有MHC-I,CD8+T細胞能識別細胞表面的MHCI+抗原復合物,識別后進行攻擊。 根據功能不同T細胞可分為三類,其表面均有相應的受體,具有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T細胞(Cytotoxic T cells,Tc)、輔助性T細胞(helper T cells,TH)、抑制性T細
最新研究:免疫療法有望治療艾滋病
近年來,免疫療法治療癌癥成為研究熱門。但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療法也有望能用來治療甚至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給24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注射一種名為VRC01的廣譜中和抗體,結果顯示它能安全地誘導免疫系統產生大量這種抗體,從而在停藥后
艾滋病(AIDS)的機體免疫功能檢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細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細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細胞顯著減少,CD4
免疫細胞的免疫細胞種類
T淋巴細胞即胸腺依賴淋巴細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亦可簡稱T細胞。來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細胞(胚胎期則來源于卵黃囊和肝)。目前認為,在人體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細胞或前T細胞遷移到胸腺內,在胸腺激素的誘導下分化成熟,成為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成熟的T細
廣州生物院探索T細胞免疫的艾滋病疫苗策略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陳凌研究組多年來堅持致力于新型HIV疫苗的研發,近日該團隊的骨干人員孫彩軍副研究員、馮立強副研究員等探索了一系列能有效提升T細胞免疫反應的免疫策略,部分研究成果于近期發表在學術期刊PloS One(2014,e93143), Human Vaccine & Im
防治艾滋病中醫藥促免疫重建
10月16~17日從在京舉行的國際中醫藥防治艾滋病大會上獲悉,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聯合國內10余家單位承擔的科技部重大項目――中醫藥干預艾滋病免疫重建研究取得新成果。 數據表明,中醫藥可改善和減輕艾滋病患者乏力、心慌、咳嗽、惡心等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可減少抗病毒藥引起的毒副作
免疫細胞
在免疫細胞中,執行固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吞噬細胞、NK細胞等。執行適應性免疫功能:T、B淋巴細胞,還有APC細胞參與。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分為B細胞和T細胞,分別來源于骨髓和胸腺B淋巴細胞 表面的BCR(mIg)及分泌的抗體均為免疫球蛋白。由B細胞介導的免疫稱為體液免疫T淋巴細胞 ,TCR為雙鏈分子。
美學者研究發現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特定免疫細胞功能異常
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特殊類型的免疫細胞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的表現異于健康人。這一發現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細胞的機制。圖片來源于網絡 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免疫學》雜志上發表了相關論文。 研究團隊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淋巴
艾滋病毒多種策略逃避免疫系統
單一類型的中和抗體可能不足以遏制艾滋病病毒 在一項艾滋病病毒如何變異以應對免疫系統壓力的研究中,美國埃默里大學疫苗中心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表明,艾滋病病毒能采取若干逃生路線,而不是以一個預定的路線來逃避免疫系統的壓力,這意味著單一類型的中和抗體可能不足以遏制艾滋病病毒。此項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份的
Nature:艾滋病免疫療法的兩面效應
一個大型研究小組發現,對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獼猴給予1型干擾素可產生有益和有害雙重效應。在發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的研究論文中,該研究小組描述他們發現干擾素對于獼猴的不同影響取決于給藥的時間。洛桑大學微生物學研究所的Amalio Telenti針對這一新研究在Nature雜
艾滋病病毒抗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簡介
艾滋病病毒也叫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4淋巴細胞的病毒,人感染HIV后無論有無癥狀出現,血液里均含HIV抗體(HIV-Ab),因此HIV-Ab檢測是HIV感染診斷的一項重要指標。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上HIV,通常檢查的辦法就是到衛生機構進行血液HIV抗體檢測。
免疫學實驗抗艾滋病(AIDS)抗體介紹
抗艾滋病(AIDS)抗體介紹: 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此病毒有兩型,HIV-Ⅰ型。全球流行;HIV-Ⅱ型主要流行于非洲。常規應用的方法是測定HIV抗體,檢測方法初篩有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確診可用蛋白印跡試
“休眠”艾滋病病毒也能破壞免疫系統
艾滋病病毒(HIV)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被認為是一種緩解方法,而不是治愈方法,因為患者通常攜帶感染HIV的細胞庫,如果治療停止,這些細胞可能會重新出現。 人們通常認為,在治療期間,攜帶感染HIV的細胞庫會處于休眠狀態。現在,瑞士洛桑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免疫病毒學家Daniel Kaufmann
《細胞》:利用RNA干擾抵御艾滋病毒
這種策略可能被開發成對人類的臨床應用 美國科學家近日開發出了一種利用抗體將短鏈RNA(siRNAs)直接送至免疫細胞的方法,并通過RNA干擾極大地幫助抑制HIV病毒對小鼠的感染。相關論文8月7日在線發表于《細胞》(Cell)雜志上。 進行此次研究的是美國哈佛醫學院的Priti Kumar和同事。
血液干細胞可殺死艾滋病毒
據“中央社”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人員首次證明,人類血液干細胞具有殺死艾滋病病毒能力,對于其它慢性病毒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 這份公布在今天的《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的研究顯示,人類干細胞可以設計成相等的基因疫苗。 研究小組領導人吉欽(Scott G. Kitche
免疫細胞:抗原遞呈細胞
1.抗原遞呈細胞的概念 在機體的免疫應答過程中,能攝取、加工、處理抗原并將抗原信息提呈給T淋巴細胞的輔佐細胞,稱為 抗原提呈細胞(APC)。 2.抗原遞呈細胞的種類 抗原提呈細胞分專職性遞呈細胞和非專職性遞呈細胞兩類。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和B淋巴細胞等能表達MHC Ⅱ類分子的
免疫細胞簡介
免疫細胞(immune cell)是白細胞的俗稱,包括淋巴細胞和各種吞噬細胞等,也特指能識別抗原、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淋巴細胞等。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的基本成分,在體內分布很廣泛,主要是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而被活化(activation),分裂增殖、發生特異性免疫應答。除T淋巴細胞和B
免疫細胞計數
(一)熒光抗體染色 應用范圍廣泛,可分別使用于B細胞、T細胞及其亞類、MФ及NK細胞的計數及表面標記的測定,多選用間接熒光抗體染色,即活細胞與其特異性單抗作用后再與熒光抗球蛋白抗體反應,經熒光顯微鏡觀察可見膜熒光。 (二)花環形成試驗 T細胞與B細胞皆可應用該試驗進行計數。計數T細胞的方法
免疫細胞簡介
免疫細胞(immune cell)是白細胞的俗稱,包括淋巴細胞和各種吞噬細胞等,也特指能識別抗原、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淋巴細胞等。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的基本成分,在體內分布很廣泛,主要是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而被活化(activation),分裂增殖、發生特異性免疫應答。除T淋巴細胞和B
人類首次獲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
新華網曼谷9月24日電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24日共同宣布,雙方合作開發試驗的一種“聯合疫苗”可以將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降低31.2%。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 研究人員當天在曼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這種“聯合疫苗”是由兩種疫苗組成的,其中一種負責刺激免疫系統,使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反應或能治愈艾滋病
據《新科學家》雜志網站3日報道,在上周舉行的歐洲臨床生物學和傳染病會議上,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提交的艾滋病研究最新數據表明,攜帶艾滋病病毒(HIV)的癌癥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后,產生的免疫應激反應能夠將病毒徹底清除。這一研究結果為戰勝艾滋病提供了全新視角。 10年前,一位名叫蒂莫西·布朗的白血病患者
艾滋病病毒會抑制大腦干細胞生成新細胞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艾滋病病毒通過兩種方式傷害人腦,一種是殺死腦細胞,另一種是阻止新細胞的生成。?這項發表在《細胞—干細胞》雜志上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與艾滋病病毒(HIV)有關的癡呆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會出現心理紊亂、睡眠障礙和記憶力衰退等癥狀。服用抑制艾滋病病毒的“雞尾酒”藥物的人則很少出現這些情
誘導降解艾滋病病毒的細胞分子發現
記者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基礎免疫創新團隊在研究中獲得重要發現,內質網I型α-甘露糖苷酶能夠誘導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繼而抑制艾滋病病毒復制,最終有望達到治療目的。 由于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是啟動病毒感染的關鍵蛋白,抑制囊膜糖蛋白的功能具有抗病毒的治療作用,而
關于艾滋病毒細胞的培養方法介紹
常用方法為共培養法,即用正常人外周血液分離單個核細胞,加PHA刺激并培養后,加入病人單個核細胞診斷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將病人自身外周或骨髓中淋巴細胞經PHA刺激48~72小時作體外培養(培養液中加IL2)1~2周后,病毒增殖可釋放至細胞外,并使細胞融合成多核巨細胞,最后細胞破潰死亡。亦可用傳代
PLOS:觀察艾滋病毒從細胞中出芽
最近,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出一種方法,來觀察新形成的AIDS病毒顆粒從受感染的人類細胞顯露或“出芽”,而不會干擾這個過程。利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稱為ALIX的蛋白質介入了病毒復制的最后階段,而不是以前認為的較早階段。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4年5月16日的《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
干細胞移植或可抑制艾滋病病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48.shtm 科技日報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醫學》雜志20日報道,一名獲得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治療白血病的患者,在移植后9年、暫停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4年里,表
提高免疫細胞的免疫力
一、借助睡眠 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著名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而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二、保持樂觀的態度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區別
體液免疫是指以漿細胞產生抗體來達到保護目的的免疫機制,負責體液免疫的細胞是B細胞,體液免疫的抗原多為相對分子質量在一萬以上的蛋白質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顆粒和細菌表面都帶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又稱細胞介導免疫,狹義的細胞免疫是指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轉化為致敏T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