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部日前印發《關于科技創新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充分發揮創新驅動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動力的重要作用。 《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科技創新支撐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要進展,在創新體系構建、基地平臺布局、人才隊伍建設、生態環保科技產業、環境治理模式等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和能力提升。 圍繞相關目標,《意見》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二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科技創新供給。三是聚焦重大區域環境問題開展科技集成與示范。四是大力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產業。五是統籌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建設。六是壯大生態環境領域科技人才隊伍。七是探索環境科技創新與政策管理創新協同機制。八是積極參與國際環境治理。 此外,《意見》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強化目標考核,切實落實各項任務措施;加強科技創新污染防治攻堅、重大成果和成......閱讀全文
研究團隊的階段性成果要及時與業界、用戶及各行業管理部門積極溝通,以促進技術的交流與及時轉化、應用。 酸和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地寸草不生。 礦業污染已經成為嚴重社會問題 “軟骨病、砷中毒、癌癥……種種痛苦的病癥正悄悄地襲擊越來越多的人群,包括皮膚病、肝病也成為一些地方的常見多發病。在這
在農業生產中,大量施用氮肥一直是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措施。然而,氮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并未帶來農作物產量的大幅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反而呈下降趨勢。因此,培育氮肥高效利用的新品種是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綠色高效提高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產量的一種有效途經。8月16日,英國《自然》雜志以研究
農業生產中,大量施用氮肥是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措施。然而,氮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并未帶來農作物產量的大幅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反而呈下降趨勢。因此,培育氮肥高效利用的新品種是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綠色高效提高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產量的有效途徑。 8月16日,英國《自然》(Natur
最近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是一個標志性事件,表明我國環境管理開始由以環境污染控制為目標導向,向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導向轉變,扣響了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發令槍”3月31日,第二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環境管理轉型是
本報訊(記者張楠)日前,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推廣中心等單位主辦的“廢舊塑料轉化為可利用能源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廣東中山舉行。與會領導及專家探討了廢舊塑料回收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 會上,專家們對華南再生資源(中山)有限公司研發的先進塑料逆轉工程“廢舊塑料通過逆轉工程
11月18日,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中國氣象局等 6個部門聯合在北京召開“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高層論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指出,當今世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引起廣泛關注,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選擇,也是世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5月19日,“澳中土壤污染和修復研發中心”簽約暨揭牌儀式在江蘇鹽城環保科技城舉行。該中心由“澳大利亞-中國健康土壤健康環境研究中心”與鹽城市亭湖區人民政府共建,將通過3-5年的建設,在鹽城環保科技城搭建土壤污染分析、土壤污染風險評價、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研發和土壤污染防治人員培訓四大專業平臺,為我國
霧霾是近年突然暴發的嗎?現有的科學研究能否破解霧霾成因?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在治理霧霾中發揮了什么作用?室內PM2.5升高,二手煙到底是不是最大元兇?隨著新的環境污染問題出現,我國在科學應對上如何超前布局?……1月14日,科技日報社主辦專家座談會,共議如何科學治理大氣污染。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
對于很多參與過北京奧運會相關研究項目的科學家而言,那場體育盛會決不僅僅意味著任務或經費,更是科學研究與政治決策的碰撞 北京奧運會早已曲終人散,其空氣污染研究團隊卻忙碌依舊。 這個團隊的主要成員,正應邀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研究的咨詢工作。他們甚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規定,2017年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并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園區資格。 隨著2017年底的臨近,各地十分關心這項工作進展情況,下一步如何考核認
12月9日,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和中國科協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走過了整整十年的活動歷程。當天上午,一場以“中國海洋的可持續發展”為題的報告會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隆重舉行,主講嘉賓為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蘇紀蘭院士。中科院學部
記者11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獲悉,由該中心主持并集中了其它14家長期從事農田氮磷面源污染和淋溶研究的優勢單位參與的“農田氮磷淋溶損失污染與防控機制研究項目”日前正式啟動。據悉,在科技部聯合農業部啟動的第一批“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下發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年度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據統計,在公示清單中,共有33個項目,總經費達6.08億。這這份專項清單中,中科院和環境保護部下屬研究機構各分獲7項任務。其中,經濟快速發展區場地土壤污染源識別與源-匯關系,場地土壤重金屬積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為全面深入了解《方案》實施的意義、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及其對策,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問:為什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以下為土壤監測基礎知識,也歡迎加入土壤檢測答疑群。 面對土十條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12月1日,《節水治污水生態修復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匯編》、《煤炭綠色開采與安全環保技術成果目錄》等三項科技成果目錄在京發布,為供需雙方搭建有效對接的橋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這三項科技成果目錄的技術主要來源于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研發成果,也包括面向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徐建中在“中國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的演講 第十三屆科博會“中國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于2010年5月27日-28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徐建中。 徐建中:各位下午好,今天跟大家談一談中國能源的一些問題,我準備PPT比較多。中國
雖已回京數月,第七批援疆干部、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副巡視員崔玉亭還是會經常想起援疆三年那1000多個難忘的日日夜夜。在第七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隊伍中,科技部派出的7人組成的科技部援疆團被評為“優秀集體”,7名援疆干部全部被評為“優秀援疆干部”,榮記二等功。 作為科技部首次成建制派出的
2018年1月28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納米材料治理水體復合污染的應用基礎研究及工程示范”項目在惠州召開2017年度總結會議。專項指南編制專家組專家朱星教授、王琛研究員、龐代文教授及江桂斌院士、李亞棟院士等10余位專家,項目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代表及科技部高技術中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4月12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在這份《意見》中,總共57項重點工作的分工負責部門。 在57項重點工作中,明確涉及生態環境部的有10項。其中明確涉及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健全生態文明體制、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對于健全生態文明體
2月28日,青島農業大學、潤德(山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海都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三方合作在青島農大建立國內首家符合美國FDA和歐盟 EFSA標準的食品藥品安全檢測機構,負責出口到歐美國家的中國食品的安全檢測,確保出口食品達到美國FDA或歐盟EFSA的安全要求。 該項目預計2
近日,潤德(山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青島農業大學和青島海都集團有限公司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行了國際食品藥品檢測中心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注冊資本3000萬元,三方合作在青島農業大學內設立國內首家符合美國FDA和歐盟EFSA標準的食品藥品安全檢測機構,負責出口到歐美國家的中國食品的安全檢測,確
2014年5月,中科集團召開首屆環境保護論壇,來自各級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代表分享環保領域的前沿訊息和研究成果,分析生活垃圾焚燒行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形勢和問題。這是中科集團涉足環保領域的第13個年頭。 13年前,這家源于中國科學院的科技企業步入環保領域,開始推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