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幾乎到處(食物、土壤、牙膏、尤其是自來水中)都存在有氟離子,其對于微生物和細胞具有很強的毒性作用。為了避免死亡,細胞必須清除掉在它們內部累積的氟離子,這一過程是通過離子通道來實現。離子通道指的是穿過細胞膜的一種蛋白質通道,其只允許特異的物質通過。 氟離子通道直到最近才被人發現,一些研究暗示其具有不同尋常的結構,這或許可以解釋它們對于氟離子的顯著選擇性。然而,由于這些離子通道非常小,因此結晶它們極具挑戰,阻礙了研究人員調查它們的原子結構。 在發表于9月7日《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克服了這些限制,第一次解析了一種氟離子通道的原子結構。他們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雙管”( double-barreled)結構,其包含了兩個氟離子流過孔道,這代表了離子運輸的一種新機制。研究結果闡明了這些通道的進化,提供了一些新方法來改變它們的功能,指出了一些潛在的應用如開發出新型抗生素等。 研究人員是通過重......閱讀全文
9月26日,《自然-通訊》期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蔡時青研究組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教授蘭峰團隊合作的題為《利用離子通道疾病線蟲模型篩選調控離子通道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構建了在小動物體系高通量
背根神經節(DRG)屬外周感覺神經節,背根神經節神經元是軀干、四肢痛覺的初級傳入神經元,具有傳輸和調節機體感覺、接受和傳導傷害性感受的功能。痛覺產生過程中,背根神經節作為痛覺傳入的初級神經元,在疼痛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主要表達于背根神經節神經元,與疼痛機制密切相關的離子通道及其受體是實現背根神經
決定物質通過脂肪雙層之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該物質的脂溶性(lipid solubility)。舉例來說,氧、氮、二氧化碳及酒精的脂溶性都非常高,因此它們可以直接溶解在脂肪雙層中而擴散通過細胞膜,就如同一般在水溶液中的擴散情形一樣。很明顯的,這些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擴散速率會與其脂溶性直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疼痛的緩解與治療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PAIN:化療為什么會導致疼痛?新研究找出解決疼痛新藥物! DOI: 10.1097/j.pain.0000000000001177 在一項近日發表在《Pain》上的文章中,來自圣路易斯大學(SLU)
鈣離子作為第二信使,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肌漿網/內質網膜上RyR受體和IP3R是鈣離子釋放的重要通道,而SERCA蛋白是鈣庫吸收鈣離子的重要離子泵。這些蛋白質機器的順利發揮功能有賴于一系列離子通道的共同參與和協同完成。新型離子通道TRIC在鈣離子釋放過程中提供反向離子電流,幫助鈣離子順
鈣離子作為第二信使,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肌漿網/內質網膜上RyR受體和IP3R是鈣離子釋放的重要通道,而SERCA蛋白是鈣庫吸收鈣離子的重要離子泵。這些蛋白質機器的順利發揮功能有賴于一系列離子通道的共同參與和協同完成。新型離子通道TRIC在鈣離子釋放過程中提供反向離子電流,幫助鈣離子順
有數據顯示,慢性疼痛在普通人群中發生率高達20%-45%。在我國,2011年慢性疼痛患者已經超過1億人,其中竟有約80%未接受合適的鎮痛治療,許多人由于自身觀念、經濟狀況等原因,遇到疼痛往往選擇忍,甚至把能忍痛視作英雄和勇敢的表現,如今,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改變,人們漸漸認識到,慢性疼
1月18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離子通道藥物研發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展合作,解析首個環核苷酸門控離子通道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研究成果以Structure of a eukaryotic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為題在線發表在《自然》(Na
全基因組關聯學習(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已被廣泛應用于包含精神類疾病在內的多種復雜疾病的易感位點挖掘與研究。然而,由于常規的GWAS分析方法通常只關注單個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的統計顯著性,而忽略了
2月1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科學》在線發表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近原子分辨率三維結構》的研究長文,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以下簡稱“鈉通道”)的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凍電鏡結構,為理解其作用機制和癲癇、心律失常等相關疾病致病機理奠定了基礎。 鈉通道是所有動
由于絕大多數成熟神經元并不具備再生能力,神經系統損傷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常常導致難以恢復的嚴重后果。例如,當人脊髓因外傷受到損傷時,由于脊髓神經元無法再生,其功能無法得以修復,將導致脊髓損傷以下的身體部位癱瘓。最近一百多年,科學家們已經對神經系統損傷修復的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普遍觀
評估胰島功能狀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檢測胰島細胞在各種刺激條件下所分泌出來的激素和其他物質,這對于胰島生理學的研究尤其重要。準確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的胰島素的分泌模式變化較為復雜,存在分泌量和時限的變化,這一分泌模式使得用胰島素分泌總量來描述細胞功能變得十分困難。胰島素分泌的量不等同于β細胞功能,胰島β
為了將麥克風交到每個神經元的手上,科學家們進行了無數實驗。最終,他們通過將一根細長的金屬電極插入動物腦中,實現了對一小群神經元的聆聽。胞外記錄(extracelluar recording)就是一種在細胞外記錄群體神經元反應的記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每個神經元發放的動作電位都能被這根敏感的電極記錄下
當我們深處異地他鄉時,難免要學會幾句方言或者外語才能夠和當地的人進行交流。好在語言不通時,我們可以通過手勢,或者圖畫來表明意思。但是,如果我們進入了大腦,如何跟這里的主人---神經元(neuron)進行交流呢?這群精靈可能要比外星人更加聰明,當然也比外星人更加詭秘。他們雖然就位于我們每個人的大腦
當我們深處異地他鄉時,難免要學會幾句方言或者外語才能夠和當地的人進行交流。好在語言不通時,我們可以通過手勢,或者圖畫來表明意思。但是,如果我們進入了大腦,如何跟這里的主人---神經元(neuron)進行交流呢?這群精靈可能要比外星人更加聰明,當然也比外星人更加詭秘。他們雖然就位于我們每個人的大腦
TRIC離子通道在人體中發揮了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缺失或突變也和一些疾病密切相關。TRIC離子通道具有TRIC-A和TRIC-B兩種亞型。TRIC-A通道是治療惡性高血壓潛在的藥物靶點;TRIC-B通道與骨發育不全相關。因此TRIC離子通道的三維結構-功能研究將對理解心肌細胞和骨骼肌細胞等組織中的
———專訪青島普仁總經理侯倩慧 2014年12月,由青島普仁儀器有限公司研制的兩臺在線離子色譜“基于離子色譜法的水質在線自動分析儀”和“PM2.5中陰陽離子及重金屬在線三通道分析儀”雙雙入選《國
hERG 鉀離子通道高通量安全性篩選 ——IonWorks Barracuda高通量全自動膜片鉗系統多次加樣檢測方法的優勢  
2014年5月13日,《液滴萃取表面分析:新穎的質譜分析工具》技術研討會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舉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的賀玖明副研究員主持了本次會議,來自美國Advion公司的產品經理Daniel Eikel博士在會上介紹了質譜分析的新工具——液體萃取表面分析(LE
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長生不老藥有望即將來臨 doi:10.1016/j.cell.2017.02.031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肽能夠選擇性地尋找和破壞阻止組織正常更新的衰老細胞,并且證
可興奮膜的電學模型 細胞膜由脂類雙分子層和和蛋白質構成。脂質層的電導很低,由于雙分子層的結構特點,形成了細胞的膜電容,通道蛋白的開閉狀況主要決定了膜電導的數值。在細胞膜的電學模型中,膜電容和膜電導構成了一個并聯回路。在細胞膜的電興奮過程
iNature 在五種基本口味(甜味,苦味,鮮味,咸味和酸味)中,酸味感覺特別獨特,因為它不僅通過味覺系統介導,而且還通過支配口腔的Trpv1神經元體感系統介導。酸味感知觸發了天生的厭惡反應,確保對動物通常有害和危險的酸性刺激做出反應,同時也保證不攝取未成熟,變質或發酵的食物。但是,對于機體怎
多通道納噴離子源 – 串聯質譜系統(TVNM – MS/MS) 儀器簡介: TriVersa NanoMate? (TVNM)是基于芯片的多通道納升電噴霧離子化(Chip‐based nanoESI)技術,與串聯質譜或高分辨質譜聯用,集成了芯片納升注射(Chip-Bas
目前,生物學家發現,T型鈣通道的一個胞外域turret區,可改變心臟和腦細胞的電化學信號。了解這些區域如何發揮作用,將有助于研究人員最終開發出治療癲癇、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一類新藥。 這項研究來自于滑鐵盧大學,發表在2014年4月25日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
膜片鉗的多種記錄形式:細胞貼附模式、膜內面向外模式、膜外面向外模式和穿孔膜片模式 在膜片鉗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形成了四種記錄模式,即細胞貼附模式(cell-attached mode或on-cell mode)、膜內面向外模式(inside-out mode)、膜外面向外模式(outsid
Conflux + I&E Flux + I&M Flux = 細胞內外離子/分子同時檢測完整方案羥自由基激活的K+外流參與細胞凋亡羥自由基激活的鉀離子通道參與脅迫誘導的細胞凋亡 圖注:活性氧誘導擬南芥根部K+外流A:1mM Cu/a處理后伸長區K+外流圖;B:10mMH2O2誘導后
1月23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離子通道藥物研發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清華大學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basis of Ca2+/pH dual regulation of the endolysosomal Ca2+ channel TRPML1 為題在《自然-
近日,天津大學尉遲之光教授及其團隊首次將結構生物學應用于離子通道農藥靶標的研發領域,在綠色農藥研發及昆蟲抗藥性探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新進展,填補了國內農藥研發在離子通道方面的空白。研究成果刊發表在國際著名農林科學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和生物學著名期刊BMC Biology
農藥在世界各地被廣泛用于農業生產。為了確保食品供應的安全性,監管機構和食品生產商的壓力與日俱增。農藥殘留問題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因此,實驗室需要能夠通過單一分析法,在適當的時間內,從樣品中,篩選出盡可能多的農藥。 大多數國家都對農藥殘留做出了明確規定。立法規定,對于食品類商品中的農藥的
摘要 Bcl-2基因是一原癌基因,能抑制細胞凋亡。但近年研究發現,存在有Bcl-2敏感和不敏感的細胞凋亡現象。Bcl-2抑制細胞調亡的機制目前仍然不清,大多認為與Bcl-2的細胞內抗氧化作用及抑制鈣離子的跨膜運動有關。最近,Reed提出Bcl-2具有離子通道蛋白和吸附/錨定蛋白的雙重特性,并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