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首次成功繪制日本人基因組圖譜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基因組醫科學研究中心日前通過新一代DNA測序儀成功繪制出首份日本人基因組圖譜。該成果10月24日發表在美國《自然—遺傳學》雜志網絡版上。 DNA一共有4種堿基排列組合,人類大約有30億對堿基對。新一代測序儀可將DNA進行極其精細的切片,對大量切片同時進行高速測序。 研究人員采用美國illumina公司的儀器,從一名日本男性的血液中提取DNA,用時約5個月繪制出了基因組圖譜。據悉,2003年完成的首個人體基因組圖譜耗時長達10年以上,而使用最新儀器只需1到2周就可完成。 研究共找出約313萬處因人而異的堿基,新發現了國際基因研究項目繪制出的基因組圖譜中所沒有的約300萬個堿基對。 項目組組長角田達彥表示“只有一個人還看不出日本人的特征,如果能繪制出數十人的基因組圖譜,這一特征就應該會顯現出來”。 ......閱讀全文
人造堿基能像天然堿基參與DNA復制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新加坡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德國應用化學國際版》期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遺傳代碼擴增技術,并合成出兩種能夠配對的人造堿基。通過X射線結晶技術分析表明,人造堿基對擁有與天然堿基對幾乎完全相同的結構特征。使用新堿基對可以合成全新DNA片段,更好地檢測病毒感染情況。
“人類基因組圖譜”20年——30億堿基“拼出”大科學時代
20年前,2001年2月,被譽為生命科學“登月計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發布首張人類基因組圖譜。 這是人類生命科學發展歷史上的重要“分水嶺”。 20年來,曾作為單一學科獨立發展的生命科學迎來多學科交叉融合、新技術前沿匯聚的“大科學”時代。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于
互補堿基的DNA和RNA的主要堿基的差別
胸腺嘧啶是DNA的主要嘧啶堿,在RNA中極少見;相反,尿嘧啶是RNA的主要嘧啶堿,在DNA中則是稀有的。在DNA分子結構中,由于堿基之間的氫鍵具有固定的數目和DNA兩條鏈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使得堿基配對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這就是Adenine(A,腺嘌呤)一定與Thymine(T,胸腺嘧啶)配對,G
最大動物基因組圖譜——南極磷蝦基因組圖譜破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41.shtm ??? Cell官網截圖。黃海水產研究所供圖 ?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聯合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澳大利亞聯邦科學
科學家繪制細胞游離DNA單分子全基因組突變圖譜
體細胞突變是腫瘤發生的標志,可用于癌癥的無創診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繪制細胞游離DNA單分子全基因組突變圖譜,用于癌癥無創檢測。該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題為:Single-molecule genome-wide mutation profile
利用DNA圖譜診斷癌癥
作為無創產前診斷等相關領域技術的首創者,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DennisLo)教授最早就曾發現孕婦外周血中存在“漂流”的胎兒DNA,也就是說,假設每毫升母親樣品相當于1000個基因組,則總共含有1900條母親的21號染色體,100條整倍體胎兒的21號染色體或150條21三體胎兒的21號染色
DNA指紋圖譜分析[DNA-Fingerprinting-]
一. 實驗目的1. 掌握DNA指紋圖譜技術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過程2. 學習DNA的限制性酶切的基本技術3. 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基本操作技術,學習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測定DNA片段的長度,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二. 實驗原理1984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遺傳學家Jefferys及其合作者首次將分離的
HIV基因組的堿基數約有多少
HIV基因組為兩條相同的RNA單鏈,每條單鏈含有9749核酸,由結構基因和調節基因等組成。結構基因有3個:(1)gag基因(群抗原基因)、編碼核心蛋白p24.(2)pol基因(多聚酶基因)、編碼核心多聚酶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3)env基因(外膜蛋白基因)、編碼外膜蛋白gp120和gp41.結構基
DNA堿基序列決定其光敏性
DNA分子在所有生命形態中扮演著遺傳信息載體的角色,對紫外光的修改具有高度的抵抗性,但要理解其光穩定性的機制還存在一些令人費解的問題,一個重要方面是構成DNA分子的4種堿基之間的相互作用。德國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地證明,DNA鏈因其堿基序列而有不同的光敏感性。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最近出版的《科學》(
人造堿基能像天然DNA那樣連接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和應用分子進化基金會等機構科學家證明,他們造出的兩種人造DNA“字母”Z和P,能像天然DNA那樣組合連接在一起,將來有望把這兩個新成員納入到活細胞中。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化學協會會刊》(JACS)上。 合成生物學家一直在競相研究遺傳基本單位的人造版。美國應用分子進化基金
含8個堿基的DNA首次合成
地球生命的DNA包含4個堿基,現在,美國科學家將生命“字母表”的數量增加了一倍,首次合成出包含8個堿基的DNA。實驗表明,合成DNA似乎能像天然DNA一樣存儲和轉錄信息。發表于《科學》雜志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宇宙中或許存在其他生命形式,這對于外星生命搜尋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應用分子進化基金會
DNA和RNA的主要堿基區別
DNA和RNA的主要堿基略有不同,其重要區別是:胸腺嘧啶是DNA的主要嘧啶堿,在RNA中極少見;
DNA和RNA的主要堿基區別
DNA和RNA的主要堿基略有不同,其重要區別是:胸腺嘧啶是DNA的主要嘧啶堿,在RNA中極少見;
上海交大破譯DNA磷硫酰化修飾基因組分布圖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在DNA磷硫酰化修飾方面取得突破,《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由德林教授研究小組的最新進展《Genomic mapping of phosphorothioates reveals partial modif
由德林等破譯DNA磷硫酰化修飾基因組分布圖譜
記者日前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由德林研究小組在DNA磷硫酰化修飾方面取得突破。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DNA是生命的遺傳物質,由碳、氫、氧、氮、磷五種元素組成。中科院院士鄧子新領銜的團隊在前期工作中發現了DNA上存在一種全新的修飾——磷硫酰化
Nature公布大麥基因組圖譜
大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7日Nature公布了目前為止最完善的大麥基因組測序圖譜。這項由美國農業部主導的大工程,在德國、日本、芬蘭、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和中國科學家們的共同努力下,歷經六年終于取得了重大進展。大麥基因組圖譜將成為人們提高大麥產量、增強大麥抗蟲抗病能力、增加大麥營養價值
日本研究人員首次成功繪制日本人基因組圖譜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基因組醫科學研究中心日前通過新一代DNA測序儀成功繪制出首份日本人基因組圖譜。該成果10月24日發表在美國《自然—遺傳學》雜志網絡版上。 DNA一共有4種堿基排列組合,人類大約有30億對堿基對。新一代測序儀可將DNA進行極其精細的切片,對大量切片同時
DNA堿基家族迎新成員-甲基腺嘌呤堿基成新表觀遺傳標記
西班牙科學家在最新出版的《細胞》雜志上撰文指出,或許存在著第六種堿基——甲基腺嘌呤(mA),其主要作用是確定表觀基因組的性質,并因此在細胞的生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脫氧核糖核酸(DNA)是遺傳物質的主要組成成分,一般認為,它由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和T(胸腺嘧啶)四種堿基結
DNA堿基中產生靶向變化的堿基編輯器-誘導廣泛的脫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報道近期開發的幾種在單個DNA堿基中產生靶向變化的堿基編輯器能夠在RNA中誘導廣泛的脫靶效應。他們還描述了對堿基編輯器變體進行基因改造可顯著降低RNA編輯的發生率,這同時也會增加在靶DNA編輯的精確度。相關研究
DNA堿基編輯:基因編輯工具“升級版”
美國哈佛大學14日宣布,將授予光束療法(Beam Therapeutics,下稱BT)公司全球ZL許可,對可用于治療人類疾病的一套革命性DNA堿基編輯技術進行開發和商業化。 BT公司同日宣布,已經籌集了高達8700萬美元由F-Prime資本和ARCH風投牽頭的A輪融資。BT公司由基因編輯技術領
Nature子刊:DNA堿基編輯新方法
10月,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常興研究組題為“Targeted AID -mediated mutagenesis (TAM) enablesefficient genomic diver
Nature子刊:DNA堿基編輯新方法
10月,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常興研究組題為“Targeted AID -mediated mutagenesis (TAM) enablesefficient genomic div
組成DNA的四種堿基是什么?
組成DNA的四種堿基是腺嘌呤(A)、胞嘧啶(C)、鳥嘌呤(G)和胸腺嘧啶(T)。
新DNA測序方法每秒識別660億堿基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模擬了一個新型快速測序概念:通過將DNA從超薄的石墨片層結構的孔洞中拉動,通過測量石墨孔洞邊緣產生的電位變化,從而實現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的DNA測序,該方法每秒可識別660億個堿基,準確度為90%且無假陽性。 DNA測序經歷了Sanger測序、二代測序(高通
DNA分子雜交技術的原理堿基互補配對
怎么看出來是否雜交上,這個是要在探針上做標記(標記可以有很多種,生物的、熒光的、放射性的等等),雜交后是要洗脫的,只有這種特異性的雜交才被保留下來,再通過檢測探針上的標記來看出是否雜交上。比如上面的“鑰匙”,就像你用一串的“鑰匙”去試,但你可以先在要的那個“鑰匙”上做個標記,你不需要認識“鑰匙”
DNA堿基編輯:基因編輯工具“升級版”
美國哈佛大學14日宣布,將授予光束療法(Beam Therapeutics,下稱BT)公司全球ZL許可,對可用于治療人類疾病的一套革命性DNA堿基編輯技術進行開發和商業化。 BT公司同日宣布,已經籌集了高達8700萬美元由F-Prime資本和ARCH風投牽頭的A輪融資。BT公司由基因編輯技
首次繪制小麥表觀基因組圖譜
最近,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科學家們,對小麥中調節基因活性的遺傳性分子變化,進行了首次全基因組范圍的調查,這可能成為提高作物育種技術的一種新工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Genome Biology》。延伸閱讀:權威期刊發布首個小麥單體型圖譜。 表觀遺傳標記是一種化學標簽,將自己附著在DNA上
首個家雞基因組圖譜繪制完成
西南大學教授徐洛浩課題組以中國特有家雞品系胡須雞為材料,在國際上率先繪制出首個家雞全基因組圖譜。2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家雞基因組完成圖的演化分析》為題,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是繼去年人類基因組完成圖公布以來,首個發表的脊椎動物基因組完成圖,也是基因組完成圖譜繪制技術首次在經濟動物中
基因組圖譜的方法和意義
中文名稱基因組圖譜英文名稱genomic map定 義展示一種生物全基因組結構的圖譜。按建立圖譜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精細程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以遺傳學方法建立的遺傳連鎖圖譜,按距離繪出基因位置分布的物理圖譜,經測定核酸序列建立的核苷酸序列圖譜,以及標記出可表達序列的轉錄圖譜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
揭秘:帝王蟹的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成功獲得高質量帝王蟹基因組圖譜 帝王蟹 唐伯平供圖 帝王蟹基因組染色體圖譜 唐伯平供圖 帝王蟹和其他泛甲殼動物的系統演化關系 唐伯平供圖 近日,《分子生態資源》發表了首個歪尾類螃蟹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即一種重要經濟蟹類藍帝王蟹(Paralithodes platypus)的基因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