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感情票、單位票、利益票,搞“人情評審”;“打招呼”“走關系”干擾評審工作、影響評審結果、破壞評審秩序……12月30日科技部印發的《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托行為處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處理規定》),明確指出將嚴肅處理上述請托行為,以維護公平公正的評審環境和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規定自發布之日起試行。 本《處理規定》所稱請托行為,是指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科研項目、創新基地、人才工程、引導專項和科技獎勵等科學技術活動涉及的評審、評估、評價、論證、驗收、監督檢查等過程中,相關單位或個人以直接或間接、明示或暗示等方式,向評審組織者、承擔者及其工作人員和評審專家等尋求關照、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處理規定》指出,實施請托行為的,禁止在1~3年(含3年)內承擔或參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學技術活動;向多人請托或多次實施請托的,禁止在3~5年(含5年)內承擔或參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學技術活動;造成嚴重后果或影響惡劣的,......閱讀全文
7月31日,科技部官網公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需要注意的是,本規定適用于相關單位和人員在開展有關科學技術活動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的處理,具體包括:受托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科學技術活動實施單位、科學技術人員、科學技術活動咨詢評
關于《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為規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科研氛圍,我部起草了《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現將征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如對征求意見稿有修改意見
據科技部網站10月8日消息,為規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科研氛圍,科技部起草了《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現將征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如對征求意見稿有修改意見,可通過以下方式提出: 一、通過電子
科技人員注意了!故意夸大研究基礎、學術價值或科技成果的技術價值、社會經濟效益,隱瞞技術風險,造成負面影響或財政資金損失等違規行為,九月起,將面臨相應處理。 7月31日晚,科技部官網公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需要注意的是,本規定
科技人員注意了!故意夸大研究基礎、學術價值或科技成果的技術價值、社會經濟效益,隱瞞技術風險,造成負面影響或財政資金損失等違規行為,九月起,將面臨相應處理。 7月31日晚,科技部官網公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需要注意的是,本規定
評審組織者“不得違規泄露推薦材料非公開內容、網評專家名單、評審意見、實名異議人身份及其他應當保密的信息”“不得為候選人或候選項目向評審專家打招呼,或在評審過程中就候選人或候選項目發表評價性意見、向評審專家施加傾向性的影響”……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獎勵辦)日前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評
記者9月9日從國家科技獎勵辦獲悉,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上,某項目因有關人員違反評審紀律,被取消獲獎資格。 據悉,6月30日,初評通過項目向社會公示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接到實名舉報,稱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某候選項目完成方存在請托評委的行為。經認真核查,證實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獎勵辦”)官方網站發布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工作紀律》(以下簡稱《工作紀律》),旨在進一步規范和監督國家科技獎勵評審過程中有關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強化對不端行為的查處。 據悉,獎勵辦已經以單行版方式分類發送給各相關單位和個人,要求參與該工作的各方人員
各省(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其他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有關精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根據《中共自然資源部黨組關于深
7月31日,科技部正式公布19號令《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該規定首次明確了一系列有關科學技術活動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類型和處理措施,適用的違規主體從以往各類文件中的以科研人員為主擴展到了科技活動各環節的參與主體。 19號令還對各類違規主體的各種違規行為
“近幾年我每年都參加自然科學獎評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開門見山地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我認為國家對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是非常積極、非常認真的”。 對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而言,科技獎勵制度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學成果研究方面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科技獎勵制度不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相比,本次評獎的公示力度進一步加強。最高科技獎候選人首次納入公示范圍,由推薦單位進行推薦前公示。同
不久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草案)》,將一項項近年來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實踐中的有效做法上升為法規。 作為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家科技獎勵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心中具有極高的榮譽性和權威性,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2017年5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