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衣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
起病多隱襲,早期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臨床上與支原體肺炎頗為相似。通常癥狀較輕,發熱、寒戰、肌痛、干咳,非胸膜炎性胸痛,頭痛、不適和乏力。少有咯血。發生咽喉炎者表現為咽喉痛、聲音嘶啞,有些患者可表現為雙階段病程:開始表現為咽炎,經對癥處理好轉,1~3周后又發生肺炎或支氣管炎,咳嗽加重。肺炎衣原體感染時也可伴有肺外表現,如中耳炎、關節炎、甲狀腺炎、腦炎、吉蘭-巴雷綜合征等。體格檢查肺部偶聞濕啰音。......閱讀全文
簡述衣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
起病多隱襲,早期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臨床上與支原體肺炎頗為相似。通常癥狀較輕,發熱、寒戰、肌痛、干咳,非胸膜炎性胸痛,頭痛、不適和乏力。少有咯血。發生咽喉炎者表現為咽喉痛、聲音嘶啞,有些患者可表現為雙階段病程:開始表現為咽炎,經對癥處理好轉,1~3周后又發生肺炎或支氣管炎,咳嗽加重。肺炎衣原
肺炎衣原體的臨床表現
肺炎衣原體是人類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體,可引起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社區獲得的肺炎、支氣管炎和鼻竇炎5-10%由肺炎衣原體引起。肺炎衣原體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不典型,通常以咽痛和音啞起病,數日至7天后出現咳嗽,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自起病至就醫的時間以肺炎衣原體感染為最長,因此病初時的低熱,檢查時多
肺炎衣原體感染(CP)的臨床表現
肺炎衣原體是近來確定的衣原體新種,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CP肺炎與其他肺炎相比在癥狀和體征上無特異性。潛伏期為10~65天,初起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咽痛、聲嘶、流涕,以咽痛最為常見,1~4周后出現CP最常見癥狀:發熱和咳嗽,發熱可持續1~7天,咳嗽以干咳為主,體檢可聞及干濕啰音,偶有肋脅
簡述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表現
起病急驟或遲緩,多數發病前先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輕者先有流涕、輕咳、低熱、納差,1~3日后突然高熱,體溫38~39℃,咳嗽加劇、氣促而發病;也有突然發熱、咳嗽、氣急、煩躁而發病者。弱小嬰兒大多起病遲緩,發熱不高,咳嗽和肺部體征均不明顯,常見拒食、嗆奶、嘔吐或呼吸困難。呼吸系統癥狀和體征:初期為刺
簡述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2~3周,起病緩慢,約1/3病例無癥狀。以氣管-支氣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現,而以肺炎最重。發病初有乏力、頭痛、咽痛、發冷、發熱、肌肉酸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頭痛顯著。發熱高低不一,可高達39℃。2~3天后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如陣發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有時
簡述大葉性肺炎的臨床表現
1.起病急驟,寒戰、高熱、胸痛、咳嗽、咳鐵銹色痰。病變廣泛者可伴氣促和發紺。 2.部分病例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瀉。 3.重癥者可有神經精神癥狀,如煩躁不安、譫妄等。亦可發生衰竭,并發感染性休克,稱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 4.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鼻翼煽動。部分患者口唇和鼻周有皰疹。 5
簡述放射性肺炎的臨床表現
輕者無癥狀,多于放射治療后2~3周出現癥狀,常有刺激性、干性咳嗽、伴氣急、心悸和胸痛,不發熱或低熱、偶有高熱。氣急隨肺纖維化加重呈進行性加劇、容易產生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呼吸道癥狀。并發放射性食管炎時出現吞咽困難。若放射損傷肋骨,產生肋骨骨折,局部有明顯壓痛。體檢見放射部位皮膚萎縮、變硬,肺部可聞及
肺炎衣原體的簡介
肺炎衣原體只有一個血清型,98kD蛋白為其特異性抗原,代表株為TWAR。目前已新分離出10多株肺炎衣原體,該衣原體是一種重要的呼吸道病原體。 肺炎衣原體主要引起人的非典型性肺炎,同時還可致支氣管炎、咽炎、鼻竇炎、中耳炎、虹膜炎、肝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腦膜炎、結節性紅斑等疾病,也是艾滋病、白血
簡述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臨床表現一般較輕,與支原體肺炎的癥狀相似。起病緩慢,有頭痛、乏力、發熱、咳嗽、并咳少量黏痰。體征往往缺如。X線檢查肺部炎癥呈斑點狀、片狀或均勻的陰影。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減少或略增加。病程一般為1~2周。在免疫缺損的患者,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較嚴重,有持續性高熱、心悸、氣急、發紺、極度衰竭,可伴休
簡述衣原體的檢測
衣原體感染需經過一定的實驗室檢查才能診斷。常用的檢查方法是衣原體培養、直接熒光抗體檢測、酶標免疫反應和分子生物學檢查,如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和連接酶鏈式反應(LCR)。 1.衣原體培養 由于沙眼衣原體是在細胞內寄生,所以它只能在組織中培養。培養法的特異性好,但敏感性低,試驗較復雜,費用高